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淮海前线抱怨伤亡大,毛主席:要准备付出十万以上的伤亡
创始人
2025-09-16 15:02:38
0

淮海战役是粟裕军事生涯中的巅峰之作,也堪称他的代表作。然而,在具体的战斗过程中,粟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外界的质疑。就在关键时刻,毛主席发来了一封重要电报,为他解除了燃眉之急。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呢?

事情发生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中。淮海决战为何首先要集中火力打击黄百韬?原因在于他是一个杂牌军出身的将领,非蒋介石嫡系,属于“柿子先捡软的捏”的战术选择。尽管如此,黄百韬依然是一名难以对付的对手。

黄百韬性格非常顽固,对蒋介石极为忠诚,作战风格异常坚决,早已做好了死守到底的准备。他像困兽一样拼死抵抗,导致华东野战军的攻势进展缓慢,弹药消耗巨大。面对这种形势,粟裕不得不向军委紧急求援,请求调拨更多的炮弹、炸药和粮食补给。

战场上的形势犹如一场激烈的乒乓球比赛,粟裕虽然遇到了阻力,却没有选择喊暂停。他反而召集各纵队首长召开紧急会议,细致分析敌情,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面对艰难的局面,粟裕果断调整了作战部署,决定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优先打击黄百韬兵团中相对较弱的部队。

然而,部队中有人开始抱怨伤亡过大,兵员补充又不及时,认为战斗难以继续下去。虽然粟裕被称为战神,但任何战斗都有一个过程,尤其是淮海战役这样旷日持久的大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结束。

粟裕反复强调,必须不怕苦、不怕难,坚决一鼓作气将黄百韬兵团吃掉。尽管如此,部队中仍存在畏难情绪。远在西柏坡的毛主席对整个战役了如指掌,他仿佛能看透粟裕当前所面临的重重困难。

毛主席对淮海战役高度关注,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虽然碾庄战斗进展不如预期,但他坚信粟裕一定能够击败黄百韬,胜利必然属于我们,只是时间和过程的问题。

毛主席亲自给粟裕发电报鼓劲,明确指示:“目前数日内必须集中力量,彻底解决黄百韬兵团全部,希望粟裕同志遵照元酉计划,集中优势兵力,逐步歼灭黄匪各军。”

既定的作战目标没有改变,毛主席最后还特别强调,这场战役是我南线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战,预计战斗时间可能长达两个月,伤亡将会超过十万,弹药和民工需求极大,要求华东局和中原局全力组织支援。

有人抱怨战斗拖得太久,毛主席则明确指出,要做好打两个月的充分准备。对于伤亡人数的忧虑,毛主席甚至预估了十万以上的伤亡数字,要求各方提前做好心理和物质准备。

以往的战争中,毛主席不仅关心敌军的消灭数量,更加关注我军自身的伤亡情况。他讲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比例,认为如果我军伤亡过大,战争就不够巧妙,可能会遭到批评。

但这一次,毛主席的态度有所不同,他在电报中明确表示,要准备承受十万以上的伤亡。那时华东野战军虽有损失,但远未达到这个数字。毛主席这番预估,实际上是为粟裕解围,给他撑腰。

显然,毛主席对前线情况十分了解,当前的困难在他看来都是正常的。粟裕的部署和指挥没有问题,他完全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军事方针。只要部队服从粟裕指挥,勇往直前,不顾任何顾虑,这场战役必将取得最终胜利。

有了毛主席的指示,部队的畏难情绪得以化解。粟裕终于松了口气,鼓足干劲,命令各纵队发起了对黄百韬兵团更为猛烈的新一轮攻势。最终,他们全歼了黄百韬兵团,赢得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大胜利。

这场胜利不仅归功于粟裕高超的指挥,也离不开前线将士们的英勇奋战,更离不开毛主席的支持和战略指导。整个淮海战役的胜利,始终有毛主席作为最高指挥者的坚强领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女乘客坐火车卧铺打伞遮隐私,1... 经视直播消息,近日,一则关于“火车卧铺下铺打伞遮隐私”的帖子引发热议。有网友建议卧铺区域是否可增设床...
赵秀军,被查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银行纪检监察组、山西省纪委监委9月17日消息:交通银行山西省分行党委委员、副...
5岁女童被废弃电线杆砸中身亡,...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9月15日,刘先生发布视频称,自己5岁的女儿被电线杆砸到,送医抢救无效,宣告死...
48∶47!美联储理事提名通过...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周扬】当地时间9月15日晚,美国参议院以48票赞成、47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斯...
女子卖房救重病网恋男友,发现他... 江苏的小丽几年前网上认识了男子王某,两人见面后确定恋爱关系。一段时间后,王某谎称患脑瘤需大额医药费,...
六小龄童回应“烦死了”表情包:... 老版《西游记》不仅是好几代人的童年回忆,更是让网友“常看常新”的经典电视剧,很多网友还将孙悟空在剧中...
小鹏汇天回应长春“飞行汽车相撞... 9月16日下午,在长春航空展现场发生一起引人关注的“飞行汽车相撞”,两架小鹏汇天eVTOL(电动垂直...
福建舰抵达南海,各国目光聚焦,... 最近,福建舰的消息几乎成了热搜的常客,它这艘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电磁弹射航母正悄然驶入南海。这不仅仅是...
上海天气马上大转折!下午大到暴... 热“疯”了,上海又热出新纪录!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上海昨天(9月16日)全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在3...
原创 欧... 在俄罗斯欧洲腹地,有片黄皮肤黑眼睛人的聚居地,当地人管中国叫 “老家”,虽身处欧陆,却坚守藏传佛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