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园:官场里的神医,治病救人造福百姓,普及中医泽被后世
创始人
2025-09-17 00:01:28
0

有句话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若不能治国安邦,便治病救人,这是古代很多读书人的理想。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文人,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

他仕途并不显赫,却以卓越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救助了无数人,还被后世誉为“医学教育的启蒙者”。

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位古代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

他就是陈修园,一位毕生都在从医救人、著书传道的医学家和教育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故事。

医者仁心,初露锋芒

陈修园,原名念祖,字修园,号慎修。

1753年他出生于福建长乐的一个儒学世家。

陈修园的父亲陈廷启早逝,因为幼年丧父,陈修园便由祖父陈居廊抚养长大。

受家学影响,陈修园自幼攻读儒学经典,七岁能背诵经文。

同时,在博学通医的祖父熏陶下,他对医学也抱有浓厚的兴趣,于是兼读医书。

当时的读书人,皆以科举为主业,陈修园也不例外。

他成绩不错,十九岁便中了秀才。

在备战科举之余,陈修园没有放下对医学的兴趣。

到了二十岁,他开始在乡里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并且还带学徒。

他边学边实践,不断掌握更多医学知识。

就这样,陈修园在家乡一边学医行医,一边读书学习。

1792年,陈修园参加乡试,中了举人,时年39岁。

在古代,中举的难度和含金量都非常高,中举通常意味着一个人在学术上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更代表着得到了官场的入场券。

举人就算不出仕,也能享用国家补贴,免税免徭役,还能够庇荫他人,为童生作保。

中举后,陈修园到京都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但是时运不济,他会试没有考中。

会试结束后,陈修园没有急着离开帝都,而是准备游历京城,领略帝都繁华。

一天,光禄寺卿朝栋患了中风症,用今天的医学术语来说就是高血压导致的脑溢血

伊朝栋昏迷不醒,家人求遍京城名医,都束手无策。

陈修园听说后,立马赶往伊府,想为伊大人医治。

因为陈修园是举人,不是专业的大夫,也并非出自医学世家,所以大家都不相信他,但是别无他法,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

陈修园一看,原来各家大夫都怕伤到伊大人,不敢用大方剂,而是采取温和的医治手段,因而始终不见成效。

于是陈修园大胆使用大方剂,成功治愈了伊大人,从此声名大噪。

一时间,找陈修园看病的人盈门塞巷,络绎不绝。

官场浮沉,医术济世

一年后,有位大官强令陈修园做他的私人医生,陈修园不愿意,于是便借口有病,在1793年秋天回到家乡福建。

回到福建后,他被礼聘吴航书院担任山长

山长在唐、五代的时候是对山居讲学的人的敬称。

元代以后,书院改由官设,设山长一员,由礼部、行省或宣慰司任命。

这时候的山长也就是书院的最高管理者。到了明、清时期,山长则由地方官礼聘。

所以陈修园就是由福建的地方官聘请的书院管理者。

他当时在吴航书院教学,既讲儒家的“四书五经”,又讲医家的《灵枢》《素问》等典藉。

在吴航书院任职6年后,1798年,陈修园改到泉州清源书院当老师。

3年后,也就是1801年,他再次入京参加会试,又没考上,于是改参加大挑。

大挑,是乾隆十七年制定的一种选官制度,由吏部从会试不中的举人中,根据形貌、应对挑选优异者,一等以知县用,二等以教职用,每六年举行一次。

这次参加大挑,陈修园获得了一等,被分配到隶保阳(今河北省保定)做知县候补,后担任直隶省威县(今河北威县)知县。

陈修园当官后,关心百姓疾苦,体察民情,遇事善于判断,史书称其“有贤声”。

在为官期间,他除了处理公务外,依旧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他救治的人,上有达官显贵,下有平民百姓。

医学在古代专业性很强,陈修园学医的时候,花了大价钱、大精力,但是他却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医生、百姓医治方法,从不怕自己的医术被别人学了去。

陈修园初到直隶保阳时,正值瘟疫流行,陈修园白天忙于公务,下班了便救治瘟疫患者,晚上则用浅显韵语编成《时方歌括

歌括是一种用唱歌的方式概括药方之功效的方法。

陈修园将《时方歌括》传诵于民,很多人都因此被成功救治了。

之后,陈修园被派去直隶省威县当知县。

当时直隶各地的农村妇女,很多都患有子宫脱垂。

直隶臬台付廉久闻陈修园大名,见他来到直隶任职,便多次向他请教治疗此病的方法。

陈修园将这种病的病因、病理和盘托出,并结合自己所学,提出了一些治疗的方法。

付廉推行陈修园给出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一次,直隶总督熊谦得了痹症,手指麻木,甚至蔓延到臂腕。

