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瓷为纸,以刀为笔,叮叮当当刻瓷声,大千世界在其中。近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专业负责人、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铭老师带领首都师范大学“大视野•微观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方寸之间的文明密码:北京刻瓷技艺的历史流变与中外对话功能研究”团队成员,到访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宝焰明”北京刻瓷非遗工坊,对北京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北京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周晓明老师进行了专题采访。此次访谈旨在探究刻瓷工艺从传统技艺到当代创新的转化逻辑,剖析其在作品创作、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人才培养中的当代价值,为助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生命力提供借鉴思路。
有一句俗话描述刻瓷:“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刻瓷,是在烧制成型的瓷器釉面上,以钻石刀、小木槌等工具,通过控制刻痕的深、浅、浓、淡,再现书画笔墨意趣的传统美术。它并非简单的“雕刻”,而是集瓷器烧制、书法、绘画、篆刻等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不同于地方刻瓷的粗犷直白,北京刻瓷自带宫廷基因的“规矩”与“精致”:从乾隆时期御制诗的规整镌刻,到山水纹样的七八重层次,每一刀都透着“精工细作”的底色。这种“收放自如”的风格,既保留了民间技艺的生命力,又延续了宫廷艺术的高品位,成为北京地域文化中独特的技艺符号。
北京刻瓷与大运河、中轴线,恰似三股交织的丝线,共同编织出京城独特的文化锦缎。大运河的漕运繁荣和百货云集,不仅为北京输送了来自南北方不同窑口的各类瓷器,更让南北文化在大运河上碰撞交融。而北京中轴线上的紫禁城中,清代乾隆皇帝兼具宫廷文化和文人士大夫文化的艺术审美对于瓷器上留存款识与诗文、画意的需要,推动产生了宫廷造办处手艺高超的匠人在瓷器上进行镌刻的这门独特技艺——刻瓷。北京刻瓷起源于魏晋时期,兴盛于清代宫廷,并沿着大运河向南进行技艺传播,由此周晓明老师的家乡山东淄博作为“陶琉之乡”也有了淄博刻瓷。刻瓷艺人亦取运河之灵秀,将漕船、码头、商贾云集等市井百态镌刻于瓷,让冰冷的瓷器有了人间烟火气。从运河边走来的瓷器,经中轴线上匠人的雕琢,又沿着运河传播刻瓷技艺,最终化作跨越时空的文化信物,让今人得以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大运河文化与北京文脉的绵长与坚韧。
在谈到刻瓷传承时,周老师分享她在学校非遗社团中讲授刻瓷技艺的经验。她以曾经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开展的刻瓷体验系列课程为例,强调在非遗体验中需要重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领会能力提供个性化辅导。周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刻瓷作品题材,并善于在学生体验过程中给予启发和互动,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
在谈及刻瓷艺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成果与未来时,周晓明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历史上,中国瓷器远销海外,广受欢迎,以china(瓷器)之名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一页。近年来,周晓明老师也积极投身跨国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海外观众近距离感受来自中国的刻瓷技艺的独特魅力,用小写的china(瓷器)讲述大写的China(中国)的故事。北京冬奥会期间,她特别设计了“冰墩墩刻瓷DIY套盒”,邀请外国朋友亲手参与创作,让他们在动手体验中感受刻瓷“从有到无、再到有”的艺术奇妙变化。与此同时,周老师还走进中国传媒大学的课堂,为留学生授课,带领他们体验绘画、雕刻与上色的完整过程,在互动中体会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聊到中国2026年即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项目“景德镇手工瓷业遗存”之时,周老师表示,“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御窑与瓷业代表中国瓷器类遗产申遗,一定能获得成功并产生巨大影响,历史上景德镇瓷器沿着大运河北上京城,或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充分体现出中国瓷的突出价值。而作为非遗保护的践行者和陶瓷事业的助力者,她既深受鼓舞,也倍感责任重大。
对于未来,周晓明老师希望北京刻瓷能够持续作为文化交流的精彩名片,突破单一的展示模式,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刻制过程中亲身感受东方美学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文明对话与文化互鉴。同时,她也期待刻瓷能够“走进生活”,通过创作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器具,缩短遥远艺术品与人们日常的距离,让这门古老技艺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
在访谈的最后,周晓明老师指出,刻瓷不仅是一门传统技艺,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深刻反映了社会背景与文化状态。她鼓励年轻研究者从“工艺社会学”的视角深入探索刻瓷内涵,通过研究刻瓷物件上的纹理、图案与文字,挖掘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背景。周老师表示,对刻瓷的研究不应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通过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深度,以期在传承与创新中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与周晓明老师的深入交流中,团队成员深受启发。此次访谈围绕刻瓷技艺的传承创新与文化交流展开,周晓明老师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以自己的力量推动刻瓷艺术在现代社会重焕光彩,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提供了珍贵的实践经验与深刻洞见。(赵炫益 李静萱 曹璐)
来源:风雨传承
----------------------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董明
三审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