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茶山斗天坟地名传说故事
创始人
2025-09-08 09:08:47
0

肇庆府罗定州西宁县信丰都,层峦叠嶂,云雾缭绕。

群山深处,有一小村落,名叫茶山围渤垌甲张家寨。寨中不过数十几户人家,多为张姓。虽地处偏僻,但依山傍水,田亩尚可,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倒也能自给自足,过着平静的日子。

张家在寨中算是殷实之家,有几分薄田,后山也有些茶园。然而,张家族老们心中总有块疙瘩。皆因这茶山镇,虽名带“茶”字,却不止有茶。镇上往南,便是至高凉府历史最悠久的锡矿厂,那矿资巨万,气派非凡;

往东,茶山甲的奇美石,则是罗定州和高凉府有名的茶叶集散地,南来北往的茶商云集,交易兴旺;往东南的公和堡,更有几家历史悠久的染坊,生意红火,财源广进。眼瞅着这些人家日进斗金,张家虽温饱无忧,却始终未能跻身镇上首富之列,这让几代张家人都心有不甘。

“唉,若我张家也能出个能人,把这茶叶生意做大做强,盖起一座像模像样的大屋,比如那传说中的‘九座十三厅’,成为茶山的地标,让张家的名声响彻四乡八邻,那该多好!” 张家族长,一位须发半白的老者,常于宗祠前望着远方叹息。

族中子弟,也多有奋发向上者,其中最被寄予厚望的,便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张斗天。此子年方三十余,身材魁梧,目光炯炯,头脑灵活,又肯吃苦耐劳,不仅农活精通,对茶叶的种植、采摘、炒制也颇有心得。族老们私下都认为,张斗天极有可能带领张家崛起,成为当地首富,他也早已被内定为下一任族长的接班人。

这日,春和日丽。风柔景明,张斗天处理完家中琐事,便想着去镇上奇美石看看茶叶行情。他换上一身干净的青布长衫,沿着蜿蜒的山路,信步向镇中走去。

奇美石不愧是茶叶集散地,只见街道两旁,茶行林立,各式茶叶的清香混杂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挑夫们扛着沉甸甸的茶袋穿梭其间,茶商们则聚在茶馆里,或品茗议价,或高声谈笑,一派热闹景象。张斗天一边走,一边留心听着各家的价格,观察着茶叶的品质,心中暗暗盘算着自家茶园的未来。

行至山间一处略显破败的土地庙前,他见围了几个人,似乎在看什么热闹。走近一看,只见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清癯的老者正坐在庙门口的石阶上,面前摆着一个旧罗盘,旁若无人地闭目养神。他虽衣着朴素,但眉宇间自有一股不凡的气度。

“这先生从哪里来?看着倒不像本地人士。”有人小声议论。 “听说是从江西来的风水先生,一路游历至此,盘缠用尽了,在此歇息呢。”另一人应道。

张斗天本对风水之说不甚了了,但见这先生谈吐间似有几分玄妙(方才他闭目养神前,曾与旁人有过几句交谈),心中微动,便上前拱手道:“这位先生,在下张斗天,是这茶山镇渤垌张家寨人氏。看先生气度不凡,想必是有真才实学之人。若不嫌弃,可否到寒舍一叙?也好让在下略尽地主之谊,奉上一杯薄茶。”

那风水先生缓缓睁开眼,目光如炬,在张斗天脸上细细打量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他站起身,还了一礼,声音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哦?张公子客气了。老夫云游四海,萍水相逢即是有缘。既蒙错爱,老夫便却之不恭了。”

张斗天见他答应,心中欢喜,便领着他往家中走去。一路之上,风水先生沉默寡言,只是偶尔抬头看看山形地貌,捻须沉思。

回到张家寨,张斗天将先生请入堂屋,奉上热茶点心。张家族长听闻侄儿请回一位风水先生,也过来相陪。

那风水先生呷了一口茶,目光再次落在张斗天脸上,口中念念有词,似是在推算着什么。片刻后,他抬起头,对张斗天和族长正色道:“张善人,恕老夫直言,观你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鼻梁挺直,印堂发亮,此乃大富大贵之相!命中注定,你日后必有发达之时,非池中之物也!”

