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玄宗之子奇葩的作死行为,犯下谋逆罪被宽宥,却非要顶嘴走绝路
创始人
2025-09-14 07:01:56
0

李珙的生平若非以其死状为人所知,恐怕谁都不会多加留意。若仅凭他那三十余年的平凡生涯来写,他的介绍甚至可以用二十字敷衍了事。他的一生,似乎在为他那悲惨而又荒诞的结局积攒流量。

大唐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军队已逼近渭河的便桥。刚刚登基一年的唐代宗,仿佛在继承祖父的经验时,却惊慌失措,毫不犹豫地逃往了陕州避难,冠以“巡幸”之名。这个局面,正如当年唐玄宗逃往成都时的情形。大唐的帝都陷入危机,而这一危机,也绝非唯一的一次。

唐代宗一逃,长安顿时陷入恐慌。官员们四散躲避,军队四处溃逃。眼看着大唐帝国摇摇欲坠,许多人认为,朝代更替已是时日不远。

然而,在这动荡之中,总有人看到了机会。王献忠,这位出身平凡的将军,似乎看准了这是自己展示才能、获取财富的良机。

王献忠本是负责护卫唐代宗巡幸陕州的羽林护卫,然而,他很快意识到,跟着一个风雨飘摇的皇帝,根本没有前途可言。这样的结论并非空穴来风。回想唐玄宗当年逃往蜀地后,唐肃宗自立为帝,得到了各方的支持。王献忠觉得,历史又一次将他推向了“唐肃宗”这一角色。于是,他决定效仿前辈,谋求自己的“翻身”机会。

他带着四百骑兵折回长安,直奔“十王宅”。这些王爷们尚未随代宗逃离,他计划将他们抓为人质,挑选出一位作为“唐肃宗”,胁迫他们组成新朝政府,与吐蕃进行和谈。

他选中的“唐肃宗”是李珙——唐玄宗的二十六子,年约三十七,虽然不显眼,却与唐代宗的年龄相仿。李珙本有过一次获得权力的机会。唐玄宗曾命令诸子各地任职,以便平定“安禄山之乱”,李珙被任命为武威郡都督,掌管西北重地。然而,这一任命还没来得及执行,唐玄宗便因太子李亨即位,导致李珙的机会化为泡影。

然而,命运再一次开了个大玩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李珙竟然被推到了“唐肃宗”的位置。只要他稍稍坐稳,便可登上龙椅,统治大唐。

当时,王献忠和他的随行队伍匆忙离开长安,向便桥进发。计划是只要能满足吐蕃的要求,立刻举行加冕仪式,若顺利,他们甚至能借吐蕃之力,除去唐代宗。

但就在他们出城不久,一件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他们的美梦。一个近七旬的老者出现在眼前。王献忠看到他,立刻下马磕头,仿佛遇到了大能之人。

这位老者,正是赫赫有名的郭子仪。

若了解郭子仪的人生,就会明白他一生的波澜壮阔。作为一个在战场上屡次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郭子仪不仅要与外敌厮杀,还要面对内忧外患、藩镇的纷争,甚至得应付宦官的猜疑和排挤。他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堪比最刺激的股市波动。

唐代宗即位后,不久便罢免了郭子仪的兵马副元帅职务,并将他派往给唐肃宗修皇陵。然而,洛阳再次沦陷后,唐代宗不得不召回他,起复其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郭子仪身边的兵马早已分散,仅剩下十几个随行人员。即使他请求增兵,依旧遭到阻止。

当吐蕃兵临长安时,唐代宗再次任命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却没有给他足够的兵力。郭子仪毫不气馁,决定凭一己之力再造大唐。他带着随行人员,直奔长安,与王献忠一行在城门口碰面。

面对郭子仪,王献忠感到如五雷轰顶,顿时胆气全无。郭子仪一看形势,心里明了,随即大声质问王献忠究竟想干什么。

王献忠被问得愣住了,无奈只得直言不讳,表示自己有意推翻唐代宗,重新立皇帝。他知道,若能得到郭子仪的支持,自己便能如虎添翼。

“如今社稷无主,令公身为元帅,废立一事不过一句话罢了。”王献忠自信地说道。

郭子仪却冷笑,心中暗想,这种人也敢兴风作浪?

