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胤祥的首次厚赐
雍正即位后的第一年,他便发布了一道重要旨令,按照康熙年间的标准,为自己的亲弟胤祥封赏。雍正特意在旨意中提到,胤祥在康熙晚年时深受压制,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奖励,因此他感到十分可怜,自己理应给予一定的补偿。根据雍正的说法:“胤祥在康熙年间为人清廉,家境贫困,举国皆知。我继位之后,一心辅佐,尽心尽力……”
面对雍正的恩赐,胤祥却百般推辞,最终还是在雍正的坚持下接受了13万两的银钱作为赏赐。雍正不仅将这笔钱财赐给胤祥,还仿照圣祖康熙对待兄长裕亲王福全的做法,允许胤祥封为亲王,并在六年内可以支用宫中官物。尽管胤祥一度拒绝,但他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份厚爱。值得注意的是,胤祥在雍正即位之初便享受了如此殊荣,而其他兄弟则并未得到如此对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雍正对胤祥特别青睐呢?
雍正与胤祥的深厚关系
雍正给人印象中的确是个严苛、疑心重的皇帝,甚至对自己的儿子弘时也毫不留情,将其过继给了敌人八弟胤禩。然而,他对胤祥的宠爱和信任却远超其他任何兄弟,甚至让他拥有了近乎“常务副皇帝”的权力。这一切都要追溯到胤祥的早年经历。
胤祥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子,生母章佳氏出身并不显赫,甚至是包衣出身的奴才家庭,家族背景相对微薄。康熙二十五年胤祥出生,章佳氏在胤祥13岁时去世,虽然康熙追封她为敏妃,但章佳氏生前的地位显然低微。在这种情况下,胤祥并没有像其他皇子一样能由母亲亲自抚养,而是在康熙晚年才由雍正的母亲乌雅氏亲自照料。正是从此时起,胤祥与雍正的关系变得尤为亲密。
康熙对胤祥的宠爱有目共睹。康熙三十六年起,胤祥便随康熙帝出巡,陪同父亲和其他兄弟一起学习文化、处理政务。尤其是在《清史稿》中提到,胤祥被康熙看作是一个非常得力的助手,而康熙也赋予了胤祥许多特殊的任务和权力。这一切无疑为他后来的崭露头角铺垫了基础。
胤祥的聪慧与才能
胤祥不仅有文才,还具备了出色的武艺。康熙帝十分注重对皇子们的教育,不仅传授四书五经、满蒙汉三种文字,还要求他们学习骑射、数学和其他各类技能,胤祥在这些方面均有所涉猎,并且表现不凡。他的书法和诗词都很有造诣,尽管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当时康熙就曾多次展示胤祥的书法才华,并且亲自要求臣子们为其写下好评。
不仅如此,胤祥在骑射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表现。史书中记载:“精于骑射,发必命中”,可见胤祥无论是在文艺修养,还是在武技方面,都是皇子们中的佼佼者。这些才华为他后来在雍正朝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难解的囚禁之谜
尽管胤祥在康熙朝得到宠爱,但在太子胤礽被废的背景下,胤祥的命运却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尤其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因违背祖训被废除,皇长子胤褆也因争夺储位被囚禁,胤祥也不幸成为了受害者之一。然而,关于胤祥被囚禁的具体原因,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这一切仍然是个谜。
更奇怪的是,即便胤祥在四十七年时未获得封爵,雍正却在自己登基后对胤祥极为宠爱。或许正是这段经历让胤祥性格更加坚韧,也促使他在雍正即位后成为了最值得信赖的辅佐者。
雍正朝中的铁帽子王
雍正登基后,次日便封胤祥为怡亲王,赋予他重任,任命他为总管户部的三库之一,并授予四位总管事务大臣之一的职务。雍正如此信任胤祥,实则因他在多次政务中展现出色的才能与能力。尤其是雍正刚刚登基,面临复杂的局势和许多未解的困局,胤祥的辅佐无疑使得雍正能够更加稳坐帝位。
胤祥不仅处理财政问题,还负责整治朝政,审查过往积欠款项,准确查出户部亏空250万两,亲自督促相关官员进行赔偿或逐年补偿。雍正对于胤祥的能力极为满意,将更多棘手的任务交给了他。胤祥的公正无私也让他获得了“铁帽子王”的称号,这是皇帝给予的极高荣誉。
胤祥的病逝与雍正的悲痛
然而,尽管身心疲惫,胤祥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雍正非常重视胤祥的健康,甚至专门任命太医院院使为其贴身照料。但在雍正七年秋冬时,胤祥的身体已是每况愈下。雍正尽管极力关怀,最终还是未能挽回胤祥的生命。胤祥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去世,雍正为此深感痛惜,决定辍朝三日并赐予胤祥“贤”的谥号。
胤祥病逝后,雍正还特别下旨恢复胤祥的名字,并为其举行了盛大的祭奠仪式。雍正对胤祥的感情深厚,甚至为其立下了“永不递减”的亲王爵位,使得胤祥成为了大清历史上第九位“铁帽子王”。
总结
胤祥无疑是一位令人钦佩的王爷。从康熙时期的宠爱到雍正朝的重用,他经历了无数的起伏与磨砺,却始终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与忠诚赢得了历史的尊重。雍正对胤祥的信任和宠爱,实际上也反映了胤祥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智慧与才德。虽然胤祥的生母出身低微,但他的命运却因才智和忠诚而改变,最终成为大清历史上最为特殊的存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