张斗天和族长皆是一惊。族长连忙问道:“先生此言当真?我侄儿真有此等命格?” 风水先生颔首道:“千真万确。只是……”他话锋一转,“富贵虽天定,亦需地脉相助。若要催发此等运势,助你张家飞黄腾达,还需得寻一处上佳的阴宅宝地安葬先人,方能承接天地灵气,福泽后代。”

张斗天心中一动,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风水先生沉声道:“老夫观此茶山地形,龙盘虎踞,气象不凡。而在这茶山境内,恰好有一处传说中的‘野王地’,乃是百年难遇的风水宝地!若能将先人骨骸葬于此地,后辈必能出将入相,飞黄腾达,富甲一方不在话下!”

“野王地?!”族长和张斗天同时失声惊呼。这野王地的传说,他们自幼便听老辈人讲过,说是茶山深处藏着一块能让后辈兴旺发达的宝地。多少年来,附近的大族都想找到这块地,将先人骨骸葬于此,以求家族兴盛。然而,传说中,这野王地煞气极重,寻常葬法根本镇不住,必须习得宋代风水大师廖金精所著的《作法秘旨》中的秘法,方能安然下葬。可《作法秘旨》早已失传,无人知晓其详。许多家族不信邪,强行下葬,结果坟墓都莫名其妙地被各种野兽山精破坏,尸骨无存,久而久之,便无人再敢尝试了。

族长颤声问道:“先生……先生是说,您知道这野王地的所在?也知道那《作法秘旨》中的葬法?”

风水先生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神秘:“呵呵,老夫不才,年轻时曾有幸得见《作法秘旨》的残卷,对这野王地的葬法,略知一二。至于地点,以老夫的罗盘和经验,要葬得此等宝地,亦非难事。”

张斗天听到此处,心中已是波涛汹涌。他的父亲,正是由于前些年为了操持家中产业,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早早便驾鹤西去了,如今还寄崖于一处土地庙,未曾觅得永久安息之所。这不正是一个天大的机会吗?

他强压下内心的激动,对风水先生深深一揖:“先生!若您真能帮我张家寻得此宝地,并指点葬法,张家定有重谢!我父亲……我父亲恰好还未安葬……”

风水先生看着张斗天恳切的眼神,点了点头:“张善人孝心可嘉。令尊有此福报,亦是天意。不过,这野王地非同小可,寻地、作法、安葬,皆需耗费心力,且仪式所需之物,也需好生准备。”

族长接口道:“先生放心!只要能成此事,我张家倾尽全力,也必当办妥!所需何物,还请先生明示!”

风水先生道:“不急。待我明日先随公子去山中堪舆,确定了野王地的准确位置,再做计较。只是,寻此宝地,耗费巨大,你们……”

张斗天斩钉截铁地说道:“先生放心!为了张家的未来,为了告慰先父在天之灵,纵使变卖家中部分田地,我也在所不惜!”

接下来的日子,张斗天对风水先生所言深信不疑,开始积极筹备。他先是按照先生的吩咐,变卖了家中几亩长势最好的水田,换来了一大笔银钱,作为寻地和安葬的费用。

风水先生则手持罗盘,带着张斗天在茶山镇的崇山峻岭中仔细勘察。他们攀悬崖,越深谷,披荆斩棘,风餐露宿,足足寻觅了一年有余。

终于,在一个雨后初晴的清晨,他们来到了一处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此处背靠连绵起伏的主峰,左右两侧各有一道山梁蜿蜒而下,犹如两条巨龙环抱,前方则是一片开阔的谷地,远处有溪流潺潺流过,正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上佳格局。

风水先生站在一块巨石上,手持罗盘,指针疯狂转动后,猛地指向一处平缓的坡地。他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对紧随其后的张斗天说道:“张善人,快看!那便是野王地的正穴所在!你看这山势,聚气藏风,龙脉汇聚,果然是块宝地!”

张斗天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片坡地草木葱茏,隐隐有紫气升腾(或许是雨后初晴的光晕效果),心中激动万分:“太好了!先生!终于找到了!”

