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建成37岁死于宣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如何对待他昔日心腹的?
创始人
2025-09-16 21:31:37
0

在公元617年,李渊正式起兵反隋之前,他的长子李建成已经在河东一带默默地结交了许多英才。年少气盛的李建成并非只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子弟,他深知父亲即将起兵,便以“筹谋家”的身份,开始在当地积累势力,为即将来临的动荡做好准备。时至617年,李渊在晋阳举兵反隋,李建成与弟弟李元吉立刻回到太原,协助父亲打响了与隋朝的战争。

当李建成回到太原时,作为李渊的嫡长子,他被授予了左领军大都督的职务,并封为陇西郡公。这个时候,李渊还未完全掌控天下,但长安的战事迅速推进。李渊攻入长安后,扶持隋炀帝的孙儿杨侑登基为傀儡皇帝,史称隋恭帝。恭帝将李渊封为唐王,而李建成则被册封为唐王世子。从此,李建成开始建立自己的朝廷架构,设立了许多官职,以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之变中被宇文化及所杀,隋朝彻底陷入了无主状态。此时,李渊认为称帝的时机已到,于是毫不犹豫地在长安称帝。称帝后,李渊便将长子李建成封为皇太子。李建成接过父亲的重担,协助李渊处理朝政。在这一过程中,他也听取了魏征等谋士的建议,打算收复被秦王李世民击败的刘黑阀,想通过控制军权稳固自己的太子之位。

尽管李建成努力布局,但李世民无疑是李渊的最强功臣。李建成开始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心生不安。于是,他与四弟李元吉暗中商议,计划除掉李世民。面对来自兄弟的威胁,李世民最终决定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李建成与李元吉被杀。李世民趁机以李渊之子的位置继位,成为了大唐的第二任皇帝,史称唐太宗。

李建成虽然死于政变,但在他的周围,依旧有着不少忠心耿耿的幕僚与心腹。死后,李建成的这些心腹的命运如何呢?在李世民继位后,作为千古一帝的他,以独特的手腕对待了这些昔日的心腹和幕僚。李瑗就是其中之一。

李瑗,原为隋朝柱国李哲之子。李哲是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唐太祖李渊的父亲李昞的亲弟弟。按照辈分来说,李瑗应当是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堂兄,然而他并不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将领,而是一个为人懦弱、能力平平的文官。尽管如此,由于是李渊的堂侄,李瑗的前途并未受到太多限制。在大唐建立后,李瑗获得了不错的仕途,从刑部侍郎到信州总管,最后被封为庐江郡王。虽没有显赫的战功,但李瑗始终受到李渊的庇护。

然而,李瑗并不具备将领的才能,李渊也深知这一点。为了帮助李瑗管理幽州,李渊特地任命了王君廓作为辅佐。王君廓,原本出身草莽,因勇猛善战才得以升职为右领军将军。可是,王君廓阴险狡诈,且为人狠毒。李瑗却将他视为心腹,事事依赖王君廓,甚至和他结为了亲家。李瑗与李建成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李建成被杀的消息尚未传到幽州,李瑗尚未得知自己身处何种危险。

然而,李世民对李瑗与李建成的关系非常清楚,因此派人赶往幽州,试图将李瑗召回京城。李瑗对此感到疑虑重重,并决定通过王君廓来商量对策。最终,李瑗在王君廓的建议下抓捕了崔敦礼,并试图通过威逼逼问京城的变故。但王君廓在得知李瑗行动后,率先找到了燕州刺史王诜,并直接将他斩杀。接着,王君廓入城释放了崔敦礼,劝说李瑗的部下放弃反叛。最终,李瑗被捕,被王君廓亲手勒死,结束了他短暂的仕途。

冯立,原为北魏京兆郡公冯熙之后,因颇具武艺而被李建成赏识,成为太子的心腹,并任翊卫车骑将军。然而,李建成死后,冯立并没有选择立即撤退,反而选择率兵攻打玄武门。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冯立最终杀死了屯营将军敬君弘,才算为李建成报了一点仇。但随后,冯立放弃了反抗,主动向李世民请罪。李世民虽然责怪冯立,但最终并未杀他,而是将他留在朝中。后来,冯立立下战功,参与突厥的征战,最终被任命为广州都督,并在任上一直服务至死。

王珪,原为隋朝官员,后来因家族牵连受到波及,逃亡隐居多年。直到唐朝建立后,王珪才重返仕途,先后担任了太子中书舍人和太子中允等职,并且深得李建成的器重。武德七年,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激化,李渊为了疏导兄弟间的关系,责怪王珪未能及时劝说太子。王珪因此被流放至巂州,这一流放,使得王珪避免了玄武门之变的灾难。

李建成死后,王珪被李世民召回京城,任命为谏议大夫,后来又参与了《五礼》的修订工作,并得到了丰厚的赏赐。最终,王珪在李世民的重用下,度过了充实的晚年,直至贞观十三年去世。

魏徵,出身贫寒,但有大志。大业十三年,他在元宝藏麾下为官,并因写信给李密而引起李密的注意。李密将他召入麾下,但魏徵所献的计策未被采纳。后来,魏徵随李密归顺唐朝,并在李建成的麾下担任太子洗马,成为李建成的重要谋士。魏徵不仅在战略方面给李建成提出诸多建议,还在武德五年帮助太子征战刘黑阀,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李建成死后,魏徵的命运并未受到影响。李世民召见魏徵,质问他为何频繁挑拨兄弟间的关系。面对李世民的质疑,魏徵直言不讳,反而指出如果李建成当初听从他的建议,便不会有今天的祸事。李世民对此欣赏不已,决定将魏徵纳入自己的阵营。魏徵因此成为唐太宗的重要谋臣,历经风雨,最终成就了他名垂千古的“谏臣”形象。

随着李建成与李元吉的死去,曾经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人们也纷纷走向了各自的命运。有些人迅速溃败,像李瑗与罗艺这两大势力,虽一度在唐朝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最终却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历史的轮回,总是无情的,曾经的亲信、部将,最终或为历史的牺牲品,或得到了新生的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夏银行丨与北方华创等4家单位... 近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华夏银行与北京电控所属北方华创、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闻歌...
17个新职业“上岗”,有哪些信... 文/冯玲玲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养老服务师、睡眠健康管理师、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又一批新职业有了“...
原创 狄...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字数基本保持稳定。 -...
原创 漠... 公元前120年的秋季,匈奴骑兵南下,侵扰汉朝北部边境,先后攻入右北平和定襄,兵力各有数万,所过之地,...
原创 三... 鸭绿江的冰棱还没化净,“平壤馆”后厨的灯已在寒风中亮了三年。金玉善踮脚把最后颗辣白菜压进陶缸,冰水刺...
原创 《... 谭镜风、谢峻安,甚至是李主任都想拿到三一名单很好理解,为什么同一个阵营的水野信玄也想得到它? 浅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24》...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由新华通讯社主管、新华出版社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编辑部编辑的《中华人民...
原创 让... 根据朱元璋的初步规划,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的嫡长子朱标将继承皇位。为了确保太子能稳固政权,朱元璋特意清...
原创 王...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让您更加参与其中,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中... 我们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今天,才不过两千多年的时间。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