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是梁山泊的首领,拥有107位忠诚的兄弟。随着梁山日益壮大,朝廷将其视为一大隐患,派遣军队进行征讨。梁山兵力强大,英杰辈出,多次击败朝廷的军队,令朝廷心烦意乱。最终,朝廷转变策略,决定通过诏安的方式来收服梁山。为了确保梁山兄弟的前途得以保障,宋江决定率领梁山好汉接受朝廷的诏安,谋求洗清过往的罪名。
然而,诏安后的朝廷并未将宋江等人视作自己人,反而视他们为潜在的威胁,秘密设下“反贼打反贼”的计划,命令宋江带领梁山军队去剿灭其他反贼,如田虎、王庆、方腊等,目的就是让这些势力互相残杀,朝廷可以坐享其成。宋江带领梁山兄弟不断征战,为大宋立下赫赫战功,成功摧毁了田虎、王庆、方腊等反叛力量,获得了无数荣誉。
但宋江并未意识到“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随着田虎、王庆、方腊等势力被消灭,宋江失去了继续为朝廷效力的价值,最终被朝廷中的权臣毒死。宋江死后,梁山的107位兄弟究竟何去何从?为何没有人为他复仇?
一、征讨方腊前,六位兄弟离开梁山
在宋江率领梁山兄弟征战的过程中,六位兄弟选择了离开。他们分别是公孙胜、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坚、萧让和乐和。公孙胜是一位道士,在帮助宋江平定淮西后,他根据师傅罗真人的嘱托,“逢幽而止,遇汴而还”,决定回到二仙山。安道全是一位神医,皇甫端是位养马能手,金大坚则是一名金石雕刻家,他们被宋徽宗召入朝廷,受命为国效力。乐和擅长乐器和歌唱,被王都尉召入,成为王府的乐师。萧让则是书法大家,受蔡京的邀请,留在朝廷继续从事书法工作。
二、征讨方腊期间,五十九位兄弟战死
梁山征讨方腊的过程中,牺牲了五十九位兄弟,许多英勇的好汉死于方腊手下大将之手。石宝,方腊麾下的南离大将军,杀死了梁山的索超、邓飞、鲍旭、马麟和燕顺等人。王寅,方腊的兵部尚书,击败了梁山的单廷圭、魏定国、李云和石勇。方杰,方腊的侄子,亲手斩杀了梁山五虎将之一的霹雳火秦明。神射手庞万春则用弓箭射杀了梁山的史进、欧鹏、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等人。方腊的四大元帅之一的司行方,击败了梁山的雷横。法术高强的郑彪用法术打死了扈三娘、王英夫妇。飞刀高手杜微则使用飞刀杀死了郁保四和孙二娘。张近仁,方腊麾下的润州统制,亲手杀死了韩滔。白钦,方腊的亲军正指挥使,致使吕方丧命。其他的梁山好汉,如解珍、解宝,因掉入悬崖而死;张顺则被敌军射杀;还有许多兄弟死于乱军之中。
三、征讨方腊期间,十一位兄弟病逝
在长时间的征战中,梁山将士疲惫不堪,许多人因长期作战、受伤或水土不服等原因,身体状况堪忧,导致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有十一位兄弟因病去世。这些人包括杨志、林冲、杨雄、张横、穆弘、孔明、朱贵、朱富、杨林、白胜和时迁。
四、鲁智深圆寂
鲁智深,原是渭州小种经略相公的提辖官,因见义勇为打死恶霸镇关西后开始了逃亡生涯。机缘巧合之下,他在五台山出家为僧,并得到了师傅智真长老的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在征讨方腊期间,鲁智深捕获了夏侯成和方腊。征战结束后,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夜宿时,遭遇钱塘江涨潮,顿时悟透了师傅的偈语,感悟了人生的真谛,于是当晚圆寂。
五、五位兄弟主动离开
有五位梁山兄弟选择离开宋江,分别是武松、燕青、李俊、童威和童猛。武松在杭州六和寺出家为僧;燕青则与美丽的李师师一同离开,从此下落不明;李俊、童威和童猛则扬帆出海,最终建立了暹罗国,李俊甚至成为了暹罗国的国王。
六、三位兄弟遭毒杀,两位自杀
在征讨方腊后,朝廷对梁山兄弟的封赏并未能消除对他们的戒备,朝廷中的奸臣如蔡京、童贯和高俅等人在御酒中下毒,导致宋江和副首领卢俊义遭遇毒死。宋江临终前,深知李逵可能会因他之死起义复仇,他不忍李逵为自己造反,遂让李逵一同饮下毒酒。宋江死后,吴用和花荣深感悲痛,决定随宋江而去,双双上吊自杀。
七、十三位兄弟选择出家或回乡
一些梁山好汉选择了辞官出家或回到故乡安度晚年。戴宗、朱武和樊瑞三位兄弟选择了出家;阮小七、李应、杜兴、蔡京、蔡庆、穆春、宋清、顾大嫂、邹润、裴宣等十位兄弟则选择回乡过平凡生活。在宋江被杀后,他们已经没有了足够的权力和势力,无法为宋江复仇。
八、七位兄弟留在朝廷任职
有七位梁山好汉选择留在朝廷工作,他们分别是黄信、孙立、孙新、关胜、呼延灼、朱仝和凌振。关胜和呼延灼已经成为朝廷的高级将领,朱仝则凭借抗金立下赫赫战功,升任太平军节度使,拥有一定的兵力。尽管他们与宋江有些感情,但由于手中兵力有限且无法与朝廷抗衡,他们没有为宋江复仇的能力。
综合来看,尽管宋江有107位兄弟,但在他死后,许多人或战死,或病逝,或离开,或选择了辞官回乡。那些手握兵权的兄弟,为了自身的安危,也不敢轻易反抗朝廷,最终没有人能够为宋江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