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部首次发现蜥脚类恐龙大面积足迹群
创始人
2025-09-16 22:32:15
0

今年6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教授的课题组与宁夏地质局局属单位宁夏地质博物馆杨卿等专家学者的共同研究下,在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取得了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宁夏中部以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为主的足迹组合,这一发现对于我们了解中国西北地区早白垩世晚期的古动物群及古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考察队深入同心窑山地区。

本研究汇聚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宁夏地质博物馆、延安大学、德国古爬行及两栖动物博物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众多机构学者的智慧与努力。近期,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古生物学期刊《瑞士古生物学杂志》(Swiss Journal of Palaeontology)上发表。该项目得益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的“深时数字地球”中央高校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陆演化与季风系统演变》,以及宁夏自然资源厅主导开展的古生物化石调查项目,同时得到了宁夏古生物与地质遗迹调查研究科技创新团队的支持。

宁夏恐龙足迹化石首次记录于2013年,后经10多年的调查,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地区共发现5处下白垩统恐龙足迹化石点,为大型蜥脚类和小型兽脚类恐龙足迹2024年4月,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杜芳鹏副教授在宁夏中部同心县窑山地区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成片的疑似恐龙足迹。随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与宁夏地质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察队,于2024年5月至2025年3月期间,先后五次前往窑山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开展了数据采集和剖面测量等工作。

考察队先后5次深入同心窑山地区。

新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点位于同心县以东约20公里的窑山地区,产于下白垩统六盘山群马东山组,至少包括了12条行迹,158枚恐龙足迹化石。足迹化石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小型四足蜥脚类恐龙足迹,归为雷龙足迹型;另一类为小型两足恐龙的足迹,可能为兽脚类或鸟脚类恐龙足迹。

蜥脚类恐龙足迹共计8条行迹,109个足迹。后足迹呈椭圆形或近三角形,长度为13.6-28.9厘米,平均长度为20.7厘米;前足迹呈椭圆形,长度为4.8-13.7厘米,平均长度为10.1厘米。这些足迹长度多数小于25厘米,属于小型蜥脚类足迹。在这些行迹中,有一条特殊的行迹,长度约8.6米,包括20个连续的后足迹和2个前足迹,在第8个右后足迹处,行迹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向东转为向北。在转折点前后,后足有明显的向内旋转,而在转折点处的足迹向外旋转了38度。在转弯后,步幅由100.4厘米变为52.4厘米,明显减小,表明恐龙在转弯后速度降低。

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

在一些蜥脚类足迹内部,保存有无脊椎动物遗迹,如在其中一个足迹中发现了由昆虫幼虫留下的潜穴,长约32毫米,直径约4.5毫米,位于蜥脚类足迹的底部。恐龙足迹中无脊椎动物洞穴出现表明,在当地半湿润的泥/砂混合坪环境中,或在雨季,恐龙留下的足迹并形成小池塘栖息地,吸引了无脊椎动物的出现和活动。这种恐龙活动对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被称为“恐龙扰动”。

除了蜥脚类足迹外,该化石点还保存有4条疑似双足恐龙的行迹,以及30个孤立的足迹,由于足迹岩层面风化严重,保存欠佳,无法提取更多的信息,无法判断造迹恐龙的具体类型,可能为小型兽脚类、鸟脚类或者四足恐龙的足迹。

造迹恐龙生活时期窑山地区景观复原图。

从区域上看,六盘山盆地窑山足迹与兰州-民和盆地盐锅峡地区白垩纪典型的四足类足迹动物群在时间和空间上可比较,尽管在足迹化石的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后者包含的可能的蜥脚类足迹较少,足迹化石的多样性较高。鄂尔多斯盆地的四足动物足迹也不同于六盘山盆地,虽然蜥脚类动物比例较高,它们还显示出非鸟类兽脚亚目和鸟类的高度多样性。这些动物群之间的差异可能反映了陆生动物对发生在早白垩世的一次显著的全球性海洋缺氧事件的不同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由区域水文条件的差异造成的。

此次发现是宁夏中部白垩纪恐龙足迹的首次记录,丰富了我们对中国西北部早白垩世晚期四足动物分布组合的认识,也为了解恐龙动物群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

下一步,自然资源厅古生物化石主管部门将依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确定恐龙足迹化石的保护级别。根据保护级别,设立相应的保护区或保护点。在满足化石保护需求的基础上,兼顾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的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

(华兴时报记者 梁 静/文 图片由宁夏地质博物馆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刘邦能够顺利夺得天下,韩信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说他是汉朝建立的最大功臣。可是,这位...
原创 中... 《——【·前言·】——》 3000年前的帝王,是如何消失得干干净净的? 史书里只字不提埋骨之所,如今...
原创 康... 在1722年,康熙帝逝世,这位千古一帝在遗诏中提到,“皇四子人品贵重,宜承继大统”,由此,胤禛成功在...
原创 苏... 苏联解体后,全球各地的科学家似乎都像赶集一样往外跑,而美国则拿着美元排队接人,甚至中东也不甘示弱。然...
原创 一... 历史上,名将众多,既有天生拥有勇猛之资的,也有经历多年征战才获得名将之称的。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名将通...
原创 一... 黄金家族的荣耀在成吉思汗的旗帜下熠熠生辉,他的子孙如同雄鹰的羽翼,覆盖了从东亚到东欧的辽阔疆域。然而...
原创 李... 公元649年7月,年仅52岁的唐太宗李世民突然驾崩,死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这一切来得如此迅速和不可...
原创 日... 咱今天来唠唠日本为啥被称作亚洲最发达的国家哈。你看,日本这国家,面积不大,就那么点地儿,还是个岛国,...
原创 运... 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运气虽然捉摸不定,却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
原创 清... 皇太极将后金改名为清朝后,立志打造一个媲美中原王朝的强大帝国,期望能够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随后,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