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皇太极将国号更改为“清”以来,延续了276年,直至1911年大清王朝的崩溃,如今这一段历史已完全沉寂。但这并未消除许多人对清朝的“痛恨之情”,反而使得清朝的影子在美国民众间持久盘桓,难以挥去。
“列强无不怀念我大清”似乎不仅是戏谑之词,而“列强正在逐渐演变为大清”的主张也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 “新清史”的隐秘动机
至今,大多数中国人仍对清朝抱有深深的厌恶,批评声从未停歇,而痛骂清朝的角度也层出不穷。这自然与清朝在我国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割让大片国土、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甚至使中国差点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清朝同时也充当了外国侵略者的“助纣为虐”。网络上常有人调侃道,在中华历史的五千年长河中,四千余年的“列强史”仅被一笔带过,而清朝末年至今百余年的历史则被细分为“上下两册”,这一现象清晰地反映了国人对清朝历史的“耿耿于怀”。
尽管大清已亡于百余年前,除了仍心怀“满洲复国梦”的遗老遗少,大多数国人并不希望大清复生,甚至希望其彻底消亡。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清朝的灵魂仍在美国社会中游荡。美国学者们的关心与研究,似乎使得“列强无不怀念我大清”不仅仅是一句轻佻的玩笑。
这种现象一方面表现为部分美国学者坚持不懈地对清朝历史进行研究,并衍生出一种被称为“新清史”的理论,意图以错误的历史观去否定中国的历史,试图对我国的版图进行切割。那么“新清史”究竟是什么呢?它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其思想根源则源自于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日本人提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观点,认为中国的疆域仅限于长城以南的中原和南方,其他地区皆不应视为中国领土。因此,他们主张,自明朝被满洲灭亡后,中国便已“亡”。日本进一步提出“元清非中国论”,意图深刻影响对清朝的看法,动摇中国的稳定性,并乘机征服整个中国。
这一思潮深深影响了部分美国学者,如罗友枝和欧立德等,他们认为清朝不能算作“真正的中国”,而应该被定义为“内亚国家”,同时将蒙古、新疆、西藏视为其构成之内,认为这些地方并非真正的“中国”,以此推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分裂,煽动内部分裂和民族矛盾。
与此同时,美国也试图借助“新清史”去削弱中国的统一,声称清朝所施行的对新疆、西藏、台湾、蒙古和东三省的统治是一种“殖民行为”。这种论调显然是根本荒唐的,因为这些地区本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何谈“殖民统治”?在清朝时期,中国才真正是“被殖民”的一方,难道还有“殖民他国”的说法?实际上,美国如此表态,意在为其干涉中国内政提供“合理化”借口,从而推动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的“独立运动”。
· 美国“追债”的荒谬
此外,大清朝在美国依然阴魂不散的原因,还包括部分美国人手中珍藏的清政府和民国政府所发行的债券。这些“债权人”试图向新中国索要债务,不仅要求偿还本金,还附加高额利息。而在2019年,彭博社曾报道,田纳西州的农场主比安卡联合了一些债权人集体向中国“讨债”,他们坚持认为这些债券的价值“高达数千亿”,并以利息和通货膨胀计算出,新中国需还款的金额几乎与中国所持的美债相当。
尽管这一事件引发外界的嘲笑,但因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接见了其中一名债权人的举动,使得这些债权人更坚定地认为,要求新中国偿还大清国的债务是“理所应当”的。然而,这些债券究竟是什么性质?简单来说,1911年清政府为了修建湖广铁路方便调兵,与美国、德国等四家银行借款600万英镑,后由这些银行以清政府的名义发行了“湖广铁路债券”,引发不少外国人购买。
然而,武昌起义的爆发使得清政府未能如期偿还这些债务,一系列变化后,清朝灭亡,债券自然也无人负责偿还。而早在1979年,共有300多名持有湖广债券的美国公民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国连本带利偿还一亿多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湖广铁路的借款是在帝国主义压力下产生的恶债,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宣布废除历史上所有不平等条约,拒绝继承恶债。更何况,该湖广债券在1951年时便已经到期,所谓的债权早已成为了毫无价值的废纸,除了少许纪念意义,不能为其定价。
然而,美国却凭借自身实力强大,竟然受理了此案,并让中国成为被告,给我国外交部长发出传票,要求新中国出庭接受审理,否则就“缺席判决”。对此,中国自然未予接受,声明享有主权豁免,拒绝承认任何外国法院的裁决。1982年,美国法院果然做出了“缺席判决”,要求中国政府赔偿原告4130多万美元的本金和利息,甚至威胁如果不还钱就要强行扣押在美的中国财产。经过数年的抗争,美国最高法院最终裁定美国阿拉巴马法院无权审理此案,并终止了判决,然而这些“债权人”显然并未打消念头,这才有了2019年他们横空出现,甚至提出要求中国偿还数万亿的恶行。
从某种层面上看,大清在美国“阴魂不散”似乎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毕竟数万亿确实是一个令人瞠目的天文数字,即使无法如愿,他们期待还能拿到几千万或几百万的机会,这无疑会引得一批又一批的美国人为之追逐,幻想着清朝的“复生”。
· 列强的变迁
其实,仔细观察,我们能够发现“列强无不怀念大清”的背后,怀念的根本并非是“大清”本身,而是那个任由他国宰割,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百余年前,西方国家在富饶中国榨取的利润,如今让他们对“大清”的怀念变得愈加深厚,以至于希望它能够东山再起。
然而,他们的期待注定会落空,当前的新中国正朝着强盛的方向迈进,超越美国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设想纵使“大清”真能复生,恐怕最终也只会是在美国的舞台上复兴,毕竟,如今的美国在某些方面已表现出“大清的影子”。
例如,从毒品问题来看,毒品对中国人而言是深恶痛绝的,因为我们经历过这种痛苦。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弥漫毒品,近乎摧毁了整个国家与民族,有历史学家认为晚清时期我国的吸毒者约有800万,而这对4亿大清帝国的影响可想而知。根据比例,在那个时段中国的吸毒者大约占人口的2%,而如今,美国的吸毒人数已达到总人口的12%。
数据显示,在美国推进大麻合法化的过程中,吸毒人数以每年近10%的速度激增,目前已有大约3800万美国人曾吸食过大麻或其他毒品,占据了总人口的12%。更有甚者,现今美国不仅在推动大麻合法化,其他毒品也开始走向合法化的潮流,比如俄勒冈州已允许持有少量可卡因和海洛因,并出现专门为“安全合法”注射毒品设立的场所,这一情况与清末的“烟馆”颇有相似之处。
虽然美国曾试图打击毒品犯罪,但在与墨西哥漫长的边界上,毒品流入难以防范,禁毒战斗数十年成效甚微,最终美国甚至选择了合法化毒品,以此解决毒品的违法问题,增加财政收入,这一举措表面上看似“利多”的背后,惹人深思的是,难道美国的未来不正以“大清”为鉴,逐步走向覆亡?
这种境况就如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性解放”运动,起初并未显露负面影响,但如今未成年女性怀孕的现象日益严重,这同样是一种社会的“倒退”。因此,继续如此发展下去,美国的衰落真是可预见的未来。
从我们的视角来看,“大清朝”在美国复活与我们并无太大关联,我们所要做的,是确保“新清史”没有立足之地,确保清朝的阴影不会在祖国复生,这样我们才能持续踏上民族复兴的光明大道。
大清朝?就静静地留在历史的扉页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