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洛阳汉墓出土的汉尺,告诉你“身长九尺”的关羽,放现在有多高?
创始人
2025-09-16 16:02:09
0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被誉为“武圣”,其形象不仅仅在于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等一系列赫赫战功,也在于他身上的儒雅之气。经典诗句中提到:“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这句话深刻地总结了关羽的文武双全。他的武勇无需多言,而他的文才,则往往通过与刘备、张飞之间的对话得以展现。在这类对话中,关羽常显得风度翩翩,典雅谦和。

例如在剧中,刘备表达想与关羽、张飞结为生死兄弟时,关羽的话语中充满了忠诚和文采,然而这种高雅的语言让张飞有些摸不着头脑。看到大哥二哥严肃的表情,张飞最终也只能有些尴尬地连续回答:“俺也一样。”这段戏看似轻松,却很巧妙地揭示了张飞的直爽与关羽的文雅,也为后来两者之间的深厚友情埋下了伏笔。

然而,值得探讨的另一个问题是,关羽的“身长九尺”在今天到底相当于多高?如果按照明朝的度量标准,九尺就等同于2.8米。如此巨大的身高,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即使他真能达到这样的高度,身体负担与机能压力也会远超常人,身高过高反而可能会影响到战斗力。那么,关羽究竟有多高呢?通过一把洛阳出土的汉尺,我们或许可以揭开谜底。

古人常说“尺”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度量单位,很多人误以为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尺的长度就再没有变化。实际上,在不同历史时期,尺的长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考古学家对各朝代遗址的挖掘中,常常能发现一些古代的度量衡存在差异。例如,商朝时期的“一尺”,大约等于现如今的16.9厘米。若以这个标准来换算关羽的身高,那么这位武圣的实际身高竟然只有1.52米,这显然让所有喜爱关羽的《三国》粉丝难以接受。

然而,《汉书》中记载,自秦始皇开始统一度量衡后,尽管各朝继承了这一标准,汉朝在尺的具体长度上做了一些调整。汉代的尺大约是23至24厘米,而在洛阳出土的错金铁尺,其实际长度为23.2厘米。如果按照汉朝的度量标准来计算,关羽的身高应为2.08米,这与我们通常对他的想象相差无几。事实上,即便放在今天,身高超过两米的人也并不常见,关羽的身高无疑符合了“武圣”这一角色的高大形象。

那么,古人真的可能长到如此高吗?很多人对古代人类身高存在偏见,认为由于物资匮乏,古人的营养状况差,身高自然有限。这样的观点看似合理,但历史上,身高超常的古代人物并不鲜见。虽然生存条件艰苦,环境的确会对基因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会阻止一些天赋异禀的人展现出超凡的潜力。像关羽这样的武将,长期在军营与战场中锤炼身体,其体能和战斗力是无可置疑的。

与其纠结关羽究竟有多高,不如从他身上学习那种义薄云天的精神。在古代,是否拥有一副雄壮的身躯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伟大的唯一标准。比如三国时期的庞统,他被人评价为丑陋不堪,甚至刘备在初见庞统时,因为相貌而嫌弃了他。刘备只给庞统安排了一个县令的职位。然而,庞统不仅聪明过人,才华横溢,最终还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刘备立下赫赫战功。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外貌和身高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真正值得看重的是内在的品质和才智。

到了现代,尽管仍有一些人会以貌取人,但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眼界也逐渐开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内在的修养和品德。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应该把外貌放在次要位置,把德行放在首位,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才是他真正的魅力所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六...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设立“尚父庙”祭祀姜尚姜子牙时,以张良配享,另有十位名将从祀,其子唐肃宗李亨在上元元...
原创 因... #红颜劫:蔡姬的宿命转折 在历史的长河中,齐桓公与蔡姬的故事宛如一抹绚烂却又带着苦涩的色彩。 那一...
原创 宣... 赵姬与嫪毐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段充满戏剧性的篇章。公元前238年,这一年对于年仅十八岁的嬴政来说...
原创 晋...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因病去世,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天下,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暗流涌动的局势。早在16...
原创 晋... 晋文公四年(前633),晋文公重耳将晋国原有的二军扩充为上军、中军、下军三军,并设置将佐,实现了军政...
原创 聊... 当然,下面是对你提供的文章进行改写后的版本,保持原意不变,字数变化不大,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使内...
原创 皇...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皇帝这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都是众多权臣和帝王子孙争相追逐的目标。为了争夺一个皇位...
原创 谁...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两位权力人物的暗中较量令整个朝堂风云变幻,一位是大清朝的掌权者、权谋深重的慈禧太后...
原创 隋... 隋文帝废黜了嫡长子杨勇,立次子杨广为太子,这一历史事件成为了代价极其沉重的废太子事件之一。在隋文帝的...
原创 毛... 毛主席的博学多才一直为人称道,尤其他对书籍的热爱可见一斑,尤以《三国演义》为最。他对这本书的喜爱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