确定了地点,张斗天便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开始准备安葬事宜。他买来了上好的金埕,准备了各种复杂的仪式用品,又请了族中壮丁帮忙开路、挖掘。一切准备就绪,在风水先生选定的吉日吉时,张斗天亲自捧着父亲的灵位,族人抬着金埕,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这处荒山野岭。

风水先生身着法衣,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踏着奇异的步伐,在穴地周围布下法坛,焚香祷告,行了一套繁复无比的下葬仪式。他时而掐诀念咒,时而以朱砂画符,神情肃穆,一丝不苟。张斗天和族人们则屏息凝神,不敢有丝毫打扰。

终于,在先生一声“吉时到,下葬!”的喝令下,张斗天父亲的金埕被缓缓放入精心挖掘好的墓穴之中。风水先生又取来一些特制的符咒和物品,放入金埕四周,最后才指挥众人覆土,堆起坟茔。

看着新立起的坟茔,张斗天心中百感交集,对着坟墓深深叩拜:“爹,儿子不孝,让您久等了。如今葬入此风水宝地,您老人家安息吧!保佑我张家日后兴旺发达!”

这座坟,后来便被称为“斗天坟”。

葬下斗天坟后,张斗天如同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茶叶生意上。他想起父亲生前对茶叶品质的执着,便在后山茶园中精挑细选,改良种植方法,并在炒制工艺上反复琢磨试验,力求精益求精。

不久,一种全新的茶叶在他手中诞生了。此茶色如琥珀,清香扑鼻,滋味醇厚回甘,回味无穷。张斗天将其命名为“雨轩茶”——“雨”取茶山多雾多雨之意,“轩”则寄托了他对家族兴旺、声名远扬的期盼。

他带着新制的“雨轩茶”再次来到奇美石。起初,茶商们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品牌并不在意。但当张斗天泡出茶汤,那独特的香气和绝佳的口感立刻征服了众人。更有好事者,不知从何处听说了张斗天为父寻得“野王地”安葬的传说,纷纷议论道:“听说了吗?这张家的张斗天,把他老爹葬在了传说中的野王地!难怪他家茶叶突然变得这么好了,这是要发达的征兆啊!”

“野王地?就是那个能让后辈飞黄腾达的宝地?” “正是!看来这‘雨轩茶’沾了龙气,喝了说不定也能沾点福气!”

一时间,“雨轩茶”名声大噪。人们不仅因为茶叶本身的优良品质而购买,更因为那“野王地”的神秘传说而趋之若鹜。订单如雪片般飞来,雨轩茶迅速风靡全县,甚至有外地茶商慕名而来,高价求购。张斗天的茶叶生意越做越大,他不仅雇佣了族中许多人手,还在奇美石开了自己的茶行,财源滚滚而来。

日升月落,寒来暑往,张斗天凭借着一股子韧劲和精明的头脑,将家族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早已不复当年的窘迫。宅院里,伙计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不息,账房先生拨弄算盘的噼啪声此起彼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家境殷实之后,张斗天心中那个埋藏多年的宏愿——为家族建造一栋九座十三厅的宏伟宅邸,终于提上了日程。这不仅是为了家人能安居乐业,更是他多年奋斗成果的一种彰显。

然而,建此大宅非同小可,尤其在风水布局上,张斗天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年指点他的那位流浪大师,早已云游四海,杳无音讯,不知如今在何处化缘讲道。无奈之下,张斗天只能广贴告示,重金遍请四方风水名师,共参宅基风水大事。

经过一番审慎的筛选和家族长老的集体商议,最终选定了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八旬老先生。这位老地师经验丰富,目光如炬,亲自携罗盘,踏遍了张斗天名下的几处田庄,最终择定了一块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的吉壤作为新宅地基。又经过数日推演,敲定了动土、奠基、上梁的吉日良辰。一切都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眼看着主体结构即将封顶,只待盖瓦便可大功告成。

这天,负责采办建材的管家匆匆忙忙地跑进张斗天的书房,脸色焦急:“东家,不好了!瓦厂那边出了岔子!”

张斗天正在端详新宅的图纸,闻言眉头一皱:“慌什么?慢慢说,瓦厂怎么了?”

