原创 李鸿章访问美国,第一次看到高楼大厦后,说了一句让国人心酸的话
创始人
2025-09-17 03:31:22
0

1896年,李鸿章第一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这是他一生中极为期待的时刻。对于李鸿章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外交访问,还是一次亲眼目睹世界强国的机会。尤其是在见到美国那一座座高楼大厦时,李鸿章不禁感叹:“贵国的高楼大厦实在让我们大开眼界。”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心酸,因为在当时的清朝,几乎看不到像样的高楼建筑,所有的城市都是平房,尽显国家的贫弱。

李鸿章,作为清朝晚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尽管在某些方面作出了贡献,但在很多历史学者眼中,他的名字却始终与“卖国贼”挂钩。李鸿章深知,清朝的国运已至危机四伏,国家的腐朽不堪,他需要依赖外力来保住清朝的政权,而他选择的“靠山”就是日本——一个地理上与清朝接壤、且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的国家。

然而,李鸿章对历史的认知显然存在问题。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现代化,成为亚洲的强国。清朝与日本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曾多次发生过日本来犯的事件,特别是倭寇侵扰,这样的历史让清朝和日本的关系颇为紧张。李鸿章显然低估了日本的野心,认为日本还不如西方列强,因此抱有错误的幻想,认为日本会是清朝可靠的“盟友”。

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扩张期,他们对中国的土地虎视眈眈,琉球就是他们觊觎的第一块“肥肉”。李鸿章面对日本的侵略选择了妥协,签订了《北京专约》,让琉球归日本所有,并赔偿了50万两白银。可想而知,这份条约在清朝历史中留下了沉痛的一笔,李鸿章此举成为了历史上众多批评者口中的笑柄。

李鸿章还试图通过与日本的“友好”关系来避免更大的冲突,然而他却错判了形势。当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依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避战是最好的选择。然而日本不愿轻易放过他们,一路追击,最终北洋舰队的惨败标志着清朝的彻底失败。战后,日本提出的赔款和割地要求让李鸿章大为震惊,尤其是他们要求割让台湾并赔偿3亿两白银。李鸿章在谈判中焦虑万分,尽管如此,他依旧试图与日本讲价。

在一次外出时,李鸿章被日本激进派暗杀,子弹至今未取,导致他的眼睛下方肿胀。尽管如此,李鸿章并未因此气馁。日本天皇和首相为此表示歉意,并在某种程度上做出了让步,最终战争赔款被减至2亿两白银,然而台湾依然没能保住。

签订《马关条约》之后,李鸿章对日本彻底失望。他愤怒地表示:“要想国永无后患,狼子野心者日本必须尽早除掉!”这番话,展现了他日益觉醒的现实主义。然而,日本成了李鸿章的“背后靠山”后,他的外交路却接连遇挫,最后他转向了另一个“新靠山”——沙俄。

沙俄当时同样是西方列强之一,他们通过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大清的辽东。之后,在“三国干涉还辽”的事件中,沙俄表现出了相对的“正义”,强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李鸿章对此颇为欣赏,认为沙俄的“见义勇为”值得肯定。

然而,沙俄并非无私,他们其实早已盯上了东北的资源,对李鸿章的帮助充满了目的性。李鸿章意识到沙俄的图谋后,开始寻求与沙俄的合作,他甚至亲自带领使团前往莫斯科祝寿,为了展现与沙俄的友好关系。此次访问的结果却并不如意——李鸿章与沙俄签署了一个密约,其中的内容实际上意味着将东北交给沙俄,结果使得光绪帝极为愤怒,但由于背后有慈禧的支持,李鸿章得以继续为所欲为。

而李鸿章的目光并未就此停留,随着国际局势变化,他又盯上了西方的强国——美国。李鸿章的外交活动非常广泛,几乎走遍了欧洲的大部分强国,甚至见过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李鸿章被称为大清的“俾斯麦”,然而和真正的俾斯麦相比,李鸿章的外交手段和战略远不能同日而语。

在一次与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的会晤中,李鸿章提出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尤其是希望他们能帮助调解中日之间的矛盾。格兰特当时承诺会尽力帮助李鸿章,且与他建立了较为友好的关系。李鸿章还幽默地说:“我们都是伟大的和平缔造者,曾平定过两支叛军。”他自以为功劳显赫,却未曾意识到自己参与的太平天国镇压并非他个人的功绩,反而是曾国藩的湘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着中美两国交情加深,李鸿章的访问渐渐深入,最终在一次访问美国时,李鸿章亲眼目睹了美国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他们现代化的城市建筑。面对美国记者的提问,李鸿章深感失落,称清朝根本无法与美国相比,自己国家的建设和社会远远落后于美国的强盛。此时,李鸿章回忆起格兰特曾写给他的信,格兰特告诫他,只有中国强大起来,才能避免被欺压。

可惜的是,格兰特早已去世,但他的一位遗愿得以完成——格兰特的妻子亲自将那根镶嵌钻石的手杖赠予李鸿章。李鸿章感动至极,这根手杖成了他心中深深的寄托,象征着他与这位“老朋友”的不解情谊。

今天回望,李鸿章曾经的梦想在很多方面未能实现——无论是清朝,还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都未能完成“高楼大厦”的理想。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取得了飞跃性进展,李鸿章所叹息的那个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如今,中国在经济与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也让我们深刻理解了格兰特曾经的教诲:“只有强大起来,才能不被欺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凰岗还是皇岗?一块清代石碑告诉... 我是徐金荣,一个土生土长的凰岗人。这些年,为了守护家乡一方石碑,没少挨骂,也没少收获感动。但最让我耿...
原创 班... 在《康熙王朝》这部剧中,班布尔善一直鼓动鳌拜谋取皇位。康熙前往鳌拜府亲自探望,和鳌拜分享了许多深切的...
革命文物“讲述”英雄抗战故事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文物静无声,烽火映山河。抗日战争,那段血与火凝聚的历史记忆不仅铭记在人们...
原创 管... 公元前686年,管仲被任命为齐国的国相,刚接手政务,眼前就是一堆麻烦事。 齐国当时极度贫穷,国库几...
原创 “...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也尽量保持稳定。 --- ...
原创 朱... 在历史的长河中,常常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而这其中,某些看似平凡的传奇,实际上蕴含着不为人知的惊...
汪清县大兴沟镇小学魏拯民事迹展... 近日,汪清县大兴沟镇小学魏拯民事迹展厅揭牌启用。 大兴沟镇小学魏拯民事迹展厅于2024年4月进行申...
几乎不敢与清军正面交锋,沙俄凭... 清朝近代以来,虽然与外国签订了诸多不平等协议,但真正给后世带来长久深远负面影响的,其实屈指可数。其中...
原创 当... 改写文章: 写作是一项不容易的工作,每一位作者都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创作中,挥洒着自己的心血,只为能为家...
原创 秦... 当然,下面是你提供的文章改写版,保持了原意,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且总字数变化不大: --- 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