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60岁吴起回国奔丧后随即被杀,楚肃王:族灭射死吴起的70余家贵族
创始人
2025-09-15 17:31:18
0

公元前381年秋,楚悼王熊疑的灵柩停放在郢都的王宫内,昏黄的烛光在空旷的灵堂内摇曳,映照出一片死寂。在这片寂静之中,70余家楚国旧贵族的私兵悄悄集结,犹如黑夜中的猎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风尘仆仆的吴起刚从前线归来,刚一踏入灵堂,箭雨便从暗处如暴风骤雨般倾泻而至。数支箭矢穿透了他的身体,吴起踉跄着,拼命向楚王的遗体扑去。他用力将箭矢插入熊疑的尸身,并在瞬间发出愤怒的呐喊:“群臣作乱,戕害我王!”而此时,旧贵族们早已陷入血海之中,箭簇不仅击穿了吴起的身体,也将楚悼王的遗体射得如同刺猬一般。

这一夜,吴起以血肉为诱饵,激起了贵族们的愤怒,最终触犯了楚国铁律,“丽兵于王尸者,诛三族”。继位后的楚肃王熊臧顺势展开了对旧贵族的清洗,70余家贵族的血流成河,几近灭绝。

尽管吴起死于这场悲惨的风波,但他依然以最惨烈的方式,为自己的复仇铺平了道路。那么,楚国的贵族们为何会对吴起心生如此深仇呢?

卫国的孽债:从商贾之子到亡命之徒

战国初期,卫国的左氏城是中原的商贸枢纽,商队往来如织,金银财宝汇聚一堂,但这片繁荣的表象下,却暗藏着深刻的阶层固化。吴起出生在这个商贾世家,他的家族依靠贩卖商品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家资累万,堪称富甲一方。然而,吴起从小便对铜臭之气深恶痛绝,他憧憬着能进入官宦之家,立志要在功名上有所作为。

然而,在那个“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下,商人之子的身份就像一条沉重的枷锁,将吴起牢牢限制在权力的阶梯之外。即便他倾尽家产结交权贵,却始终遭到贵族的轻视和戏弄。贵族们以血脉为屏障,以礼仪为武器,毫不掩饰地嘲笑吴起的野心。面对这种屈辱,吴起选择了用暴力来回应。在一个充满怒火的夜晚,他斩杀了三十多名嘲讽自己的人。这一场血腥屠杀,不仅是吴起个人的复仇,更是对旧有社会秩序的挑战。

鲜血浸透了左氏城的街道,而这场暴力行动宣告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礼乐崩坏的时代,唯有暴力能撕裂社会的阶层壁垒。吴起在这一场杀戮后逃亡至鲁国,投奔儒生曾申的门下。虽然他心底依然抱着改变命运的梦想,试图通过儒学这一阶梯接近士族,但不久后,他的母亲去世,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他陷入了两难之地。

若回乡守孝,他将不得不放弃在士族圈内立足的机会;而若滞留鲁国,则会被视为“不孝”的人,失去他自己在鲁国士林中的任何立足之地。吴起最终选择了装作不知,表面上冷酷无情,眼里不容忍任何瑕疵。曾申在看穿了他的选择后,毫不犹豫地将他赶出了学堂,这段师徒情谊彻底破裂。

儒家的仁义在战国纷争的硝烟中显得苍白无力,这使得吴起迅速转向兵家学说,开始研习杀伐之道。兵法的冷酷和他自身的暴戾天性不谋而合,这也为他未来的崛起铺平了道路。经过数年的波折,他终于在兵法领域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开始小有声誉。

三年后,吴起终于如愿以偿,凭借精湛的兵法技巧,成为了鲁国的重要将领。公元前412年,齐国攻伐鲁国,齐军压境,鲁国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这时,鲁国大夫公仪休力荐吴起为主将,虽然吴起具备扭转局势的军事才能,但他齐人妻子的身份成为了最大的隐患。

为了打破这一困境,吴起在痛苦的抉择中,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他亲手斩杀了自己的妻子,用她的头颅作为军权的交换。此举虽为人所诟病,但也为他赢得了主帅的身份。然而,这一剑斩断了他的最后一丝人性,留下的只有冷酷的野心和不择手段的权力欲望。

