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陶艺作品展新闻发布会在景德镇举行
央广网景德镇9月6日消息(记者郇康新)9月5日上午,“天工开物·智韵瓷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陶艺作品展”新闻发布会在江西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 摄)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勇,景德镇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徐辉,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督导专员伍恒光等出席。发布会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江亚梦主持,省内外院校及企业代表、陶艺界专家学者、媒体代表、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师生代表等约80人参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 摄)
徐辉在发布会致辞中回顾了首届全国大学生陶艺作品展的丰硕成果。2024年首届展览以“瓷上中国 美润天青”为主题,共征集来自全国31个省份及港澳台地区的1222件/组作品,遴选出310件/组精品展出,并特邀9个国家14所国际院校的103件/组作品设立国际展区。展览期间配套举办6场专家讲座、交响乐演出等活动,累计吸引4.2万人次观展,赢得国内外专家及艺术媒体的高度评价。
徐辉指出,本届展览在首届基础上实现多维度突破。主题上呼应传统与智能融合,以“天工开物·智韵瓷章”为主题,鼓励青年学子深入挖掘制瓷技艺,结合数字科技与AI算法进行创新表达;类别上新增“传统工艺数字化创新”子类,突出“AI与陶瓷艺术融合”方向,推动人工智能在陶瓷设计、烧制等环节的应用;交流上增设“国际大学生陶瓷艺术创作营”,促进中外学生共同创作与文化互鉴;转化上联合本地企业设立“产业对接专区”和“陶艺展青年集市专区”,为优秀作品提供产业链与市场支持。
在答记者问环节,发布人就媒体关注的问题作出回应。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 摄)
王勇强调,展览是落实美育浸润行动的重要实践,对美育课程创新、人才培养与平台建设具有示范意义。未来将强化艺术课程主渠道作用,构建多学科协同的美育体系,并提升教师美育素养,将美育纳入师范生人文课程。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 摄)
徐辉表示,展览通过激发创新活力与推动校企合作,助力景德镇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学生作品的新技术应用为产业转型注入灵感,而“企业需求对接区”则促进人才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景德镇市政府将依托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产教联合体,推出定制化产教融合课程,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创新平台与专家库,联合建立研发中心与实习基地,加快创业园建设,并实施“陶瓷100”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搭建多元成长平台以支持陶瓷教育与人才培养。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 摄)
伍恒光指出,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通过“传统工艺+数字技术”实践平台,帮助师生在技艺与智能融合中获得成长。通过大师工作坊、数字工坊及国际交流计划,有效提升学生的传统美学理解与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并依托成果转化机制,支持作品走向市场。学校还将推动跨校课程共建、科研联合攻关与教学资源转化,并通过学术交流与成果展览,持续扩大展览影响力。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 摄)
据悉,本届展览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江西省教育厅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与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共同承办,计划于今年11月正式开幕。展览以“技艺——文脉——算法——产业——视界”为主线,构建陶瓷创新体系,旨在为全国高校陶艺人才提供展示、交流与转化的高端平台,进一步推动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