熊谦多方寻医,也不见好转。陈修园听说后,教熊谦服用“黄芪五物汤”,并且针对熊谦的具体情况,开了一张补肾养肝的方子。

不久,熊谦就痊愈了。

1808年,吏部郎谢在田的头部疼痛不已,小便不利,用药物后没有缓解,反而更加烦躁,经常大发脾气。

陈修园就给他开了一个方子,谢在田按照方子服药之后,病全好了,而且再没复发过。

著书立说,惠及后世

陈修园不仅一边当官,一边治病救人,他还致力于编著医学书籍。

这是因为陈修园行医过程中常常遇到庸医误人的状况,导致病人的病情更加严重。

陈修园看到这种情况,常常痛心不已。

为了普及医学知识,让医生的医术更加精进,也让普通人能够了解自己的病情,不至于被误导,陈修园下定决心撰写医学著作

前面讲过,1801年,陈修园在直隶保阳时,为了应对瘟疫编了《时方歌括》

1803年,他又将《伤寒论》中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用诗歌的形式重新编撰,编成《长沙方歌括》,使之容易诵读,更加容易记住。

除了歌括外,陈修园还致力于撰写医学启蒙书籍。

他特别强调学医在入门时就应找准方向

“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入门错则始终皆错。”

于是陈修园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为基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心,博采众家之所长,撰写了《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医学三字经》等30种医学启蒙著作,并合刊为《南雅堂医书全集》。

《南雅堂医书全集》内容完备,包括了经典的基础理论、诊断、方剂、药物和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写法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多从临症需要出发,切合实用;且大多作成歌括,易读易记。

因此这套书自1865年首刻刊行以来,便广为流传,近两百年来好评不断,经久不衰。

又因利于自学,这套书便成了中医普及教育的理想教材,许多当代著名老中医都是从陈修园的书开始学起的。

陈修园的著作影响深远,他的书籍不仅在医学界广为流传,更成为了许多非医学人士了解医学知识的窗口,对中医教育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陈修园一直忙于公务与行医,只能在两者的间隙撰写医书。

1812年到1819年这7年间,陈修园的公务尤为忙碌,一直多方奔波。

1812年,陈修园暂时代理磁州事务; 1813年,转任枣强县知县;1816年,升任知府同知;1818年,他被提拔为代理正定知府。

但不管公务多么繁忙,他仍旧坚持为人治病,同时撰写医书。

到了1819年,陈修园感觉精力不济了,于是以年老为由请休。

66岁退休的他,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回到家乡,在福州石井巷井山草堂开启了他的讲学生涯。

在这里,他亲自讲授《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典籍,将他的医学知识与医者仁心传承给后人,培养了众多医学人才。

在这期间,他的医术也更加精湛,还曾成功治愈了琉球国王的风症。

1823年,在三尺讲堂上苦心耕耘4年后,70岁的他驾鹤西去。

据陈修园的儿子陈元犀说,陈修园病危时十多天水米未进,他已经为父亲准备了后事。

但中秋那天半夜过后,父亲又稍微清醒些了,并对他说:

“我这几年所写的书还不完备,比如霍乱、吐泻两条也须重新补写,应该采用张仲景的理中汤和孙思邈的治中汤。”

陈修园在最后的日子,都在想着如何完善药方,如何造福后世,当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修园曾说:

“文章报国,尚挟时命而行,而能为良医者,随在可以活人,诚儒分内事也。”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陈修园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修园以育桃李。

他居官从医,不仅以其医术救治了无数患者,更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医学人才。

他留给后世的,除了实质的医书,还有他那份对社会的担当与奉献精神,以及对苍生的仁爱悲悯。

他如同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医的历史上。

他的仁心仁术,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医学工作者,以医术济世,以仁心传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谁... 鲁智深、武松、杨志,这三位在梁山上那都是武力天花板级别的人物。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杨志能跟林...
原创 秦...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加生动充实。 --- 秦桧害死岳飞一事...
原创 傅... 1949年,在北平和平解放的过程中,傅作义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国民党的一名高级将领,他带领部队...
原创 朱... 朱元璋给朱棣剥橘子的举动,实在是令人费解,甚至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按理来说,这样的事不应该发生,难道不...
原创 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方便将来继续为您推送类似的内容,也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
原创 范... 在清朝吴敬梓所著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范进,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书生,在...
原创 孙... 孙尚香的死亡可谓悲剧,年仅三十岁左右,她的去世发生在刘备去世之后。曾经嫁给刘备,让孙权落得了个“周郎...
原创 日... 1945年8月,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侵略者不得不举起白旗投降。然而,尽管胜利的号角响起,我国人民却并...
原创 国... 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许多曾为蒋中正亲信的大将,最终成为了我军的俘虏。这些人中,有一些是名不见经传的小...
原创 朱... 当然可以!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文字更丰富一些: --- 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