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四宝”:工夫茶桌上的必备茶具
创始人
2024-12-29 07:13:19
0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

从粗放式喝茶,到艺术化的品茶,都离不开茶具。茶文化的发展史同时也是茶具演变史。

翁辉东在《潮州茶经》中,对工夫茶做了定义:“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法。”

潮州工夫茶茶具有很多,而在众多茶具之中,“潮汕四宝”被茶人们视为工夫茶不可或缺的茶具。

一、孟臣罐——小紫砂陶壶,源自明代制壶大师惠孟臣的匠心独运。

这位名匠最早制壶是在明代天启年间,壶底镌刻着“大明天启丁卯荆溪惠孟臣制”的印记,见证了时间的流转与技艺的传承。

孟臣擅长制作小壶,他制作的壶以其小巧精致、适于冲泡浓香型凤凰单枞而闻名遐迩,如今孟臣壶几乎成为小容量紫砂壶的代名词。

二、若琛瓯——就是品茗杯,是白瓷翻口小杯,杯身浅小,容量恰到好处,约在10至20毫升之间,便于细品茶香。

相传此杯由清代景德镇瓷艺大师若琛精心打造,杯底镌有“若琛珍藏”四字,流传至今,现在有些小瓷杯还在用若琛款。

三、玉书碨——烧开水的陶壶,形状扁形,容水量其实并不大,选用潮州红泥精心烧制而成。

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茶具,更是一件艺术品,以其古朴的色泽和温润的质感,为茶席增添了几分温馨与雅致。

当水开煮的沸腾的时候,它的壶盖会发出声响,提醒茶客水开了,可以泡茶了。

四、潮汕炉——红泥小火炉,形态各异,有高有矮,炉心深邃而小巧,火力强劲且均匀,炉身设计巧妙,配备有盖有门,通风性能好,确保了火力的稳定与持久。

更有炉门刻上茶联的,既增添了文化氛围,又寄托了茶人对茶道的敬畏与热爱。

潮汕四宝”不仅让喝茶变得更有趣,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选茶叶,关注苾洵茶业

苾洵,寻觅值得交付的幸福

深入茶叶产区,为您挑选一款适合的好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警察国家,开启长达14年的法...
原创 毛... 1964年6月15日,毛主席带着刘少奇、邓小平等人到军队训练场观看了全军各种精锐军事战士的比武表演,...
原创 1... 1958年初春,就在万物即将复苏的时刻,毛主席也正开展着自己忙碌的行程。2月13日,毛主席的车队正行...
原创 不... 在“四人帮”主犯之中,王洪文的起点是最低的一个,他在建国前没有投身革命,建国后只是棉厂的保卫科干事 ...
原创 1... 南斯拉夫这个国家,其实很特殊。 它有点像法国。 名义上,属于冷战的一个阵营。 实际上,却与另外一个阵...
消失在历史中的青龙镇:曾经的“... “ 许多人认为,上海之所以兴旺发达,始于1843年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实际上,早在宋朝时期,上海的对...
宋朝平民上衙门打官司,必须跪着... 上一篇文章,我们讨论了“宋朝平民遇见皇帝是不是必须下跪”(阅读该文请点宋朝平民遇见皇帝,必须下跪吗?...
原创 8... 淮海战役前,在蒋介石办公室里,杜聿明一口咬定郭汝瑰是共产党,理由是他过于清廉,连家里沙发都打着补丁。...
原创 日... 在上个世纪初,日本为达到对中国实行殖民统治的野心,向中国派出了很多探险家和学者,在中国各地收集天文、...
原创 明... 古往今来,才女与秀媛们的才学、美貌、故事,都是在文人们的笔下才得以流传下来的。文人们的诗文,常常以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