管家喘了口气,苦着脸道:“咱们厂的那批青瓦,不知怎地,瓦窑师傅失手用错材料,一窑瓦全给烧成了流光溢彩的琉璃瓦!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什么?!”张斗天猛地站起身,手中的图纸飘然落地,“琉璃瓦?”他深知,在当朝律法森严,琉璃瓦乃是皇家宫殿和庙宇专用,寻常民宅若用琉璃瓦,那便是僭越之罪,轻则拆毁罚款,重则可能引来牢狱之灾,甚至抄家灭族之祸!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一盆冰水,从头顶浇到脚底,让他心凉了半截。

与此同时,张斗天为建大宅遍请地师的消息不胫而走,也让他的另一份产业——雨轩茶馆的生意愈发火爆起来。各路风水先生、江湖术士闻风而至,希望能在此地一展身手,或寻得机缘。

时值清朝中叶,朝廷对南方龙脉气运颇为关注,陆续派遣了戴锡伦、康基田等六位国师南下广东,勘察地理,镇压不祥。戴锡伦与严宗龙两位国师,自云开大山起,一路追寻龙脉走向,经公婆石、奇美石、窖背岭、大帽顶……沿途仔细勘测记录,标记下无数有潜力的“留题大地”。

这一日,他们行至高州府地界,远远望见一处山峦气势不凡,隐隐有王者之气。戴锡伦取出罗盘,凝神测度良久,不禁赞叹道:“好一处‘野王地’!你看那山势,‘走马三关居一位,午子分钟不差厘’,前有剑峰、鼓峰、印峰三者齐备,朝山三重,峰峦秀丽,端的是上佳的阴宅宝地!”

严宗龙也点头附和,两人正欲上前仔细勘察,却发现那穴位上早已立有坟茔,且风水布局精妙,显然是高人手笔。

“可惜了,如此宝地,竟已被人捷足先登。”严宗龙惋惜道。

就在此时,有随从前来禀报,提及本地乡绅张斗天为建大宅,竟私烧琉璃瓦,有僭越之嫌。

戴锡伦眼中精光一闪,与严宗龙对视一眼,心中已有计较。他们本就对这处“野王地”被占有所不满,如今听闻张斗天竟敢用琉璃瓦,这不正是一个绝佳的理由吗?既可名正言顺地破坏此坟,又能向朝廷表功,称其“僭越之人,祖上风水亦有不祥之兆,当破之以免祸乱”。

于是,两位国师立刻下令,派遣随行的士兵和杂役前往那座山坟,强行挖掘,意图破其风水,毁掉这所谓的“野王地”。

然而,怪事发生了。士兵们挥镐舞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挖开的坑洞,第二天竟自行填平,仿佛从未有人动过土一般。国师不信邪,又增派了更多人手,连夜挖掘,挖得更深更广。可到了次日清晨,众人惊骇地发现,那被挖开的地方,一夜之间竟密密麻麻地长出了坚韧的簕竹子和各种荆棘藤蔓,盘根错节,坚硬无比,根本无法继续挖掘。士兵们叫苦不迭,两位国师也是面色铁青,一时束手无策。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当年为张斗天指点迷津、堪舆祖坟的那位流浪大师,云游在外已逾十载。这些年,他时常会想起张斗天这个受恩者,不知自己当年所点的风水是否灵验,他如今过得如何。一日,大师行脚至高州府地界,便想顺路去张家看看。

当他风尘仆仆地走到张府门前,早已不是当年那破败模样,而是一座气派的门楼。守门的家丁见他虽然衣衫朴素,但仙风道骨,气度不凡,不敢怠慢。恰好一位曾见过大师的老丫鬟路过,一眼认出了他,惊喜地叫道:“哎呀!您是……您是当年的大师吧?”

流浪大师含笑点头。

老丫鬟连忙将他迎进府内,一路嘘寒问暖,引至客厅。奉上好茶,又端来精致的点心,接着,另一位小丫鬟小心翼翼地端上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粥品。

“大师,一路辛苦,先用些粥垫垫肚子吧。这是我们东家特意吩咐厨房为您准备的。”老丫鬟恭敬地说。

流浪大师见那粥色泽诱人,里面食材丰富,不由问道:“这粥看起来用料十足,不知唤作何名?”