此时,李珙急不可耐地插嘴:“老郭,你怎么不说话?赶紧表态啊。”他说话时语气轻蔑,仿佛郭子仪不过是李家的人马,理应听从命令。

郭子仪闻言,眉头一皱,这小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就在他打算回应时,王延昌忽然爆发,怒指李珙:“您身为藩王,不思报国,竟敢如此言辞放肆!”

话音未落,李珙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失去了气焰。王献忠更是仓皇逃走,连个影子都没留下。

李珙瞪大眼睛,眼前的一切发生得太快,他完全没有反应过来。郭子仪并不想与他们浪费时间,他简单训斥了李珙几句,然后命令王献忠带走其他王爷,自己继续前行。

王献忠如获大赦,丢下李珙便仓皇离开。而李珙则呆立在原地,心中充满了迷茫与愤怒。

他被押送到陕州唐代宗的行宫。奇怪的是,唐代宗对于这件事显得异常宽容,他轻描淡写地表示:“都是王献忠逼的,没事,赦免无罪。”唐代宗这一态度让许多人感到震惊,毕竟他并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皇帝。

然而,李珙的不满并未就此消散。在返回住处后,他不断地抱怨,认为自己错失了两次成为帝王的机会,心中满是屈辱。他开始大发牢骚,骂天骂地,甚至骂唐代宗、骂王献忠。

他甚至在众人面前毫不忌讳地放声高谈,结果很快传遍了整个朝堂。许多大臣认为,李珙在这样的动荡时刻依然如此不安分,实在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唐代宗虽然宽容,但考虑到大局,最终决定对李珙采取极端措施。就在李珙认为自己已经度过难关时,自己的言辞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珙的死是自作自受,但他的言论并非毫无道理:如果安史之乱可以早早解决,为何要拖延八年之久?他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唐代宗、唐玄宗、唐肃宗三代帝王之间不断加剧的猜忌与矛盾。

唐玄宗虽已禅位为太上皇,但他一直试图干预朝政,甚至将李珙等子孙安排到关键职务,结果引发了不必要的冲突。唐肃宗和唐代宗更是如此,他们对手下将领的猜忌,最终导致了军心涣散和国家的动荡。

李珙的悲剧,正是这些深层次问题的体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车在成都停,罚单重庆来!交管部... 9月12日,家住成都新都区的李女士突然收到一条“重庆公安交管”发来的信息,称其名下小型新能源汽车(川...
世界杯经济火热 “世界超市”义... 距离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开幕还有9个月,作为“世界超市”的浙江义乌已率先驶入世界杯经济“快车道”。...
美国务卿称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事... 鲁比奥(资料图) 当地时间9月13日,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表示,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事件“不可接受...
114架“阵风”!印度空军提议 环球时报消息,据印度亚洲国际新闻社(ANI)12日报道,印度空军建议国防部采购114架印度制造的“阵...
罕见!朝中社一天发布三条金正恩... 据新华社转引朝中社9月13日的报道,当地时间9月11日和12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指...
原创 同... 这篇文章的主题探讨了清代官制中同品级官员的地位差异,以下是按您的要求,保留原意并加入更多细节描述的改...
原创 古...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方言种类繁多,南北差异尤为明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古代帝王...
刷新纪录!热刺队史首次在英超客... 直播吧9月14日讯 数据显示,热刺队史首次在英超客场赢西汉姆联3球及以上。 在本轮英超联赛中,热刺客...
原创 商... 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这短短十六个字,简洁却传神地展示了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盛世景象,...
原创 历... 在历史的漫长岁月中,许多事件如同锋利的刀刃,将国家与民族间的关系割裂得支离破碎。而近期,韩国法院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