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四宝”:工夫茶桌上的必备茶具
创始人
2024-12-29 07:13:19
0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

从粗放式喝茶,到艺术化的品茶,都离不开茶具。茶文化的发展史同时也是茶具演变史。

翁辉东在《潮州茶经》中,对工夫茶做了定义:“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法。”

潮州工夫茶茶具有很多,而在众多茶具之中,“潮汕四宝”被茶人们视为工夫茶不可或缺的茶具。

一、孟臣罐——小紫砂陶壶,源自明代制壶大师惠孟臣的匠心独运。

这位名匠最早制壶是在明代天启年间,壶底镌刻着“大明天启丁卯荆溪惠孟臣制”的印记,见证了时间的流转与技艺的传承。

孟臣擅长制作小壶,他制作的壶以其小巧精致、适于冲泡浓香型凤凰单枞而闻名遐迩,如今孟臣壶几乎成为小容量紫砂壶的代名词。

二、若琛瓯——就是品茗杯,是白瓷翻口小杯,杯身浅小,容量恰到好处,约在10至20毫升之间,便于细品茶香。

相传此杯由清代景德镇瓷艺大师若琛精心打造,杯底镌有“若琛珍藏”四字,流传至今,现在有些小瓷杯还在用若琛款。

三、玉书碨——烧开水的陶壶,形状扁形,容水量其实并不大,选用潮州红泥精心烧制而成。

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茶具,更是一件艺术品,以其古朴的色泽和温润的质感,为茶席增添了几分温馨与雅致。

当水开煮的沸腾的时候,它的壶盖会发出声响,提醒茶客水开了,可以泡茶了。

四、潮汕炉——红泥小火炉,形态各异,有高有矮,炉心深邃而小巧,火力强劲且均匀,炉身设计巧妙,配备有盖有门,通风性能好,确保了火力的稳定与持久。

更有炉门刻上茶联的,既增添了文化氛围,又寄托了茶人对茶道的敬畏与热爱。

潮汕四宝”不仅让喝茶变得更有趣,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选茶叶,关注苾洵茶业

苾洵,寻觅值得交付的幸福

深入茶叶产区,为您挑选一款适合的好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高晓松曾提到“明朝是三无朝代”的言论一度引起热议。然而,对于这一说法的真实性,高晓松的发函要求澄清,...
原创 古... 在《三国演义》中有二十四名将的说法,诗曰: 一吕(吕布)二赵(赵云)三典韦, 四关(关羽)五马(马超...
原创 妲... 妲己到底有多漂亮?容貌复原图曝光,网友:不当屏保实在可惜 文|历史的思路看空间 我国历史悠久,在漫漫...
原创 同... 在风云变幻的江湖中,两派高手的命运截然不同。一方是以白眉大侠徐良为首的一党,另一方则是由白云瑞领导的...
原创 飞... 1935年,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下,调集大量的军队围剿红军。红军虽然冲过了几道封锁,但仍旧处于...
原创 “... 孙权:黑不如曹操,厚不如刘备 标题并不是我首创,乃我四川老乡,有着“厚黑教主”之称的李宗吾先生的观点...
原创 被... 被德国俘虏了537万军队,为何苏联还能反败为胜?苏联有一绝招! 大家都知道,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
原创 朱... 回顾历史上留下名册的大将,很多都是因为扫除敌方残余、建功立业,或在危难之际保卫国家而广受赞誉。然而,...
原创 她... 唐朝时期,宜芳公主成为了一段悲惨的历史传说。她并非出自李氏家族,而是姓杨,是长宁公主和杨慎交之女。长...
原创 司... 东汉末期,公孙家在辽东崛起,这源于董卓之乱。公孙度,一位小吏出身,于公元169年成为冀州刺史,后被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