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修复师:是工匠,更是历史的传承者
创始人
2025-09-14 03:01:16
0

工作中的蓝东阳 受访者供图

“作为文物建筑修缮者,不能只是单纯的维修工匠,更应是历史的传承者。”蓝东阳,福建省文物修缮知名专家,现为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福建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工程专家库成员,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古建筑修缮设计与研究,主持完成几十项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与规划编制工作。

近3年来,蓝东阳参与了多个重点文物保护利用和博物馆项目,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在他看来,文物修缮是一项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价值保护为核心,遵循严格法规和伦理原则,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术,为文物古迹“祛病延年”的专业化工作,是确保文物保护工程科学、规范、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是连接文物保护研究与实践的桥梁,最终目的是让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安全、真实、完整地传承给子孙后代。

“一切修缮决策要以保护文物价值为核心,秉承‘修其形,维其神’的保护理念。”蓝东阳说。

徐明炜也是一名来自福建的古建修复师。出身于木工世家的徐明炜,锤子、锯子、木板、钉子就是他童年的玩具。“从一座庙到另一座庙、从一栋古建筑到另一栋古建筑,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四处奔走,对古建筑充满了兴趣。”徐明炜回忆,大学毕业后,他进入福建省博物院考古所学习古建筑理论知识。后因父亲中风病重,他回乡照顾。

在照顾父亲的同时,徐明炜也在思考可以做些什么工作。“闽西北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看到儿时记忆中的古建筑经受风雨侵蚀变得破旧,我觉得非常可惜。”徐明炜说,几经思量,他决定用掌握的知识手艺,投身到古建筑的保护、修缮中去。

工作之初,他只有一台电脑,一份从父亲、恩师手中传承的技艺。为做好这份工作,徐明炜深入学习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大部分有手艺的修复师没有经过系统理论培训,存在人去艺绝等困境。

“学艺已过10年,我明白了一门手艺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技艺的传承,还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同时兼顾创新与发展。”徐明炜说,“现在有很多志愿者在帮忙收集古建筑的照片、文献等,为保护古建筑发声,让我感觉这个行业更加有意义了。”

2025年6月11日《中国文化报》

第3版刊发特别报道

《古建修复师:是工匠,更是历史的传承者》

↓ ↓ ↓ ↓ ↓ ↓ ↓ ↓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车在成都停,罚单重庆来!交管部... 9月12日,家住成都新都区的李女士突然收到一条“重庆公安交管”发来的信息,称其名下小型新能源汽车(川...
世界杯经济火热 “世界超市”义... 距离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开幕还有9个月,作为“世界超市”的浙江义乌已率先驶入世界杯经济“快车道”。...
美国务卿称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事... 鲁比奥(资料图) 当地时间9月13日,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表示,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事件“不可接受...
114架“阵风”!印度空军提议 环球时报消息,据印度亚洲国际新闻社(ANI)12日报道,印度空军建议国防部采购114架印度制造的“阵...
罕见!朝中社一天发布三条金正恩... 据新华社转引朝中社9月13日的报道,当地时间9月11日和12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指...
原创 同... 这篇文章的主题探讨了清代官制中同品级官员的地位差异,以下是按您的要求,保留原意并加入更多细节描述的改...
原创 古...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方言种类繁多,南北差异尤为明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古代帝王...
刷新纪录!热刺队史首次在英超客... 直播吧9月14日讯 数据显示,热刺队史首次在英超客场赢西汉姆联3球及以上。 在本轮英超联赛中,热刺客...
原创 商... 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这短短十六个字,简洁却传神地展示了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盛世景象,...
原创 历... 在历史的漫长岁月中,许多事件如同锋利的刀刃,将国家与民族间的关系割裂得支离破碎。而近期,韩国法院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