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八国联军为何不占领中国?因为义和团真不差,打出了满清最强战绩
创始人
2025-09-16 18:31:22
0

文|张润晨 编辑|t

在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常被视为“盲目排外”的代表。人们普遍认为,他们是那些拿着菜刀、破布,甚至是铁锤的农民,奋力反抗外来侵略的“非专业”力量。想必你一定会觉得,这样的力量怎可能与经过严密训练的八国联军抗衡?别说打败他们,能不能顶住一波攻击,恐怕都很困难。

然而,如果站在历史的长远视角看这场“庚子事变”,你会发现义和团的表现远非表面那么简单。甚至在某些方面,他们的表现不仅没有让八国联军占领中国,反而创造了清朝对外战争史上一项辉煌的战绩!这是不是让你大跌眼镜,原来义和团居然能在历史中占有这么一个“高光时刻”。

一提到义和团,许多人立刻想到“排外”两个字,觉得他们是外敌的“拦路虎”。但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尽管义和团是在民间起义的背景下兴起,但他们的反抗,却并非完全盲目,背后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深层原因,且这些原因使得他们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先,义和团虽然是民间力量,但其中不少成员并非全然不懂兵法战术的草民。你说他们拿菜刀对抗八国联军,但即使武器简陋,战术的运用也是有迹可循的,有一定的战略意识的。义和团的“战斗力”可不能一概而论,忽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应变策略。

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得从义和团的起源谈起。最早,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结社、武术组织和“义和拳”发展而来。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以与列强作战为目标,而是局部地反抗外来文化和传教士的影响。直到1900年,外来势力对中国的进一步压迫,才最终激发了他们的全面反抗情绪。

然而,当时的清朝政府正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慈禧太后虽然派出清军支援义和团,但这个时候的清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尤其是在经历了戊戌政变之后,朝廷内部的矛盾极为严重,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冲突让朝廷几乎无暇顾及其他。政府更多的是在想办法应对列强的蚕食,而非专注于民间的反抗。

但是,即便如此,义和团的反抗却远超历史学家的预期。你不能忽视八国联军的强大,但你也不能忽视义和团的顽强抵抗。八国联军并非普通的军队,而是经过多年海外战斗洗礼的精锐部队。尽管它们在当时的中国境内拥有巨大的优势,但义和团的反抗却让这些“世界强国”并没有轻易占领中国。

义和团的战绩或许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差。你只需看看清朝历代的外战,尤其是康熙和道光时期的战争,是否能令人满意?比如康熙帝时期的雅克萨之战,这是清朝与沙俄的冲突,清军虽然动用了大量舰船、修建了长途驿路,但最终与俄军的交战,胜利并非来自清军的强大,而是俄军在战斗中的疲软。

再看鸦片战争(1840-1842),清朝的惨败几乎成为历史的定论。当时,英军总兵力超过两万,而清军则处于明显劣势,结果清军伤亡惨重,而英军阵亡人数仅为70人左右,伤亡比例低得惊人。如此一来,清朝的“胜利”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义和团的反抗不但没有像鸦片战争那样溃败,反而在面对八国联军的入侵时展现出了某种程度的军事成效,阻止了他们对中国的全面占领。

事实上,义和团的反抗给八国联军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尽管处于兵力劣势,义和团却通过游击战术和地方性组织,在关键时刻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八国联军虽然从北京、天津、山海关等地推进,但整个“庚子事变”期间,他们并未完全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

为什么?除了地理上的障碍和兵员补给问题,义和团通过广泛的民间动员,成功地给八国联军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无论是从战术层面,还是后勤支持方面,义和团展现出了出乎意料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义和团的反抗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在廊坊的战斗中,义和团和清军合力打死八国联军62人,打伤332人。而在1900年6月18日的战斗中,义和团击毙联军50人以上,伤者也超过100人。据日方1904年出版的《明治三十三年北清事变战史》统计,联军伤亡总数达到3411人。在天津保卫战中,联军死伤九百余人,是侵华战争以来的最大伤亡。

尽管没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义和团依然坚持了“持久战”,这种“坚持”的精神让八国联军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场战争的战略意义。联军最终意识到,继续占领整个中国的代价过于沉重,并且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

当时,八国联军并没有像其他被占领的地区那样彻底控制中国。虽然他们摧毁了北京、烧毁了圆明园,但中国其他地区的控制却并不稳固。随着战事的推进,联军逐渐认识到,完全占领中国的代价太高,战术资源也不足。

你可能会问,义和团真的有那么强的战斗力吗?其实,历史上许多人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从清朝的政治环境到列强的入侵方式,义和团的战术和精神值得我们深思。虽然他们的装备简陋,但他们凭借地方性自治力量成功地牵制了外敌的进攻。

一些学者认为,义和团的反抗不仅仅是对外侵略的反应,它同时反映了清朝社会内部的矛盾。这股反抗力量,实际上是民众对清朝腐朽体制的不满与抵制。这种内部的不满情绪,和外部的压力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对外敌的强烈抵抗。

更重要的是,义和团的抗争为中国后来的民族觉醒埋下了种子。在面对外来压迫时,虽然义和团没有取得最终胜利,但他们却点燃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火种,让人民逐渐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抵挡外侮。

义和团的战斗力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差。如果我们与清朝历史上其他外战的表现对比,义和团的表现其实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在面对八国联军入侵时,义和团成功牵制了敌军,防止了其完全占领中国。这场战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展现了民众的抵抗精神,并成为了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参考资料: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义和团”,都说义和团迷信、愚昧,其实都错了。凤凰网 2019.10.14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内斗不止,分红530亿:科兴生...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曾在新冠疫情期间凭借疫苗一年狂赚600亿元人民币的科兴生物,如今正面临...
歌手孙悦因家人去世,取消演出,... 11月20日晚,曾因演唱《祝你平安》等经典歌曲被大众熟知的歌手孙悦,在微博上发文表示:“家翁猝然离逝...
股票行情快报:明牌珠宝(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明牌珠宝(002574)报收于5.88元,下跌1.34...
吕文扬绘画大师艺贯中西成一家 在中国画坛百花齐放的画卷中,吕文扬大师以“艺贯中西”的独特风骨,勾勒出跨越时空的艺术新境。他深耕传统...
“坦赞铁路采风绘画展”将亮相坦... 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遍经高山深谷、悬...
原创 张... 张任先后与魏延、黄忠、张飞、赵云交手,表面上看似没有明显的胜负,实际上胜负已经早有定数。那么,究竟结...
萃华珠宝(002731)公司公...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萃华珠宝(002731)报收于14.31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0...
吕文扬绘画大师笔墨声韵见功力 在中国当代画坛,吕文扬以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为媒介,将笔墨的韵律与生命的声息融为一体,在尺幅之间奏响跨...
张瑞军,任上被查 据濮阳市纪委监委消息:濮阳市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瑞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濮阳市纪委监委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