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玛瑙搭配汉代司南翁仲
二、礼器为骨:王侯襟袖间的文明图腾
西玛搭配汉司南汉翁仲
一 汉玉司南:司南最早见于战国时期(《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天然磁石(磁铁矿)的指极性。磁石被琢磨为勺形(勺柄为S极),置于青铜底盘中心,静止时勺柄指南。
. 文化衍生物:玉司南佩
- 形制象征:汉代贵族将实用司南简化为工字形玉佩,顶端雕小勺象征方向,下端为盘,腰部穿孔可佩挂。
- 辟邪功能:司南佩与玉刚卯、玉翁仲并称“辟邪三宝”,寓意驱邪避凶、保持清醒(源于黄帝战蚩尤破迷雾的传说)。
二、翁仲:从历史人物到辟邪符号
1. 原型与传说
- 阮翁仲:秦朝猛将(越南裔),身高异于常人,镇守临洮威震匈奴。死后秦始皇铸其铜像立于咸阳宫,匈奴见像如见真人,不敢进犯。
- 名称演变:“翁仲”成为后世陵墓石像代称,初为宫殿铜人(“金狄”)。
2. 汉代玉翁仲的辟邪化
- 形制特点:
- 玉雕人像(高约3–5厘米),戴冠束腰,以“汉八刀”技法刻划(三刀刻眼口,呈倒品字形)。
- 穿孔独特:头顶至腰部“人”字形孔,悬挂时可直立。
- 社会意义:
- 镇墓守魂:帝王陵墓前置石翁仲震慑邪灵;
- 随身护符:平民佩玉翁仲求平安,呼应“厌胜”巫术文化(克制禁忌之物)。
三,二者在汉代文化中的交织:
- 司南从实用仪器转化为玉佩符号,反映汉代人将自然规律(地磁)神化为辟邪力量;
- 翁仲由历史武将演变为神格化守卫,体现“人死威存”的生死观。
- 玉司南佩与玉翁仲均为贵族专属(白玉制),刚卯材质按等级分玉、犀角、象牙,彰显身份。
收藏价值方面
一 汉代司南佩
文化价值:
科技与信仰融合的象征,原型为磁性指南工具,演变为辟邪玉饰,属汉代贵族专属“辟邪三宝”之一,寓意“指引方向、逢凶化吉”。
市场价值:
真品存世极少(多见于东汉高等级墓葬),拍卖价超百万元,如西泠拍卖会记录显示汉代司南佩组合成交价达数十万至百万级。
二 汉代玉翁仲
文化价值:
原型为秦将阮翁仲,以“汉八刀”技法雕琢,造型简练凌厉,象征“人死威存”,是汉代辟邪护身的核心玉器。
市场价值:
真品近乎绝迹,馆藏级无公开交易记录;拍卖市场中,单件汉代白玉翁仲成交价超10万元(如2009年北京中嘉拍卖103,040元),顶级品被视为无价之宝。
三 西周玛瑙珠(西玛)
文化价值:
西周贵族组佩核心(如“七璜连珠”),天然红玛瑙材质,纯手工锤打成形,象征权力与神权,承载三千年礼制文化。
市场价值:
原料绝迹,存世稀少,单颗顶级西玛管珠价格超10万元,被藏家视为“抗通胀硬资产”,完整组佩链价值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