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抛出了一颗引爆舆论的“重磅炸弹”。他说,希特勒原本并不打算进行犹太人大屠杀,所谓的屠杀计划其实是巴勒斯坦领袖、耶路撒冷的大穆夫提哈吉·阿明·侯赛尼提出的。这个论断一出,立刻引起了全球范围的轰动,历史学者急忙澄清,政界纷纷震惊,甚至普通民众也觉得这个说法太荒唐,难以接受。
要理解内塔尼亚胡的这番言论,我们必须先回顾希特勒与纳粹德国的背景。希特勒生于1889年,来自奥地利,年轻时并不顺利,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战后的德国深陷经济危机,民众的生活困苦不堪,希特勒抓住了时局,通过煽动性演讲和激进的民族主义思想,逐渐爬上了政治舞台。1933年,他成为德国总理,并从此掌握了纳粹政权。
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视由来已久,这种敌意远早于他掌权。早在1925年,他便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大肆宣扬对犹太人的憎恶,称他们为“寄生虫”,是导致德国一切问题的根源。上台后,希特勒立即采取行动,实施种种歧视政策。1935年,他通过了《纽伦堡法案》,将犹太人剥夺了公民身份,并禁止他们与“雅利安人”通婚。1938年的“水晶之夜”暴力事件,更是将纳粹政府对犹太人的敌意推向极致,暴徒肆意破坏犹太商铺、焚烧犹太教堂,并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送进集中营。此时,二战才刚刚爆发,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态度已经毫不掩饰:不仅仅是歧视,更是要让他们从德国消失。
然而,早期纳粹的政策侧重于“驱逐”而非“灭绝”。他们希望将犹太人赶出德国。比如,1938年举办的“埃维昂会议”,德国与其他国家讨论如何安置犹太难民,但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接收这些犹太人。直到1939年,希特勒在国会演讲时明确提出,如果世界大战爆发,犹太人将被彻底消灭。显然,这种言辞充满了威胁,也反映了他心中已悄然萌生的灭绝犹太人的念头。
1941年,德国侵略苏联,局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纳粹政府组织了“特别行动队”,专门在东欧大规模屠杀犹太人。1942年1月的“万湖会议”上,纳粹高层决定实施“最终解决方案”,即大规模消灭欧洲的犹太人。这项计划显然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积累多年的种族仇恨和政策推进的结果。至二战结束时,约有600万犹太人在纳粹的集中营、毒气室和枪下丧命,这一切构成了令人痛心的“大屠杀”。
2015年10月20日,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上再次引发争议。他在演讲中提到,希特勒并未一开始就打算灭绝犹太人,只是希望将他们驱逐出去。然后他说,巴勒斯坦领袖侯赛尼跑去找希特勒,并劝他:“如果你把犹太人赶走,他们都会跑到我这儿来。”希特勒问:“那我该怎么办?”侯赛尼回答:“把他们烧了。”这一番话,表面上看似是在为希特勒“辩解”,将大屠杀的责任推给了侯赛尼。
这个论断的背景其实并不单纯。当时,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冲突不断。内塔尼亚胡显然有政治动机,他试图通过抹黑巴勒斯坦领导层的历史形象,为以色列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甚至为自己的立场加分。侯赛尼是谁呢?他是20世纪初巴勒斯坦的政治与宗教领袖。1921年,他被英国任命为耶路撒冷的大穆夫提。作为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侯赛尼强烈反对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也反对英国为犹太人建立家园的政策。在二战期间,侯赛尼曾前往德国,寻求纳粹的支持,以期借助德国的力量驱逐英国及犹太人。尽管他确实在1941年11月与希特勒会面,但此时的大屠杀已经开始,远非“提议”之事。
内塔尼亚胡的这番言论一经传播,立刻成为国际媒体的头条新闻。很多人认为他是在为政治斗争编造历史,将希特勒的责任推到巴勒斯坦领导人身上。然而,内塔尼亚胡在事后澄清,表示自己并无意为希特勒开脱,只是想强调巴勒斯坦领导层在反犹方面的历史。尽管如此,这番话已经激起了轩然大波,事态愈加复杂。
那么,内塔尼亚胡的说法究竟靠谱吗?我们不妨从历史证据来看。首先,希特勒何时决定实施大屠杀?可以明确的是,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并非一朝一夕,早期的策略是排挤和驱逐。1939年,他就曾公开威胁,如果战争爆发,犹太人必将被消灭。然而,从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开始,屠杀进入了真正的实施阶段。特别行动队跟随德军进入东欧,逐一清洗犹太人,到1941年年底,已杀害超过50万人。这时,集中营的建设尚未完全完成,但杀戮机器已经启动。到1942年的万湖会议,屠杀计划已经被正式确定并扩展到大规模使用毒气室。因此,内塔尼亚胡所说的“希特勒只想赶人”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
至于侯赛尼的角色,他确实在战争期间与纳粹合作,进行过反犹宣传,甚至协助纳粹招募穆斯林士兵。然而,是否能归咎于侯赛尼“鼓动”希特勒实施大屠杀,这一点则过于夸大。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侯赛尼更多是作为一个合作者,而非大屠杀的“主谋”。“最终解决方案”完全是希特勒和纳粹高层的产物,侯赛尼只能算作一个配角,无法对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内塔尼亚胡的说法并没有历史证据支持。希特勒的杀意早在1941年就已经明了,而侯赛尼并未“教唆”希特勒做出决定。
内塔尼亚胡这番话一出,立刻引发了广泛的批评。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的首席历史学家迪娜·波拉特表示,虽然侯赛尼支持大屠杀,但他并未提出“烧死犹太人”的建议。而德国历史学家沃尔夫冈·席勒更是直言:“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希特勒的责任无法推卸。”
政坛反应也极为激烈。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批评内塔尼亚胡“以历史为武器,煽动仇恨”,德国总理默克尔迅速声明:“大屠杀是我们德国的责任,不能把责任推给其他人。”甚至以色列国内也出现了反对声音,反对党领袖赫尔佐格直言:“这种历史歪曲太危险,必须收回。”
民众的反应更加直接。有网友讽刺道:“希特勒没主意,得靠侯赛尼出点子?这剧本也太扯了吧!”还有人愤怒表示:“600万人的命,不能随便被拿来编故事。”
面对如潮的批评,内塔尼亚胡终于出来灭火,声称自己并无意为希特勒开脱,而是想揭露侯赛尼的反犹立场。然而,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