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初,洪学智被任命为总后勤部部长。这个岗位沉甸甸的责任让他深感压力,因为在那个年代,军队后勤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建设几乎停滞不前。为此,叶剑英特意与洪学智谈话,嘱咐他利用三至四年的时间,彻底改变军队后勤的现状。洪学智深知自己的任务艰巨,毕竟他已很久未深入总后。因此,他决定亲自下到基层,了解部队的实际情况,听听官兵们的意见。于是,他不通知任何人,独自带着秘书前往北京郊外的一个仓库进行视察。
洪学智没有提前打招呼,这一举动令他内心异常沉重。视察结束后,回程的路上,他的脸上再没有一丝笑容。第二天清晨,洪学智便召见了秘书,询问那位曾经严厉批评他的老战士现在在哪里,并让秘书尽快了解仓库的处理情况。秘书迅速与相关部门联系,调查情况。令洪学智愤怒的是,仓库打算对这位老兵进行处分。洪学智立即指示秘书亲自前往仓库,见那位老兵,并带他回来与自己谈话。
秘书不理解洪学智的愤怒,他认为仓库的处理意见并无不妥,毕竟那位老兵居然敢直言骂总后勤部部长,这是必须要受到纪律处分的。然而,洪学智为何会如此生气呢?老兵又为什么会骂他,而当仓库提出处分时,他却决定阻止呢?一切的缘由需要从头讲起。
那天下午,洪学智抵达仓库后,秘书用大门口的电话与总后司令部取得联系,告知仓库领导前来迎接,但并未透露来人就是洪学智本人。仓库领导匆忙赶来,陪着洪学智在院内四处走访,查看了仓库、猪圈等地方。走访结束后,洪学智提出要与一些官兵座谈。那位老兵正是座谈的参与者之一。
这位老兵在革命战争时期受了重伤,由于回乡安置困难,最终决定留在部队养猪。他虽然知道来的是总后勤部的领导,但并未认识到洪学智部长的身份。在座谈中,老兵毫不客气地对洪学智直言不讳,批评高层领导很少下基层,完全不了解基层官兵的艰苦状况,所有的领导都是“老爷”,不管底层官兵的生活困境。他还提到,仓库的伙食条件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官兵每年衣服都发不齐,发了也不合身,营房、库房的设施年久失修,却没有人管理。甚至在愤怒之下,老兵当面质问洪学智:“你们这些官员到底是怎么当的,只管自己吃饱,根本不关心官兵的死活!”
在场的其他人听不下去了,纷纷悄悄拉住老兵,示意他停止发言,毕竟这可是总后勤部的领导。但老兵毫不退缩,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心中的不满,直到情绪得以平复才停下来。洪学智没有生气,反而微笑着看着他,表示:“老班长,你骂得好,骂出了清醒,更骂出了一个老兵的勇敢。你提到的这些问题,我回去之后一定认真研究,解决不了问题,我这个总后勤部长就是不合格的。”
洪学智无意间透露了自己的身份,顿时,座谈室内的气氛变得凝重。原来,坐在他们面前的这位领导,竟然是刚刚上任的总后勤部长——开国上将洪学智。老兵也惊呆了,脸上露出愧色,但又不知如何开口。洪学智没有在意,继续认真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只不过,当大家意识到他就是洪学智后,他们的言辞变得格外恭维,洪学智听了一会便觉得无趣,便与每位参会者一一握手道别,离开了。
回程的路上,洪学智内心百感交集,他反复回想着老兵的话,意识到后勤工作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回到办公室后,洪学智忽然感到事情没有处理好,他离开时没有和那位敢于直言的老兵打招呼,心中有些不安,担心仓库对老兵的处分会因而加重。于是,他立刻指示秘书调查,发现仓库确实决定对老兵进行处分。幸好,洪学智及时干预,阻止了这一决定。
洪学智再次找到了那位老兵,并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他明确告诉老兵,仓库的处理决定完全错误,他绝对不会同意,并鼓励他继续安心工作,继续为部队做贡献。如果老兵在工作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直接来找他,保证得到解决。洪学智还特别表示,部队需要像他这样的老兵,具有责任心、敢于直言的勇气。老兵听后,感动得泪流满面,他知道,洪学智部长的到来,标志着后勤工作的改进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