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延安再次正式酝酿在全军推行军衔制
创始人
2025-09-17 00:02:23
0

1946年,我党再次正式酝酿在全军推行军衔制,同年1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定》,双方承诺停止战争,共建一个和平国家。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由国民党政府主持召集,国民党代表8名、共产党代表7名、民盟代表9名、中国青年党代表和无党派代表14名。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5项协议。

在军队问题上,国共存在着重大分歧。国民党坚持先军队国家化才能政治民主化,共产党首先交出军队,然后才能开放民主。共产党认为,离开政治民主化来谈军队国家化,只能是军队的军阀化、党阀化。

经过反复讨论,最后通过了军队属于国家,军党分立、军民分治的整军原则和以政治军的办法,决定由军事三人小组继续商定国共两党军队的整编办法,从而挫败了国民党企图取消人民军队的阴谋。

三人小组由中共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特使马歇尔组成。

为配合军队改编,我军的军衔工作再一次提上议事日程。

1946年2月24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军队整编的若干问题的指示》,明确提出:“我党军事干部应该请求政府加委,取得正式官衔,以便在将来国防部中占有一定地位”,“由国家按级一律待遇”。

因此,党中央决定:我军各级干部即须实行将、校、尉的正规制度。

我军随即展开军衔等级评定工作,拟定了军衔等级,与1939年的那次基本一样,也是六等十六级,除将新兵改为二等兵外,其他各衔级设置和衔称均未变。

新四军、山东军区对所属部队的军衔等级作了明确规定。

1946年6月6日,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我军这次开展不久的评衔工作,又被迫中止。

1939年和1946年两次酝酿实行的军衔制最终未能实现,只是进行了两次军衔制的初步尝试,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实行军衔制作了初步探索,奠定了工作基础,提供了有益借鉴。

图:叶剑英(右一)与“三人军事小组”成员同周恩来(右二)、马歇尔(右三)、张冲(右四)等在张家口晋察冀军区司令员门前合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谁... 鲁智深、武松、杨志,这三位在梁山上那都是武力天花板级别的人物。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杨志能跟林...
原创 秦...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加生动充实。 --- 秦桧害死岳飞一事...
原创 傅... 1949年,在北平和平解放的过程中,傅作义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国民党的一名高级将领,他带领部队...
原创 朱... 朱元璋给朱棣剥橘子的举动,实在是令人费解,甚至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按理来说,这样的事不应该发生,难道不...
原创 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方便将来继续为您推送类似的内容,也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
原创 范... 在清朝吴敬梓所著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范进,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书生,在...
原创 孙... 孙尚香的死亡可谓悲剧,年仅三十岁左右,她的去世发生在刘备去世之后。曾经嫁给刘备,让孙权落得了个“周郎...
原创 日... 1945年8月,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侵略者不得不举起白旗投降。然而,尽管胜利的号角响起,我国人民却并...
原创 国... 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许多曾为蒋中正亲信的大将,最终成为了我军的俘虏。这些人中,有一些是名不见经传的小...
原创 朱... 当然可以!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文字更丰富一些: --- 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