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春秋》(组图) (周永建 摄) 首届“魅力茶山”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茶山地处信宜北部,是个大山区。解放前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茶山人民富有革命传统,在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时期里,都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早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斗时期,茶山地区一些在信宜中学、怀新小学读书的青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投身革命斗争,如杨一士(万元)、杨叙庆、杨万禄等参加了著名的怀乡起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茶山的青年继续接受革命思想熏陶,积极寻找革命道路。
1938年秋,原在高州读书的杨优(友)德,不远千里,投奔革命圣地延安,投身抗日救国战争中去。
考入七专区署乡村工作团的青年黄俊传,怀着唤醒民众共赴困难的满腔热情,在工作团被迫解散的时候,于1940年夏季,带了一批宣传马列主义、抗日救亡的书刊,回茶山组织起“茶山青年读书会。”
1942年杨叙庆又从马来西亚带了《西行漫记》等回来,同时,他个人出钱订阅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供茶山中心小学的教师传阅。
《晨雾醉山村》作者:和文琼 第二届“魅力茶山”摄影大赛作品
当时年青的我,就是从阅读这些进步的书刊中吸取营养,明确努力方向开始,逐步从一个对共产主义一无所知的青年小学教师成长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土的。
1944年春,茶山小学的教工中进步势力占了优势,革命的气氛很浓。黄俊传任该小学校长,共产党员杨叙庆任教导任,黄源传(即黄沛霖)、杨开英、黄葵芬、黄鹤超等均在该校当教员。
中共信宜县特派员陈志辉通过校长黄俊传派共产党员梁立特到该校以教员身份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
在他们的努力下,茶山小学逐步建立革命的地下组织。
1944年10月梁特立根据上级部署,着手在茶山建立革命组织,为武装起义打基础。
梁特立首先吸收黄源传参加游击小组,然后由梁、黄共同努力,在学校和农村发展地下游击小组。
至1945年1月份,已在学校及附近的农村建立起九个游击小组,共有三十多人,每组少的有二、三人,多的有四、五人。
信宜特派员陈志辉根据茶山革命力量发展趋势,计划在1945年春节前后在茶山举行武装起义。后因榔起义失败而改变计划。
《 李乡仙境》作者:刘小强第二届“魅力茶山”摄影大赛作品
1945年3月县特派员又派党员陆明章来茶山领导我们的工作,同我进行单线联系,两人约定接头地点和通信联络的暗号至1945年6月,由陆明章介绍并监誓,我参加中国共产党.接着陆明章宣布茶山成立第一个党支部,陆明章任支部书记,我任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的名字不宣布,只说组织委员是在另一地方的。
此外,茶山地区的榕秀中学有当教师的党员冯宗基,榕秀小学当教师的党员杨万燊,分别在那里积极进行革命活动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中央及时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号召全民主,反内战、反独裁。
这时候茶山地下党的一连串活动引起信宜和再茶山乡的反动派对黄俊传的怀疑,于1945年暑假一开始,就无理撤销黄俊传的茶山小学校长职务。
反动派以为撤了黄俊传的职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我党的活动深深地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在茶山人民强有力的支持下,共产党员杨叙庆接任茶山小学校长。上级因此又得以陆续从外地调一批同志来茶山。
《李乡添佳景》作者:许家焕 第二届“魅力茶山”摄影大赛作品
这期间党员郑学明、杨志平、张虎、丘坚、罗强、张凤锦先后到榕秀中学、茶山小学、榕英小学任师。此举对茶山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我本人既当小学教员又兼任国民党茶山乡公所的职员,能及时了解敌人内情,因而能够主动大胆地开展工作。
至1946年7月止,茶山党组织迅速发展,新吸收的党员有:杨娟、冼标仁、杨品琛、梁上燕(原名梁显中)、黄思凤、黄求木、黄盛传、黄启光。在茶山乡公所当自卫队员的杨立英亦被吸收入党。
游击队员同时增多,由1945年初的三十多人,发展至八十多人,由冯宗基、杨万燊负责的榕垌方面,也取得可喜的成绩。
1946年夏季,茂电信武工队在小水与敌人发生战斗后白色恐怖较甚,特派员王国强即命令黄源传、杨叙庆、张虎、杨志平、罗强、张凤锦、冯宗基、杨万燊、丘壁坚等较“红”的党员撤离了信宜。能隐蔽下来的同宣,交由李进荣领导,继续战斗。
(阮世龙整理)
文章来源:《信宜党史》第二辑 P212-214
原标题:抗战胜利前后茶山地区的革命活动 黄沛霖 回忆
作者:阮世龙 部分括号内容为梁罡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