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值得收藏的白茶,通常都有3个特点,看看你的茶达标了吗?
创始人
2024-11-01 17:10:17
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

曾经令人动容的幽意与情怀,也在一次次的相逢与离别中,渐渐沉淀为心底的一抹温柔。

时光辗转不停,轰动一时的繁华与喧嚣,终究会在瞬间湮灭无声,只留下一片寂静与淡然。

年华易逝,变化才是真正的永恒,万物难以寻觅一个真正的停留。

所幸身边还有好茶每日相伴,即便季节更替,也能始终把握住这份清新自然的韵味。

外界的风云变化,白茶毫不在意,数年如一日地保持着纯正本质。

不急不躁,不卑不亢,渐渐展现出成熟而深邃的风华。

近期,后台收到了一条留言,茶友好奇什么样的白茶才值得被收藏,是否只有寿眉才能长期存。

存茶的话题,在界内一直经久不衰,总是能轻易地勾起,诸位爱茶之人的内心共鸣。

一款茶是否能禁得住时间的考验,其实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2》

优质白茶都能长期存,寿眉产量大,存老后更常见。

白茶的制作过程,向来公平公正,不存在某一品类被区别对待的情况。

核心工艺,无论是哪一种白茶,都围绕着萎凋与烘干这两大环节展开。

白茶的加工过程中,由于没有经历高温杀青的步骤,茶叶中的活性酶物质得以留存,促使内含物质不断转化。

只需做到储存得当,其香气和滋味便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提升,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

老寿眉为何在市面上比其他老白茶更常见,答案便在于其采摘期的独特优势。

相较于其他品类,寿眉的采摘期最长,因此总产量也相对较大。

在日常持续消耗的情况下,本就产量稀少的白毫银针,自然变得更加珍稀难得,而白牡丹的储备量,也不如寿眉那般充足。

存老之后,它们各自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白毫银针散发出稻谷般的馥郁香气,白牡丹则呈现出舒缓的药香,与新茶时期相比,更显沉稳与内敛。

而将秋寿眉压制成饼状后,更有机会陈化出独特的温暖枣香,是品质上乘的绝佳表现。

白茶在转化过程中,由于黄酮类物质等有益成分的含量不断提高,冲泡后更显浆感十足,汤质稠滑如丝。

实力不俗的茶汤,内质充沛,入口后立刻就能感受到舌面上细腻的包裹感,与沉甸甸的分量。

虽然鲜爽感不再强烈,但岁月为老白茶留下的醇厚底蕴与回甘悠长,依旧值得细细品尝。

因而,遇到符合个人喜好的白茶,无论是什么品类,都可以考虑将其纳入长期收藏的范畴。

品质上是否令人放心,才是值得深究的部分。

《3》

含水量达标,是白茶长期储存的关键。

白茶并非生来就具备长期储存的特质,它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摘后的处理与加工过程。

刚刚采摘下来的鲜叶如果没有及时摊晾,同样会被闷坏,失去饮用和储存的意义。

加工过程中,将多余的水分从茶叶中排出,确保最终的含水量降至8.5%以下,白茶才不会发生变质。

对于经验尚浅的新手来说,如何才能快速且准确地判断茶叶干度呢?

用洁净、干燥的双手触摸,显然是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那些含水量超标的白茶,茶梗有着一定的韧性,难以被轻松折断。

加大力度后,茶梗弯曲到一定程度,才能败下阵来,断成两截。

工艺达标的白茶,制为成品茶后,保持着极度干燥的状态,和薯片一样又薄又脆。

白茶失去水分后,变得极为脆弱,叶片轻轻一捏就会碎裂,哪怕在箱内安稳储存,芽与梗的连接处,也会因为干燥而变得易断。

如果是散茶,轻微晃一晃包装袋,还能听到内部茶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如同秋天的落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那些始终保持高度完整的白茶,甚至在饼茶撬茶时也不易出现碎叶,内部必定闷有水汽。

虽然外表看似完好,但时间一长,不仅茶香变淡、滋味变薄,还容易过度发酵,生成酸臭味、闷味、霉味等异味,变质后也就失去了收藏价值。

《4》

品质优越的白茶,营养物质充足,才真正有收藏价值。

含水量达标,是白茶能够长期储存的敲门砖,是新白茶得以步入老茶行列的先决前提。

但要存得有价值,还需拥有充足的营养物质,为茶叶的后续转化,提供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

既然如此,哪些方面才能成就白茶的高品质呢?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产区和工艺这两大要素。

正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白茶的生长环境,对其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温度偏低、光线柔和的环境下,白茶呼吸着清新纯净的空气,享受着充足的降水,从肥沃的土壤里汲取丰富养分。

白茶一天天地成长,前期打下的积累越来越扎实,才能带来饱满的茶汤风味。

在工艺方面,白茶的制作过程同样考究,既不是一晒到底,也不是随意烘烤。

及时摊晾、薄摊薄晾,通过日光萎凋的方式,温和而有效地排出大量的水分和苦涩物质,白茶的香气和滋味得以初步形成。

烘干环节,更是需要匠人之心,用低温慢烘的方式细心处理茶叶,并不时翻动以确保均匀受热。

把干度降到最低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内部的营养成分,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正是这样严谨而细致的工艺,确保了白茶品质的卓越与稳定。

哪怕经过三年、五年,甚至更久,原本的天然风味仍然能够保留。

在铝箔袋、塑料袋、厚纸箱的三层包装下,白茶持续密封保存,便能越陈越香,持续提升着地位与价值。

《5》

世上的许多事物,最终都会淹没于时间的长河之中。

泡上一杯茶汤,看似是茶叶转化旅途的终结,但那香醇的韵味,将持续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发挥出深远的意义。

人虽渺小,但和万物不同,有着炽热的心,艰辛面前,能够奋勇反抗。

生活就像一场修行,经历风风雨雨,最终得以见识天地,参透本心。

林无静树,川无静流,追求心之所向,终永不停歇。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溥... 溥仪退位后,袁世凯给了他很多优待条件,不但保留了皇帝尊号,还准许他住在紫禁城内,在皇宫里面,溥仪仍旧...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是中医学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是关系到中医药存亡与发展方向的一个关键节点。 在此期间,面对西...
原创 “... 宋朝和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封建王朝,二者同是汉族政权,年代也接近,相似点比较多,甚至连生死巨变...
原创 河... 河北发现西汉王陵,出土国宝让美国总理盛赞,还创造多个中国之最 1968年发掘的满城陵山汉墓,其主人为...
原创 毛... 在抗战期间毛主席的聪明才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此期间有一个人经常受到毛主席的重用,并且非常支持毛主...
原创 末... 溥仪的一生可谓坎坷不平,三岁登基成为清朝皇帝,却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国家政权。清朝灭亡带来的灾难,溥仪被...
原创 中...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丰臣秀吉派遣使者与中国明朝及其附庸朝鲜王国和谈。根据中国和朝鲜的史书记载...
原创 末... 太监,即宦官,是古代皇室役使得男性奴仆。太监本为宦官的官名,“太监”一词的出现,是隋唐以后的事。 唐...
原创 胡...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文化院院长胡适,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和思想家,毕业于美国康奈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原创 真... 揭开晚清时期的真相:洋人照相机下的晚清中国,还原百姓的真实生活。 以下是一组真实的晚清时期照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