话音刚落,旁边一位抱着小孩的奶妈正轻声哄着怀里的婴儿,另一个小丫鬟则端着另一小碗粥,正准备喂那孩子,闻言随口应道:“回大师,这是‘九仔粥’。”

原来,张斗天近年来得贵子,其中排行第九的儿子,乳名便叫“九仔”,这粥是特意为小少爷熬制的营养粥品,因用料讲究,味道鲜美,府里上下也都跟着沾光品尝。

然而,这位流浪大师是外乡人,对当地的方言土语不甚了了。“九仔粥”在当地口音中,听起来与“狗仔粥”颇为相似。大师一听“狗仔粥”三字,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眉头紧锁,心中顿时凉了半截。他心想:“我当年悉心点地安葬斗天先人,,助他发家致富,本以为他是个良善之人,没想到如今家境富裕了,竟变得如此为富不仁,连给我吃的粥都是拿来喂狗仔,这分明是在羞辱我,视我如犬彘一般!”

一股怒气与失望涌上心头,他再也无心品尝,也不愿多言,起身便要告辞。

老丫鬟见状一愣:“大师,怎么不多坐会儿?东家马上就回来了。”

流浪大师摆了摆手,脸色铁青,一言不发,拂袖而去,心中暗道:“罢了罢了,真是看错了人!这般忘恩负义、刻薄寡恩之徒,其家运衰败也是迟早的事!”他哪里知道,这“九仔粥”的“九仔”,乃是张斗天儿子的乳名,与“狗仔”风马牛不相及。一场因方言误会引发的悲剧,就此埋下伏笔。

心怀愤懑的流浪大师离开了张府,越想越不是滋味。他决定去看看自己当年为张斗天家择定的那处祖坟,是否真如自己所想,已沾染了秽气,才让后人如此品行不端。

行至那处山坟附近,远远便看见一群士兵和杂役正围着坟茔,或坐或站,唉声叹气,地上还散落着锄头、铁锹等挖掘工具。大师走上前去,向一位正在擦汗的士兵拱手道:“这位小哥,借问一声,此地为何聚集了这许多人?”

那士兵正为挖坟之事烦恼,见是一位老道士打扮的人,也不避讳,抱怨道:“道长有所不知,我们奉上面的命令,要挖开这座坟,可邪门得很!昨天挖了一天,今天早上来看,土又自己填回去了。今天多叫了些人手,挖得更深,结果一夜之间,这里竟长出了满地的簕竹子和荆棘,硬得跟铁似的,根本挖不动!你说奇怪不奇怪?”

正在指挥士兵的那位国师——正是戴锡伦,听闻这边有动静,走了过来。他见这位老道士气度不凡,谈吐间似有玄机,料定是位深藏不露的高人,连忙上前,拱手行礼:“在下戴锡伦,敢问道长可是此道中人?方才听道长问话,莫非知晓此坟的蹊跷?”

流浪大师此时仍对“狗仔粥”之事耿耿于怀,又见这群人正在挖掘自己当年亲手布置的风水宝地,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便冷冷地说道:“此坟采用的是一种特殊葬法,寻常挖掘自然无效,它百无禁忌,刀砍斧劈不惧,水淹火烧不畏……”

戴锡伦眼睛一亮,连忙追问:“哦?那不知此坟可有什么破解之法?还请道长不吝赐教!”

流浪大师心中暗道:“张斗天如此对我,他的风水破败了也好!”便随口说道:“要说破解之法,倒也简单。此坟最怕的,便是用铜钉钉入,再以马尿泼洒祭祀,此乃至阴至秽之物,以此祭之,其风水格局自破,一切异象皆消。”

戴锡伦闻言大喜过望,如获至宝,连忙躬身道谢:“多谢道长指点迷津!大恩不言谢!”

送走流浪大师,戴锡伦立刻派人找来铜钉和马尿,择定一个时辰,亲自监督,按流浪大师所说之法,在坟前祭祀,又命人将铜钉狠狠钉入坟茔的关键位置。

说也奇怪,祭祀完毕,原本笼罩在坟地周围若隐若现的淡淡云雾瞬间散去,那些疯长的簕竹子和荆棘藤蔓也如同被施了魔咒一般,迅速枯萎凋零。更令人心惊的是,那山坟的右下角,竟开始汩汩地流出黄色的泥水,腥臭难闻,且常年不干,如同龙脉被破,元气泄漏。

戴锡伦见状,得意地捋了捋胡须,随即又想起张斗天那批琉璃瓦的事,再次下令:“将张斗天家那批僭越的琉璃瓦,全部收缴,沉入渤动河之中,以儆效尤!”

