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桂系军阀的崛起与沉浮
广西,作为一个在经济和人口上都不占优势的省份,却在民国时期涌现了一个备受瞩目的军阀派系——桂系。桂系的兴起,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由陆荣廷领导的旧桂系和李宗仁为代表的新桂系组成。而提到陆荣廷,这位旧桂系的领袖,尽管在今天的网络世界中并未享有过高的知名度,但在民国初期,他的影响力却与袁世凯、张作霖等大人物不相上下。那时的江湖上曾有“北猿(袁世凯)南鹿(陆荣廷)”和“南鹿(陆荣廷)北獐(张作霖)”的说法,足见其在当时的风头。今天我们就从这个历史上不那么响亮但却至关重要的旧桂系开始,讲述民国军阀的故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乱世中许多贫寒子弟奋起的机会。而陆荣廷的故事,则更具传奇色彩。作为一个孤儿,他的身世显得格外贫寒,甚至连父母都没有,他的奋斗史充满了不屈与坚韧。
1859年,陆荣廷出生在广西南宁武鸣的一个贫困的壮族农家,比袁世凯还要早出生一个月。由于家境贫寒,陆荣廷在年幼时便失去了父母,成为了孤儿。幸运的是,他被一位叫谭泰源的渡工收养,随后在广西中越边境的龙州县水口镇为生计撑船摆渡。谭泰源不仅收留了他,还将女儿嫁给了他。谭泰源的儿子也跟随陆荣廷共同奋斗,在陆荣廷发迹后,这个小舅子在陆荣廷的政治生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陆荣廷打下广东后,他就任两广巡阅使,而广西督军的位置则由他的舅子谭浩明担任,这也为旧桂系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陆荣廷的早年经历,可以说是非常“非典型”。二十岁出头,他便加入了一个名为“三点会”的帮派,迅速升为地方堂口的老大。可能很多人对“三点会”并不熟悉,但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天地会”。与韦小宝类似,陆荣廷不仅是帮派中的老大,还曾在清朝官场任职。在他为渡工的水口镇担任工作时,有个叫程武英的绿营军官驻守该地。程武英见到陆荣廷,发现他聪明机敏,能说流利的官话和土话,便将他留作亲兵,这为陆荣廷后来投身军旅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
接着,陆荣廷的命运开始出现转折。随着中法战争的爆发,陆荣廷加入了唐景崧的部队,参战与法军作战。战争结束后,他脱离清军,带领“三点会”的成员在中越边境继续抗法。此时,他的核心将领们,如莫荣新、韦荣昌和谭浩明等,都是他在这段时光中培养出来的重要人物。1893年左右,陆荣廷在广西提督苏元春的邀请下投降清朝,受到了两广总督岑春煊的赏识,部队得以扩编,陆荣廷的“荣字营”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这也是桂军的初步形成。
那么,为什么陆荣廷会选择投降清朝呢?陆荣廷的机要员卢五洲曾提到,陆荣廷对清朝并没有深仇大恨,投降更多的是出于时势所迫。作为一个壮族人,陆荣廷并不认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反倒是受到《水浒传》的影响,认为像宋江一样接受招安没什么可耻的,反而能获得更多实利。因此,陆荣廷投降后的表现,比清军还要“忠勇”。例如,1907年孙中山组织的镇南关起义中,陆荣廷积极参与镇压,因而获得了“捷勇巴图鲁”的勇号,开始了他在清朝官场的快速晋升。
随着清朝逐渐走向灭亡,陆荣廷的军职也迅速攀升,他从管带一路升任总兵、边防督办,最终成为了广西提督。1911年6月,正值大清即将灭亡之际,陆荣廷成为广西的最高军事长官,这也注定了他将在中国未来的历史大变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辛亥革命爆发后,陆荣廷于1911年11月7日与广西巡抚沈秉堃、广西布政使王芝祥一起宣布广西独立。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独立,广西并未依靠新军支持,整个独立过程由清朝旧官员主导,沈秉堃与王芝祥的背景并不算强大,导致他们很快就受到排挤,尤其是在清廷军队南下的压力下,沈、王两人选择北上援鄂,放弃了广西。
而陆荣廷则趁机掌控了广西,成为了当地的实际掌权者。在袁世凯的支持下,陆荣廷最终成为了广西的都督。由于他曾镇压过同盟会的起义,与孙中山关系较为紧张,因此他坚定地站在了袁世凯一边。即便在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时,陆荣廷依然坚定地支持袁世凯。然而,这位曾经的“忠勇”之人,最终又突然反水,成为了孙中山广州军政府的中坚力量。
陆荣廷的这一系列变动,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他的政绩和覆灭又是怎么一回事?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下期,我们将继续讲述这位民国初期的重要人物的故事,揭开更多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