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长江三角洲的沙嘴不断前移,出海口逐步向东扩展,旧有的沙嘴被海潮和江水冲刷出新的沙洲,这些沙洲陆地的出现,使得河道逐渐变窄。最初,这些新生的沙洲由于土地尚不稳固,极易受到江流和海潮的侵袭。而且,长江主流的不断变化,也使得一些沙洲面临被冲刷或坍塌的风险,这些地方的居民因此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威胁。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送别宠姬樊素的《长相思》中,写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宋代王安石在应招赴汴京的途中,经过瓜洲时也留下了名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天,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笔下的瓜洲古渡,仿佛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令人沉浸在那种典雅的江南风情中。
然而,那个历史上军事重地、文人咏唱的繁华瓜洲,到了清末,却因长江的浩瀚波涛而几乎消失殆尽。
1. 长江口的演变与瓜洲的诞生
大约在6000至5000年前,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变成了浅海、潟湖、沼泽以及滨海低地。在长江口,尤其是镇江和扬州一带,江水外缘呈喇叭状,而海浪的作用逐渐将江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三角湾。
公元前1世纪,长江三角湾北侧的沙嘴开始出现在扬州和泰兴一带,并逐渐扩展至如皋、李堡一线。沙嘴的前端一直延伸到如皋以东,形成了一个分流的古沙洲——扶海洲,这将长江主流分为南北两条水道。进入六朝时期,北岸线大致在今泰兴和如皋之间,沙嘴延伸至如东的掘港,称为“寥角嘴”。到唐代,江水外又涌现出了东洲和布洲,后两者合并为东布洲,并逐步与岸线合并,延伸至吕四。
清代雍正年间后,海门附近的沙洲开始并岸,最终直至光绪年间,启东群沙才完全并岸,长江三角洲的北岸轮廓才逐步定型。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口逐渐东进,沙洲合并接陆,旧有沙嘴的边缘逐渐收窄,主流道也不断发生变化,冲刷着原本阻塞水流的沙洲。扬州与镇江之间的水道,最初宽约40里,后随着沙洲的形成和合并,水道逐渐变窄,宽度缩小至20里。
最早形成的沙洲是北洲(即现在的沙头、李典),随后又出现了南洲(今头桥和镇江高桥)。瓜洲的形成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由海水与江流的交汇作用下,孕育出了这个重要的江南渡口。隋代以前,运河的入江口位于丹徒,江面宽达40里。后来,随着扬子江流沙的积聚,瓜洲逐渐形成了一个形状类似“瓜”字的陆地,并成为漕运的中转站。
2. 瓜洲的军事价值
在历史上,瓜洲曾是漕运的重地,也是古运河入江的门户。虽地处偏僻,但它的军事价值不可小觑,被誉为“江防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记载显示,瓜洲的城镇始于明代嘉靖年间。为了防范倭寇,当地政府在江岸修筑了坚固的城墙,长达543丈、高9尺、厚2丈1尺,成为周围防御的屏障。明代的瓜洲,被视为继镇江之后的“第二重门户”,其军事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进入清代,瓜洲依然是军事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江都县将瓜洲划分为六个“都”,并在城内设立了多个兵防部队,部署了上百名士兵进行驻守,确保这一重要关隘的安全。
3. 运河与古渡成就瓜洲的繁华
随着长江流沙不断淤积,扬州和京口(今镇江)之间的船只往来需要绕行瓜洲,增加了航程并加剧了航行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润州刺史齐瀚提议开凿一条直通扬州南瓜洲浦的新河,伊娄河长25里,这使得扬州与京口之间的船只航行不再需要绕行,大大缩短了航程,并减少了运费支出。
自此,瓜洲成为了大运河的出江口,不仅是长江与运河的交汇点,更是漕运的重要门户,承担着重要的盐运功能。南宋以后,随着瓜洲距离京口愈来愈近,甚至传言在瓜洲城楼上站着的人能和金山上的人隔江互相呼喊。《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宋时瓜洲至京口不过七八里”,显示出瓜洲的地理位置在交通上愈发重要。
进入明代,瓜洲不仅商贸繁盛,而且因运河的发达成为了江南的重要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商船。《嘉庆瓜洲志》详细记载了瓜洲作为大江南北交通枢纽的繁荣景象。大观楼、文昌桥等标志性建筑成为了瓜洲的象征。
古瓜洲的繁荣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比如,《水浒传》中张顺在瓜洲渡江的情节,《红楼梦》中妙玉与巧姐在瓜洲的遭遇,以及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沉箱的传说,都将这个地方的历史与文化深深镌刻在了中国文学的长河中。
4. 兴也长江,亡也长江:古瓜洲兴衰的宿命
随着江沙不断淤积,长江的主流逐渐改变,河道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瓜洲的地理位置也因此受到影响,江水的冲刷使得这一地区逐渐消失在长江中。
明末清初,长江中北新洲、礼记洲等江心洲逐渐形成,河流也开始向北迁移。到清道光初年(约1820年),江宽仅为七八里,江水开始直逼镇江的蒜山、北固山等地,金山、焦山等岛屿也被水流侵蚀。江水逐渐北徙,导致瓜洲地区的沙洲被不断冲刷,逐步沉没。
尽管多次进行修筑和加固,但到光绪元年(1875年),瓜洲的城池几乎完全陷入江中。与此同时,镇江一带的江岸逐渐淤积,金山等岛屿也逐步连接到江南岸,造成了长江流域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5. 新瓜洲
今天的瓜洲镇位于原瓜洲旧城以北约四里,属于扬州市邗江区。这座新城是在清末民国时期,随着古城居民的搬迁和重建而诞生。新瓜洲地处扬州与镇江的交界,辖区面积为16.02平方千米,人口约1.46万。
尽管古瓜洲的辉煌已成历史,但今天的新瓜洲依然充满活力。这里有渡口、桥梁、商贸和文化活动,与江南江北的交流仍然频繁。新瓜洲镇的建设也得到了大力推动,古渡公园、大观楼、润扬森林公园等文化遗址的恢复和维护为这个地方注入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