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行动不便,
但我和你们一样,
都怀着一颗炽烈的学子之心。”
9月7日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新生大会上
当徐立芃作为新生代表发言时
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位身患
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励志少年
曾被预言活不过6岁
今年
23岁的他用仅能活动的三根手指
和植入37根钢钉的身体
以惊人毅力专升本考入大学
13岁就定下目标
“我要研制一种药”
“我要研制一种药,一块钱就行。”
在2014年“浙江省美德少年”评选现场
13岁徐立芃当众说的这句话
让很多人动容
彼时
这个被罕见病困住的少年
已体会到病友对廉价救命药的渴望
并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徐立芃和爷爷徐竹生。龙游传媒供图。
3年前进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时
徐立芃立志专升本
考浙江中医药大学
金职大三年,他的专业统考成绩
始终稳居年级第一
“他总说时间不够用。”
爷爷徐竹生记得
备考专升本的日子里
徐立芃一边要补数学英语
一边要啃下中药学专业课
常常学到深夜
全身瘫软的他无法久坐
靠37枚钢钉勉强固定脊柱
疼得厉害时就靠在轮椅上闭目养神
几分钟后又睁眼刷题
最终
他以专升本理工类256分
全省323名的成绩
考入浙江中医药大学
那颗埋了十年的种子破土而出
爷爷奶奶多年陪读
学校老师同学接力帮助
徐立芃在不到1岁的时候
便被诊断为进行性脊髓肌肉萎缩症
患上这种病的人
会逐渐出现严重的肌肉萎缩和肌无力
导致身体无法正常行动
为了全力照护
爷爷关掉经营多年的厂子
因频繁感染
初中时徐立芃仅在校18天便被迫休学
在医生“要命就别读书”的警告下
爷爷每周两次骑车往返几十公里
送作业给老师批改
高中三年
他从未踏进中学的校门
却靠老师上门辅导
在家啃课本
最终考上金职大
大学里
教室到宿舍的20分钟路程
爷爷每天推着轮椅往返
实训课无法操作
老师便把实验室“搬”到他面前
让他看流程、记细节
同学们自发组成帮扶小组
帮他翻书、递资料
他则把整理好的笔记分享给大家
“互相成就”成了最温暖的注脚
课堂上的徐立芃。受访者供图
现在接力棒传到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手中
为让他顺利入学
学校召开专题会
将能调整的教室调至一楼
设计个性化的住宿方案
好让陪护的爷爷奶奶也住得踏实
“我们也是第一次接收这样的学生,
边做边完善。”
校党委书记王斌的话里满是诚意
“他的坚韧,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课。”
“我要蹚出一条路来,
证明不必扮演黑洞”
“比想象的要更好,
有一种家的感觉。”
学校细致的安排让徐立芃很感动
关厂照护他14年的爷爷奶奶
也继续每天花40分钟
帮助他起床、做康复
“只要他想读,我们就陪到底。”
徐立芃说自己暑假一直在复习专业课
“我要抓紧每一分钟。”
这个少年仍在不断努力
正如他曾经说过
“如果要用一个词去概括我的‘初心’
那就是‘证明’
我要蹚出一条路来
证明我们这样的人不必坐以待毙
不必扮演黑洞
……
我们仍有潜力去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仍有办法去回报一路上受到的善意
去打造我们向往的生活”
加油,徐立芃!
综合自:浙江新闻 综合潮新闻 记者 汪驰超 陈素萍 通讯员 金鑫俊 季俊磊、龙游传媒集团记者 吴晓龙 吴森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来源:浙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