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年的德国为什么一定要与英国为敌?
创始人
2025-09-15 16:01:36
0

20世纪的人类最大悲剧,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事件(或许没有之一),无疑是由德国主导的两次世界大战。这场惨烈的灾难,导致近八千万人的生命逝去,成千上万的平方公里土地化为废墟,欧洲的辉煌不再,世界各地也在巨大的战争创伤中喘息。两次空前绝后的大战,虽然由多个因素引发,但其根本原因可归结为一点:德国未能妥善处理与英国的关系。

从经济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德国其实不必与英国为敌。我们可以轻松列举出许多理由,证明英德两国之间原本应该是互利共赢、合作共存的伙伴关系。可惜,历史的发展并非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爆发在由英国主导的协约国与德国领导的同盟国之间。由于这场战争并未给出决定性的结局,双方休战二十年后,再次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某种意义上说,1914年至1945年实际上是一次漫长战争的上下半场,而最终的结局是德国被彻底摧毁,英国深受重创,而美国与苏联则崭露头角,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德国要与英国为敌?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问:“为何英国没有与德国建立良好的关系?”然而,主动权掌握在德国手中,因为英国一直秉持着“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它并不偏袒任何国家,也不会无缘无故与任何国家为敌。从史料的角度来看,这一切的根源都可以归咎于德国,尤其是威廉二世皇帝及其容克地主集团缺乏政治智慧。德国原本可以成为世界和平的坚实支柱,却被腐朽的旧普鲁士势力所绑架,最终将自己变成了军国主义的象征。这一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却因为种种错误的决策和过时的思想,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灾难。

简言之,19世纪后期的德国是一个深陷内部分裂的国家。位于莱茵河畔的工业区,弥漫着烟囱的浓烟,周围汇聚了庞大的现代资产阶级,代表了德国文明、开放与进步的一面;而位于东部的广阔平原上,大型庄园林立,围绕农业生产组织起来的古老容克地主阶级,则是德国保守、封建、野蛮的一面。前者主导了德国的城市生活,而后者却牢牢把控着国家的权力。德意志帝国的军队,几乎完全由普鲁士陆军(加上一些南德小邦的军队)组成,几乎所有的德军总参谋长与高级将领都来自容克阶层,包括著名的俾斯麦和毛奇。虽然容克阶层在德国的经济与文化上几乎没有贡献,但他们的优势在于强大的军事实力。

因此,接下来德国的未来发展,实际上取决于两个方面的选择:一个是经济选择,另一个是外交选择。德国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俾斯麦当时一手促成了所谓的“钢铁与黑麦联姻”,即通过贸易保护同时支持农业与工业发展。这一政策最初受到工业家们的支持,但到了1890年代,人们逐渐看清了现实:“联姻”实际上主要是为了保护黑麦产业,因为没有关税保护,德国的黑麦将面临灭顶之灾;而对钢铁的保护已变得不再重要,因为德国的钢铁在世界上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即便没有保护措施,德国钢铁也不会受到影响。

1902年,德国对进口黑麦征收高额关税,每100公斤需缴纳5到7马克,对进口猪肉的关税更是高达每100公斤45马克。这些沉重的关税使得容克地主得以保持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尚武”精神。然而,德国的工人阶级自然对此政策反感,因为这些关税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成本。作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远不如美国和英国的普通民众。德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因此进一步加剧,而这一切的最终结果就是——战争。

俾斯麦曾反复强调,德国已经达到了天然的边界,不需要再通过扩张来增加领土,也不需要建立殖民帝国。从实际利益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成立,但从民族自豪感以及转移内部社会矛盾的角度来看,外部扩张确实成为了一个能快速团结德意志民族的捷径。通过强调国际矛盾,聚焦外部敌人,帝国的内部矛盾才能被抑制。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国内正处于整合最迅速的阶段,甚至连最为独立的小邦国也实现了与帝国的一体化。在对俄国和法国宣战时,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几乎全票通过,连左翼党派也普遍支持战争。

这一切的背后逻辑其实很简单:不断制造战争威胁,是德意志帝国能够存活到1914年的原因;而错误的战争选择,则是其在1918年崩溃的主要原因。如果可以重来一次,威廉二世及其代表的容克地主恐怕也别无选择——打仗可能会失去很多,但不打仗,他们将可能一无所有。丘吉尔曾疑惑,为什么德国要冒着激怒英国的风险,建造如此多的战列舰(这些舰艇对英国毫无威胁)?其实,这些战列舰并不是用来与英国海军对抗的,而是用来凝聚德国民心的工具。

最后,德意志帝国对英美所代表的“西方”体制和文化的敌视,很可能成为其输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根稻草。容克地主的思维方式无疑是西方世界中最为保守和腐朽的,这也是威廉二世常常标榜自己“要成为反对西方的东方领导人”的原因所在。现代西方的大多数价值观、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要么源自英国,要么源自法国。因此,容克地主主导的德意志帝国,注定要敌视西方。这也意味着,德国无法赢得世界上战争潜力最大的国家——美国的支持。

从整体上看,1914至1918年的悲剧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钢铁与黑麦的联姻”本应结束,德国的海军竞赛毫无意义,德国根本不需要对外扩张,认定自己为反西方的“东方领导者”更是愚蠢的选择。如果这一切冒险符合谁的利益,那无疑是容克地主的利益。这一小撮以“尚武精神”为核心竞争力的古老封建阶层,绑架了日益发展的德国,迫使其走上了本可以避免的道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却进去了。

如今,容克阶层已经消失。从1945年起,容克的存在彻底被苏军的铁犁和盟军的经济改革摧毁,他们的庄园和尚武传统也被埋葬在东线战场的血海中。尽管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为一个阶层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考虑到德国人民为此付出的惨痛代价,我们不难理解:一切都是有后果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价又跌了!瑞银却上调明年年中... 继前一日站上4100美元后,现货黄金价格又回归下跌通道。 11月21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一度下跌1%...
共获94金77银71铜!广东体... 11月21日晚,十五运会将在深圳落下帷幕。十五运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运动会,且史上规模...
永远的“明日之星”,印度光辉战... 11月21日,一架印度光辉战斗机在阿联酋航展上表演时坠毁。光辉战斗机是印度自主研发的单发、多用途第四...
陶瓷行业品质标杆 陶瓷行业品质标杆:新锦成集团 引言 在竞争激烈的陶瓷行业中,品质是企业立足的根本。新锦成集团凭借其...
原创 他...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通过张飞之口讽刺吕布为“三姓家奴”,指他反复无常。其实,在动荡的乱世中,每个人...
3年筑基,艺术外滩蔚然成风 昨天(21日),艺术外滩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全体成员大会在外滩FTC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艺术共生·携手...
富士达(920640)明确“十...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19日通过全景网举行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业绩说明会,...
原创 假...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发动了著名的“蓝玉案”,并残忍地将开国名将蓝玉杀害。蓝玉曾是朱...
原创 如... 赵云和马超,作为蜀汉的五虎上将,都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猛将。然而,二人从未真正交过手,因此无法直接判...
原创 如... 街头咖啡馆里,年轻人刷着招聘软件;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悄然回落;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这些场景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