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翻的茶壶(深度好文)
创始人
2024-12-17 09:40:54
0

遇事冷处理,是一种通透的大智慧。

点上方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01

从前,有一个人偶然得到一件珍贵的紫砂壶,非常喜爱,甚至夜里睡觉都要放在床头。

某天夜里,睡梦中一个翻身,他失手将茶壶打翻,壶盖掉到地上。

惊醒后,十分懊恼,心想壶盖没了,留着壶身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抓起茶壶扔到窗外。

不想天亮后,他发现壶盖恰好掉在棉鞋上,没有丝毫损坏。

那人欲哭无泪,又恼又悔,心想茶壶没了,留着壶盖何用,便一脚把壶盖踩得粉碎。

走出门去,不料抬头就看见昨晚扔出窗外的茶壶,完好挂在树枝上……

故事看完让人感叹,既替茶壶主人可惜,又觉得这是他自作自受。

明明有两次能够挽回的机会,但他都没有抓住,一味意气用事,只能错失生活中的美好。

回头想想,谁的人生里,又没有过失手“打翻茶壶”呢?

工作中,受到一点委屈,一怒之下拍桌子走人,裸辞完陷入经济危机;

生活中,脾气一点就着,一气之下发现自己做了个错误的决定,难以挽回。

有句话说:“人在愤怒时智商为零,这时候做决定才是最愚蠢的。”

很多时候,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没弄清原委,便贸然做出行动,只图一时快意,往往会导致遗憾和后悔。

在做决定前,多给自己一点冷静思考的时间,许多事情,也许就会是另一种结局。

02

五代时,冯道与和凝同朝为官,两人交情很好。

一天,冯道穿了新买的靴子去拜访和凝。巧的是,和凝两天前让仆人出去也买了双靴子,跟冯道同款。

于是和凝便问冯道:“你的靴子多少钱?”

冯道不慌不忙地抬起右脚说:“便宜得很,五百。”

和凝一听就火了,转向仆人就给了他一巴掌,骂道:“一模一样的靴子,竟然跟我说要一千?”

这时,冯道又慢慢抬起左脚说:“这只也是五百。”

和凝一下子傻愣在原地,非常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看见的并不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

凡事多等一等,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转机。

千万让愤怒和暴躁冲昏了头脑,冲动之下的鲁莽行为,极有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过错。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位年轻人,太太因难产去世,留下了一个婴儿。

平日里,他既要工作又要照看孩子,非常吃力。

于是他养了一只极通人性的狗,上班前将孩子喂饱,让这只狗在家照看着。

一天,他下班后去看望朋友,回家路上突遇大雪,直到次日凌晨,才赶回家中。

推门一看,却发现满地血迹,他赶紧冲进卧室。那只狗卧在床边,满嘴鲜血冲他大叫,而孩子却不见踪迹。

他断定是这只狗吃了孩子,顿时一股热血冲上脑门,抡起木棒便把狗活活打死了。

随后,他听到床下传出微弱的哭声,趴下来一看,孩子完好地蜷缩在床底。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错,起身循着血迹往里走,在厨房发现一只被咬死的狼。

冲动是魔鬼,你永远不知道,失去理智做出的行为,会让你付出怎样的代价。

莎士比亚说:

“谁能够在惊愕之中保持冷静,在盛怒之下保持稳定,在激愤之间保持清醒,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怒时不言,恼时不争。

生活中,少些一时冲动,多给自己冷静和清醒的时间,事情才有回旋的余地。

03

心理学家罗纳德博士曾说:

“暴风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爆发时可以摧毁一切,但过后却风平浪静,如果控制好这12秒,就能排解负面情绪。”

真正的高手都是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先分析心态,再分析事态。

在一个数百米深的矿坑中,有几个矿工正在作业。

突然矿灯出现故障熄灭了,旷工们非常害怕,手忙脚乱地到处找出路,一番摸黑寻找却毫无结果。

这时,有个矿工说:“与其这样盲目乱找,不如静坐在这边,看能否感觉到风的流动,因为风一定是从坑口吹来的。”

于是矿工们都坐下来,努力感受风的流动。

刚开始,大家没有任何感觉。但过了一会,他们的感官变得敏锐,逐渐感受到一丝微弱的风轻拂脸上。

终于,他们顺着风的来处,找到了出口。

曾国藩说:“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人在情绪失常的情况下,理智和智商往往会下降,就容易犯错,找不到出路。

想发火时,别急着说话,冷静12秒,或者,暂时先离开让你生气的环境;

遇事不顺,不要轻易做决定,给自己两天缓和的时间,调整好状态,再去解决问题。

生活就像一场拳赛,越是心浮气躁,越容易自乱阵脚,失去理智判断。

遇事先放在一边,给情绪一点降温的时间,才能理性处理问题,掌握好自己的人生。

林语堂先生曾说:

“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

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

遇事冷处理,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成熟,更是一种通透豁达的大智慧。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管住自己,与不快的情绪告别,认真活好当下,去拥抱美好的人生。

共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揭... 揭秘秦琼:在中原谁都打不过他,面对北国众名将,他也谁都打不过! 现如今,常常有人用“关公战秦琼”,来...
从“清华简”看甲骨文(了不起的... □本报记者沈剑奇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向华 当“清华简”遇上甲骨文,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和发现?7月...
原创 我... 文/清欢 我国有多少“世界级”的名人?一位是千古一帝,一位是孔子的老师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
原创 薛... 引言 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手下有两员大将,薛岳与白崇禧,他们抗战有功,也深得蒋介石信任。但这两人却性...
原创 古...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两军对峙时,双方大将阵前单挑,决定胜负。然而,这种场面真的存在吗?如果真...
原创 1... 1970年3月8日,毛主席提出召开四届人大会议和修改宪法,但是,他同时又提出关于改变国家体制、不设国...
原创 王... 我们常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子长得漂亮。而且在历史记载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分别对...
原创 千...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
原创 曾... 在近代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出了很多数典忘祖之人,同时也出了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人。曾国藩作为晚清的四...
原创 魏... 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他在位时对内招贤纳士,任用李悝为相,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