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
常言道,皇室中的亲情早已被权力的争夺淹没,许多皇子因争夺皇位而毫不犹豫地亲手送兄弟上路。但事实上,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权力的强烈渴望之上。如果你对权力没有过多兴趣,只是渴望过一种安稳的生活,拥有一份小官职、享有些许财富,那么你不仅会安然无恙,甚至可以过得自在、无忧无虑。
唐朝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皇子,他从小对权力漠不关心,却意外地得到了两位皇帝的庇护。尽管他多次遭到贬职,死后也未能留下良好的名声,但他留下的却是一项世代流传的绝技,甚至被鲁迅誉为“国之瑰宝”。
在唐朝,众多的皇子们都在为皇位而拼尽全力,尤其是在唐朝初期,李世民通过铁血手段成功奪取了帝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李世民的皇位稳如泰山。李渊的众多儿子中,有不少与李世民的儿子年纪相仿,甚至与他同龄,因此对李世民的威胁也一直存在。
然而,在众多弟弟之中,却有一个人从未让李世民感到威胁,甚至李世民还把照顾他当作自己的责任,对他格外关照。这位皇子便是李渊最小的儿子、李治的叔叔——李元婴。
提到李元婴,或许许多人感到陌生。但如果说到滕王阁,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也曾有人疑惑,为何我国的滕王阁似乎有好几个?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作为滕王阁的建设者,李元婴曾在多个地方担任过官职,因此将滕王阁的名字带到了多个地方。
李元婴的个人经历,很大程度上受到李世民的影响。如果把“富二代”与“贵族继承人”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那么李元婴无疑是最顶尖的那一个。尽管身为皇子,李元婴的命运从一开始就与皇位绝缘。当李世民登基后,李元婴很早便意识到自己无缘继位,于是从小就放弃了继承皇位的念头,转而选择做一个不争不抢的王爷,安享生活。
古人讲究“长兄如父”,李世民深知自己作为长兄的责任,因此他在家庭中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弟们的重任,尤其是对于李元婴这个和自己儿子年纪相仿的小弟弟,李世民给予了特别的关照。这种呵护让李元婴的性格逐渐变得有些骄纵和任性。
李元婴成长过程中,沉迷于美色与财富,很早便沉溺其中,做过许多荒唐的事,虽然如此,他从未做过违法乱纪之事,也未曾滥用职权。李世民对他的过度宠爱,最多也只是训斥几句,甚至大臣们也不敢多说什么。日复一日,李元婴逐渐成为了唐朝最具争议的人物,大家都害怕他,但由于他并不以权力压迫平民,大家的怨气也只是隐而不发。
随着李元婴渐渐长大,李世民也意识到不能继续放任他下去,于是便给了他一个封号——滕王,让他前往山东的滕州,希望他在那里过一段平静的日子。以为“天高皇帝远”,李元婴是否会因此收敛?答案出乎意料——他在滕州放开了所有束缚。
来到滕州后的李元婴,第一件事竟不是安抚民众,而是为自己建造一座奢华的“豪宅”——滕王阁。滕王阁建成后,李元婴天天与美女们嬉游其中,成了当地的“谈资”,这种风头甚至传到了李世民耳中。
听闻此事,李世民大为震怒,将李元婴贬职至金州。然而,即使如此,李元婴依然我行我素,毫无悔改之意。此时的李世民已年老,难以再对李元婴进行有效的管理,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继续胡作非为。
在李治继位后,面对这个生活无节制的叔叔,李治也无可奈何。因为李元婴虽然私生活混乱,但并未触犯法律,李治也只能进行口头警告和降职处理。这些对李元婴的影响微乎其微,直到去世,他依然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
然而,李元婴真的是一无是处吗?其实不然。尽管他性格放纵,但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却极高,这一成就超出了李世民和李治的预料。
在古代,只有富贵人家才能接触到高等教育,李元婴作为皇子,当然也接受了最为专业的艺术教育,尤其是在绘画上,他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这也是他唯一留下的、被后人尊重的地方。
李元婴尤擅画蝴蝶,且在这一方面独树一帜。关于李元婴与蝴蝶的缘分,流传着一则有趣的民间故事。据说,他曾在湖中泛舟,看到一群美丽的蝴蝶飞舞,突然之间,灵感爆发,他立即提笔作画,将这美丽的景象定格在纸上。从此以后,蝴蝶成了他画作的灵感源泉,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画蝴蝶技巧,后人称之为“滕派蝶画”。其代表作《百蝶图》被誉为他绘画生涯的巅峰之作。
李元婴的蝴蝶画技艺不仅在皇室中传承,也逐渐流传到了民间。传说有一次,他在滕王阁中展出自己的蝴蝶画,正是通过这幅画,滕王阁中的一位幕僚突然领悟了其中的精髓,进而将其流传出去,最终保存到了民国时期。
这门技艺与《百蝶图》一直传承至清朝末年,并最终落入了没落贵族佟冠亚的手中。鲁迅曾与佟冠亚交情深厚,因此有幸见到这幅经典之作。鲁迅看到《百蝶图》时,感叹这幅画不仅是艺术的巅峰,更是国家的瑰宝。
佟冠亚凭借这幅《百蝶图》及其蝴蝶画技艺,在艺术圈中闯出了名堂,并获得了齐白石等大画家的认可。然而,最重要的是,佟冠亚的存在使得滕派蝶画得以得以延续,避免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
李元婴的一生,与政治无缘,且完全依靠自己的身份安享晚年。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实属罕见。或许正因为他心无旁骛,才能留下如此美丽的艺术珍品,无论是《百蝶图》还是滕王阁,都成了我国历史的瑰宝,值得后人珍藏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