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59年一志愿军为爱舍弃国籍,留在朝鲜,晚年却又多次申请恢复国籍
创始人
2025-09-17 02:01:25
0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国迅速派出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战,朝鲜局势逐渐稳定,志愿军开始分批撤离。留下的志愿军一边协助朝鲜重建家园,一边等待最终的撤军时机。在这段朝夕相处的岁月里,一名志愿军战士对一位朝鲜少女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临别之际,这位志愿军选择留下,与她共度余生。然而数十年后,他却递交了回国申请。既然当初决心留下,后来为何又想返回祖国?其中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你能带我一起离开这里吗?”一位朝鲜女孩眼中满是期待,望着眼前的年轻战士。她不愿就此与心爱的人分离,但也明白若对方留在这里意味着什么。两人陷入无尽的愁绪,内心波涛汹涌。

1958年,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最后一批志愿军也迎来了回国的时刻。对于大多数战士而言,这无疑是令人振奋和值得期待的消息。当消息传来,大家兴奋地手舞足蹈,欢庆归途的开始。

然而,在这欢腾的氛围中,王兴复却显得闷闷不乐。他眼中充满了迷茫与不安,回忆起白天告诉吴玉实回国消息时两人复杂的表情。此刻,他们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朝鲜战争爆发时,年仅19岁的王兴复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加入志愿军。缺乏作战经验的他被编入后勤部队,隶属第四兵站。

随着战事加剧,美军的炮火愈发猛烈,确保前线物资供应变得异常艰难且危险。保障战士们的后勤补给,是关乎生命安全的重要职责。

王兴复肩负着交通线指挥与调配的任务,负责将武器弹药、粮食等战略物资安全送达前线,同时还要安置受伤归来的战士。

“玉实,我们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他语气苦涩地说道,清楚这一别意味着什么。或许从此再无相见。吴玉实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让他留下的请求。

如果他不能留下,吴玉实愿意随他一起走。这突如其来的请求让王兴复措手不及。他当然愿意带她走,但现实不允许。吴玉实家中只剩一位年迈的母亲,若她离开,母亲无人照顾。

吴家曾有兄弟数人,但命运多舛。自1950年联合国军踏入朝鲜,吴玉实的两位哥哥先后牺牲于战场。家中两个体弱多病的小弟弟也因战火和疾病相继去世。如今家中只剩她一人。

战争岁月中,王兴复与朝鲜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志愿军在前线人手紧缺时,常请求当地百姓协助运送物资和伤员。朝鲜人民理解志愿军为守护家园的牺牲与付出,纷纷伸出援手。

有人将家中驴车借给志愿军,有人派劳动力帮忙搬运,甚至将珍藏的粮食赠与前线战士。

战火平息后,后勤部队成为协助朝鲜重建的主力。王兴复随部队来到名叫石岭的山村。随着战争结束,幸存村民纷纷回归,曾死气沉沉的村庄渐渐恢复生机。此时15岁的吴玉实挑起了家庭重担。

某天,王兴复正帮村民修建房屋,看到吴玉实背着沉重水箱缓缓走来,肩膀因负重几乎弯成弧形。见状,他放下工具,快步上前帮忙。

吴玉实回以甜美笑容,轻轻摇头婉拒了帮助。尽管年纪尚小,但经历战争与家庭变故让她早熟坚强。家务全由她一人承担,不愿给志愿军添麻烦。

从那以后,王兴复对这位坚韧的朝鲜女孩多了几分关注。了解到吴家的不幸后,他时常在完成工作后跑去帮忙,尽力减轻她的负担。

多年相处中,两人能够顺畅交流。王兴复关心她的心理健康和学业生活,带给她不少欢乐。

两人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战友情谊,但他们都未曾打破这层微妙的界限。这份心照不宣的秘密,源自于志愿军严格禁止与朝鲜姑娘结婚的规定。

临别之际,王兴复终于做出了决定:“如果我留下,你愿意嫁给我吗?”翌日清晨,他急切找到吴玉实,表达了心意。吴玉实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向上级递交了复员申请,经过审批,最终获准。随后,王兴复向朝鲜政府提交了结婚及入籍申请。

1959年,他正式退出中国国籍,加入朝鲜籍。两人欢喜异常,这为他们的婚事扫清了障碍。1962年,朝鲜政府批准了他们的婚姻申请。

数年等待,加深了他们的感情。亲朋好友的祝福中,他们在平壤举办了一场简朴而温馨的婚礼,步入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当时平壤有不少华侨,政府为他们建立了几所华侨学校。王兴复凭借志愿军经历和努力考取教师资格,婚后任教于一所华侨小学,并担任校长。他将对中国的热爱通过教书育人表达出来。

几十年间,两人相依为命,育有七个子女。王兴复从未忘记故乡,经常给孩子们讲述中国历史与战争岁月,教他们讲汉语,传递对祖国的深情。

“如果你想回去,我们就回去吧。前半生你为了我放弃了家人,后半生我愿陪你回到故乡。”随着岁月流逝,王兴复对祖国的思念日益加深。夜深人静时,他常坐在窗前,遥望心中的家乡。

吴玉实察觉丈夫的思乡之情,理解他的牺牲与坚持。如今,她也愿放下这里的一切,陪他回家。妻子的支持让王兴复充满勇气,开始准备回国的手续。

他多次向驻朝使馆递交申请,耐心修改材料。1967年,他退出朝鲜国籍,成为在朝华侨。四个年长的孩子随他加入中国籍,三个小孩仍随母亲保留朝鲜国籍。

这些年,王兴复多次返国探亲,心中对祖国的渴望愈发强烈。终于在七十年代末,朝鲜政府批准全家定居中国。1981年,王兴复带着妻儿重返阔别多年的故土,站在思念已久的土地上,看着家乡的变化,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张瑞军,任上被查 据濮阳市纪委监委消息:濮阳市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瑞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濮阳市纪委监委纪...
新书上架(第29期)||这些不... 新书上架 (第29期) 想详细了解本周完整新书书单,请查看图书馆网站上的新书通报,具体操...
吕文扬绘画大师经营位置显匠心 “笔墨见功夫,位置藏匠心。画中经营,如弈者布子,需疏密有致、虚实相生,方显气韵生动。”这是国画大师吕...
原创 东... 连云港区域文学研究所 苗蔚林 近一个时期,笔者一直在研读、点校乡贤朱路(晚清东海县平明人)的著作《东...
广州市花都区珍禧宝珠宝店(个体...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市花都区珍禧宝珠宝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珠...
2025全国瓷器免费鉴定机构推... 根据《2025年中国艺术陶瓷市场现状分析与投资机会揭秘》(搜狐网2025年发布)显示,2025年中国...
中国之大,日本之小!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
石家庄一楼盘推“女王艺术样板间...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一楼盘推出女性专属样板间,仅对女性开放,名为“女王艺术样板间”,面积为115平方...
博士茶馆哲宁老师:绘就个人超级...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飞速且广泛,个人超级 IP 打造成为实现自我价值与商业变现的关键。 博士茶馆的...
原创 第... 中日激烈交锋之际,第一个拉偏架的国家出现了。一个曾被日本侵略的国家竟公开呼吁中国放下历史,见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