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德国俘虏了537万军队,为何苏联还能反败为胜?苏联有一绝招!
大家都知道,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十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在这次交战中,发生了多起著名的战役,其中,苏德之间的战争更是直接决定了二战的走向。
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在战争前期,德国军队在前期作战中,由于德国有先进武器和作战理念,特别是坦克部队在战场的运用,一时间德军有不可阻挡之势。1941年三百万德军兵分三路在数千辆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闪击了苏联。当时德军凭借着出其不意的战术以及优良的武器装备,一度将苏联红军逼入绝境。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在欧洲的苏联的大部分领土沦丧,而德军的战车也开到了莫斯科城下。
当时德军的攻势很猛,本身就拥有大量的机械化部队,再加上德军又是突然发动的袭击,因此在战争初期,苏联彻底被打蒙了。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根本就不相信,德国居然真的向苏联发动了进攻。但事实上,德国人确实就是这么干了,一声不吭地向苏联发动攻击,让苏联措手不及,只能被动应战。
德军进攻苏联后,德国战车推进速度非常迅速,德军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长驱直入,并在明斯克、基辅等地发动钳形攻势,大规模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第一天的战斗,苏联红军损失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30个师被歼灭,70个师损失50%以上的人员。鉴于此情,德国统帅希特勒狂言三个月灭亡苏联。
由于苏联的准备不足,再加上德军的攻势凶猛,在德国入侵苏联前期,苏军中竟然有380万名苏联红军被德军俘虏,这在苏德战争中全部537万战俘中占了近四分之三。面对发了疯的法西斯德国,苏联最高层终于意识到,只有坚决抵抗才是唯一出路。
于是,苏联统帅层制定了一项条令:凡是只要在战场上被德军俘的红军士兵,战俘人员的家庭将全部被流放!而战俘即使回来也要被军事法庭审判。这便是苏联著名的《国防人民委员270号命令》。不得不说,这条命令是最为铁血的一道命令,该命令极大地震动了苏军指战员,对部队的士气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个命令引起了苏军的强烈反响。每个战士、每个指挥员都深深地感到了对祖国、对人民应负的责任。的确,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在苏联后续的战斗中,苏军战斗力迅速提高,很多人都有不怕牺牲精神,拼命的与德军死磕。苏联的战争形势也在逐步扭转,但那些当了战俘的人员,也深知回苏联也得死,只能在德国战俘营被虐待而死或者自杀。
这条命令发出后,在苏德战场无一例外地都会出现一个十分残酷的画面——苏联红军的督战队,在后方拿着马克沁机枪冲着败退的红军士兵们疯狂扫射,嘴里还大喊着“苏联母亲不会收留叛徒”之类的口号。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下,苏军才不怕牺牲,靠着这种“一步也不许后退”的精神打赢了后续的苏德战争,保卫了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