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风雅事,简单即风雅
创始人
2024-11-01 01:21:06
0

喝茶是风雅之事,是一种崇文的品格,但不应成为华丽的伪装。

有时过于形式化的品饮,反而觉得很累。

因为只是在谈对于茶的心得,过于讲究喝茶的仪式感,丧失了喝茶时的内省与自在。

以前法眼禅师曾被一位学生问道:师父,什么是人生之道?

他说:第一是叫你去行,第二也是叫你去行。

同样的什么是饮茶之道?第一是叫你去喝,第二也是叫你去喝。哪需要那么多的仪式与大道理呢。

饮茶之道

狭义的饮茶之道,即为我们今天所谓的茶艺。

唐代陆羽《茶经》多为煎茶,宋代蔡襄《茶录》和赵佶《大观茶论》多为点茶。

明代张源《茶录》和许次纾《茶疏》讲的则是今天常见的散泡茶。

广义的饮茶之道,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文化层次,重在审美艺术性。

其炊茶用具、煮茶方法、茶室布置、礼节礼貌、交谈话题等,有一系列的讲究和门道。

尤其是日本茶道,走向了一个极端,一招一数、一板一眼,讲究到繁琐和刻板的程度。

对于饮茶的意义,即使从人生的角度来说,也不过如冈仓天心在《茶之书》所说:是对完美的温柔试探。

程式化,只会让人的灵性被禁锢。

饮茶修道

齐梁陶弘景《杂录》有载:“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说饮茶能使人轻身换骨、羽化成仙。

借由饮茶活动,修行证道、体会万物的德性、规律、真理、本源等。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则把茶描述为一种媒介:至若茶之为物,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

徽宗笃信道教,自号“教主道君皇帝”。

他认为茶禀清、和、淡、洁、韵、静之性,饮茶能致清导和、熏沐德化,陶冶性灵。

明代朱权《茶谱》:

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以副内练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岂惟清哉?

朱权是朱元璋的十七个子,被封为宁王,有明一代,开论茶之先河。

他把汲泉品茗的宗旨,归结在了“修养之道”上,使中国茶道从“求真”向“悟道”发生转变,从体会自然之味,向着体悟自然之道的升华。

中国的茶道,简单,但意蕴深远,从来不是停留在一招一式的藩篱中。

饮茶即道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认为:“道在蝼蚁”、“在稊稗”、“在屎溺”,“无所不在”,“无逃乎物”。

禅宗则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之说,一切现成、触目菩提。

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澹然而为,顺任自然。

运水搬柴,著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饮茶即修道,即茶即道。

仰山慧寂禅师有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钁头边。

不须持戒,亦无须坐禅,饮茶、劳作便是修道。

而赵州从谂禅师有“吃茶去”的偈语,开“茶禅一味”的先河。

大道至简,不修乃修。取火侯汤,烧水煎茶,无非是道。

饮茶不应拘泥于固定的程序、规则,亦不必以牛饮标相榜,贵在朴素、简单,从心所欲。

顺乎自然,从心而为,于自然的饮茶活动中默契天真、冥合大道。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厅堂书房字画傅继英书法“德配天... 文/梨花 画作/傅继英 “德配天地” 的深意,需从天地的品格与君子的德行双向解读。天地以广厚为性,包...
吉林省两部文艺作品斩获国家级大... 11月4日,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上,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的文艺作品喜报频传,双双斩获国家级政府最高...
「追痕」倒计时 | 大沪联合艺... 11月1日周六下午,大沪联合艺术空间告别秀 —— “追痕,定格时空记忆”,在上海市茂名南路1号开幕。...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闭幕 ... 新华社重庆11月4日电(记者周文冲、周思宇)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
江苏科技大学怎么样?深蓝杯+艺... 宿舍里的对话总能戳中大学生的共同纠结:“刚收到合唱比赛通知,可排练要占晚自习时间,值得吗?”“社团招...
全球财富迎来传承浪潮 家族艺术... 在全球艺术市场,秋季拍卖正在火热举行。在这个如火如荼的拍卖季,有很多私人收藏、家族藏品上拍。 10月...
普京指示俄内阁:12月之前批准...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俄罗斯塔斯社11月4日报道,根据今年9月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的结果,俄罗斯总...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 近期,中荷两国间的摩擦引发广泛关注,直接起因是荷兰政府突然决定强行接管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子公司安世...
广州白云机场起飞!国内首架C9... 11月4日12点27分,国内首架C919十五运会彩绘飞机“大美湾区”号搭载157名旅客从广州白云国际...
“火箭式”升温!广西最高温或冲... 11月4日,南宁阴雨绵绵。网友说,冷风+冷雨,有点冬天的味道。太阳什么时候回来?大家再扛一扛、裹一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