不久后,吴起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成功使用疑兵疲敌的策略,带领鲁军击败了齐军,力挽狂澜。这场战斗不仅为鲁国赢得了喘息之机,也让吴起的名字在列国间传扬开来。

然而,功高震主的吴起最终还是遭到了权臣们的排挤。齐国的离间计以及鲁国新君的猜忌,最终导致吴起被罢免兵权,重新沦为弃子。无奈之下,他带着血染的剑,投向了魏国,开始了新的征程。

河西战神:魏武卒与阴晋奇迹

魏国的魏文侯魏斯,以其独特的人才选用方式在当时赫赫有名。他不顾吴起“杀妻背孝”的恶名,坚决任命吴起为河西守,将防线设在了秦国的威胁之地。吴起不负众望,迅速夺回了河西五城,将秦军逼退到函谷关以西。

接着,他在河西展开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职业化的军队——魏武卒。魏武卒的诞生彻底改变了贵族传统的战车时代。士兵们身披重甲,头戴铁盔,即便是日行百里,也能依旧战斗不止。他们的存在不仅为魏国奠定了强大的军事基础,也为后来的军制发展提供了借鉴。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率领50万大军欲夺回河西,而吴起仅率领5万魏武卒迎战。吴起巧妙地使用了假败引敌深入的战术,在阴晋山谷中设下埋伏,将秦军引入了陷阱。当秦军疲惫不堪时,魏武卒冲锋而上,凭借着长戟和重甲的优势,击溃了秦军。此战,吴起斩杀秦军十万,彻底将“吴起”二字刻入了秦国的噩梦中。

然而,功高震主的吴起再度陷入了权力的漩涡。在魏文侯去世后,年幼的魏武侯魏击继位,吴起的权力遭到了新政府的忌惮。通过“公主试忠”的计策,吴起被迫断绝了与魏国君臣的信任关系,最终被迫离开魏国,投奔了楚国。

楚悼王与吴起:孤臣与明君的生死同盟

在楚国,吴起看到的已经是他最后的舞台。熊疑继位时,楚国已经步入了衰败的边缘,贵族割据,财政空虚,军备松懈。吴起的到来,为楚悼王带来了复兴的希望。公元前386年,吴起被任命为楚国的令尹,并开始推行一系列激烈的改革,直指楚国的弊端——贵族特权。

他废除了贵族的世袭制,以选拔人才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世袭官职,削减冗员,移除旧贵族的特权,并通过迁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涉毒艺人苏永康将在温州办演唱会... 极目新闻记者 郭奕 艺人苏永康将于10月初在浙江温州举办演唱会,因其曾有涉毒历史,有网友向温州当地相...
2025年河北福嫂家政师资技能... 2025年河北福嫂家政师资技能交流竞赛比赛现场。河北省人社厅供图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刘澜澜...
张予曦自曝被私生跟踪几个月:再... 搜狐娱乐讯 9月15日,张予曦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被私生跟踪了几个月,她表示已经拍下了车牌,“再有下...
于东来回应“罗永浩劝他不要搅浑... 极目新闻记者 郭迩 9月15日下午3时51分,针对罗永浩与西贝之间的论战,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再度发声...
原创 安... 奸佞权臣李林甫登上宰相宝座后,为了排除异己,专门提拔了安禄山。正是在他的庇护和扶持下,安禄山逐步升任...
深化政治整训 永葆政治本色 系... 靳照文/摄 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鲜明提出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十个明确”,其中“政治建军是...
原创 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春秋时期范蠡在对越王勾践的劝谏中所说的话。此后,越王勾践果然...
文弱书生与现代“困男” 在中国的语境里,书生之见与妇孺之见其实没有明显的区别,无论是庙堂之上的辩论,还是街头巷尾的人头攒动,...
文旅新探丨辽上京遗址:感受“文...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9日电 题:辽上京遗址:感受“文化交融”基因流传千年 新华社记者勿日汗、彭源 炎...
原创 蜀... 三国时的蜀汉,虽然知名度响亮,但不要说和西汉、东汉两大帝国相比,就是和同时代的曹魏、东吴相比,综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