风水一破,地气泄漏,张斗天的生意也仿佛被抽走了主心骨一般,急转直下。往日门庭若市的店铺,渐渐变得冷清;几笔原本谈妥的大生意,也莫名横生枝节,最终告吹;家中也接连发生一些不大不小的意外,人心惶惶。曾经红红火火的家业,如同被蛀空的大树,逐渐显露出衰败之象。

张斗天站在空旷的店铺前,望着街对面熙熙攘攘的人流,心中五味杂陈。他并非愚笨之人,隐约感觉到这一切的变故似乎都与那场琉璃瓦之祸以及祖坟被掘有关。他想起了那位不告而别的流浪大师,想起了那碗让大师拂袖而去的“九仔粥”,后来经丫鬟们七嘴八舌地解释,他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那场致命的方言误会。

“唉,都怪我,都怪我啊!”张斗天长叹一声,“若不是下人言语不当,若不是我未能亲自迎接大师,解释清楚,何至于此?看来,这‘祸从口出’,此言不虚。地方话不统一,交流不畅,竟能酿成如此大祸!”他深刻地体会到,不仅自己要不断学习,身边的下人也需有基本的教养和沟通能力,否则,一字之差,便能谬以千里,甚至招来弥天大祸。

流浪大师已远去,或者是自己缘分已尽,再多的埋怨和悔恨也无济于事。张斗天没有沉沦,反而在经历了这场重大打击后,变得更加沉稳和通透。他将剩余的产业交给可靠的伙计打理,自己则闭门谢客,时常教育子孙:“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读书明理,方能知书达理,修身齐家。我张家今日之败,虽有天意,亦有人祸,皆因学问不足,沟通不畅所致。你们日后定要刻苦读书,增长见识,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人心,明事理。若将来有能力,定要多为家乡做些实事,添砖加瓦,造福乡梓。”

从此,张斗天不再执着于重建大宅的宏愿,而是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教育子孙上。他常常告诫后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更要谨记,言为心声,祸从口出,待人接物,需存恭敬之心,不可有丝毫轻慢。”

岁月流转,张斗天的生意虽未能恢复往日的辉煌,但张家子孙在他的教诲下,个个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后来多有成就,为家乡做了不少好事,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添砖加瓦”了。而那段因琉璃瓦而起,因“九仔粥”而误,最终导致家道中落的往事,也成为了当地一段引人深思的传奇,警示着后人。

文/黄信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南方,最终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然而,在他的军队中,却有相当数量的蒙古骑兵,甚至这...
原创 文... 文襄帝高澄:一生纵欲好色,却也拥有非凡的权力与智慧,父子联手建立北齐 武定七年(549年),东魏的权...
云布集团:古代农业著作的价值—... 《齐民要术》作为北魏时期贾思勰编纂的综合性农学典籍,以其系统性的农业技术总结与科学实践精神,在中国古...
原创 古...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史中,皇权始终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象征。坐上龙椅,不仅意味着拥有无边的权力和富贵,...
原创 蒋... 蒋介石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关键人物,关于他的评价至今依旧存在着巨大分歧。尽管他在中国现代史...
原创 老... 伞兵部队的诞生 1944年,杜聿明在云南昆明创建了一支全新的军事力量——国民党伞兵部队。这支部队经...
原创 关...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武将之一,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辉煌的战役与传奇。然而,尽管戏曲和小说中对他...
盐湖区博物馆馆藏精品(一百二十... 司马迁在《史记》曾记载:“舜耕历山,耕者让畔;舜渔雷泽,渔者让渊;舜陶河滨,器不苦窳。”自舜帝带领有...
5111156711! 90年前的今天 1935年5月24日 在抗战硝烟中诞生的 《义勇军进行曲》 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
中国又一次赌赢了?特朗普突然不... 据报道,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直接把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打回原形。7比4的投票结果,谁都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