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一:韩国为何也叫民国?
韩国的国名“大韩民国”,这个名称实际上是借鉴了“中华民国”的命名方式。历史上,朝鲜半岛在沦为日本殖民地后,一部分朝鲜复国主义者开始依托中国进行光复活动。1919年,部分朝鲜爱国者在上海法租界成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该名称参考了“中华民国”的国号。上海马当路306弄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是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
疑问二:斯密达是什么意思?
韩国人日常交流中,常常在话语结尾加上“斯密达”。那么,这个“斯密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斯密达”并没有固定的字面意义,它是一个语气词或后缀。在韩语中,使用“斯密达”有三层含义:首先,它表示说话者的话语已经结束;其次,它表达了对听者的尊敬;最后,它也暗示说话的场合较为正式,是一种礼貌的表达方式。
疑问三:日本为什么一定要吞并朝鲜?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急于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度,试图模仿英国的殖民扩张模式,逐步向东亚大陆扩展。然而,由于在大陆的扩张无法一步到位,日本需要一个战略性的基地,朝鲜半岛成为了其扩张的跳板。历史上,类似的情况曾出现在英国。1607年,英国在北美的詹姆斯镇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这为后续扩张至13个北美殖民地打下了基础。日本的扩张战略,正是基于这种先占据一个重要据点的思路。朝鲜半岛离日本近,成为其最合适的基地。
疑问四:古代朝鲜半岛为何贫穷?
朝鲜半岛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贫困的地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朝鲜半岛山多而平地少,导致了其农业生产条件的相对劣势。直到今天,这一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当前,韩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4公顷,全球排名倒数,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因此,韩国更多依赖于工业发展。如果没有在20世纪70至80年代成功转型为工业化国家,韩国将很难摆脱贫困。
疑问五:为什么韩国人也吃狗肉?
韩国人食用狗肉的现象并不罕见,这一点与中国类似。不过,吃狗肉的国家并不止这两国,事实上,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家都有类似的传统,印度的一些地区,如米佐拉姆邦和那加兰邦,也有食用狗肉的习惯。东帝汶同样被认为是食用狗肉的国家之一。
疑问六:韩国泡菜到底健不健康?
韩国泡菜,一直被视为一种低卡、富含纤维和益生菌的健康食品,但也有人指出,它含有过高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能带来癌症风险,尤其是与韩国高发的胃癌相关。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韩国泡菜被称为“健康的致癌食物”,因为它含有益生菌等营养成分,在短期内对人体有益,但由于其高盐分和亚硝酸盐含量,长期食用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实际上,很多被认为健康的食物,如红肉,长期过量食用也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疑问七:萨德是什么东西?
萨德(THAAD)是美国研发的一种先进导弹防御系统,能够拦截并摧毁中短程弹道导弹。韩国部署萨德后,成为与中国关系紧张的焦点之一。萨德的雷达监测范围可以覆盖整个中国,这意味着它能够有效削弱中国的核威慑力。尽管韩国政府解释称萨德部署是为了防御北朝鲜,但中国方面仍然强烈反对,认为它会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韩国坚持其立场,但最终也作出了一些妥协,承诺不再增加萨德数量,以缓解与中国的紧张关系。
疑问八:韩文为何被冷落了几百年?
韩国的文字“谚文”是在1443年由朝鲜世宗大王所命创制的,但在随后的500多年里,谚文始终未能取代汉字的地位。这是由于当时朝鲜的士大夫阶层强烈抵制谚文。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创建一个新的文字体系是对中国文化的背离,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野蛮”的行为。直到朝鲜战争结束后,谚文才逐渐取代了汉字,成为官方的书写体系。
疑问九:朝鲜为何是白衣民族?
朝鲜民族被称为“白衣民族”,因为在古代,朝鲜的人民普遍穿着白色衣服。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因素。古代白色布料成本低廉,比其他颜色的布料便宜。此外,朝鲜王朝政府出于节省开支的考虑,鼓励百姓穿白色衣物,并严格限制其他颜色的使用。白色衣服成为了贫民百姓的标志,久而久之,白色衣物便成为了朝鲜的传统服饰。
疑问十:韩国人申遗中国端午节?
关于韩国“抢注”中国端午节为其文化遗产的说法,实际上并不准确。韩国申遗的是“江陵端午祭”,这是一个地方性的传统节日,而非中国的全国性端午节。中国的端午节主要是祭祀屈原,而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则是祭拜大关岭山神。两者的活动内容、时间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因此,韩国申遗的“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的端午节并不冲突,中国仍然可以继续申遗自己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