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岩茶与普洱茶,茶圈里的两大热门,谁才是真正的喝茶尽头?
创始人
2025-08-30 07:05:59
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人一旦闲下来,就容易去思考一些“终极问题”。

探索未曾尝试过的茶味,总结过往的品茶体验,可偏偏有人要把这两者拧成一道“必答题”。

比如茶圈里常被拎出来讨论的“喝茶的尽头是普洱还是岩茶”。

那些认为尽头是普洱的人,语气中透露出十足的坚定。

你看普洱,既可以存放又能陈化,生茶从鲜烈转到温润,熟茶从绵滑喝出陈韵,像是能陪着人慢慢变老,喝到最后自然会爱上。

他们还喜欢举例子,说谁谁之前喝遍了岩茶,最后还是囤了一柜子普洱。

而那些觉得尽头是岩茶的人,也有自己的道理。

岩茶的“岩骨花香”多么独特啊,一口就能喝出岩石的清冽、花果的香甜,层次翻转让人回味无穷,哪像其他茶那样单调。

他们会说,真正懂茶的人,最后都会迷上岩茶,毕竟不是所有茶都能喝出“岩韵”这份独一无二的质感。

然而,这些非此即彼的定论,总让人觉得少了点意思。

就像在猜谜之前就被人把谜底说透,或者在看风景之前就被告知“这里最美”,连探索的兴致都大打折扣。

喝茶本就是一件随心而为的事,哪来那么多“必须走到头”的路呢?

《2》

喝茶的尽头是普洱还是岩茶?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问错了。

这个问题从根上就带着局限,它默认茶有统一“终点”,却忘了茶最本真的魅力,从来不在非此即彼的选择里。

茶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所有人都认可的“终点”。

所谓的尽头,不过是每个茶客喝遍千山万水后,味蕾与某类茶撞出的专属默契。

有人偏爱清晨一杯鲜爽绿茶,有人独恋午后红茶的暖甜,这些偏爱没有高低之分,更不存在必须抵达的终极方向。

就像有人爱吃甜、有人爱吃辣,你不能说吃辣才是饮食的尽头,喝茶也是同样的道理。

再说普洱与岩茶,本就是两条路上的茶,连比较的基础都不一样。

先看最根本的原料和工艺,武夷岩茶讲究山场,“三坑两涧”的正岩茶自带岩石的清冽,制作时要经过摇青、做青、炭焙等复杂工序,少一步都出不了那股岩骨花香。

普洱茶则看重树种,老树茶的茶汤更厚重,还要区分生普和熟普。

生普没经过渥堆,新茶鲜爽、陈化后转温润;熟普经过渥堆发酵,入口绵滑带陈香。

两者的分类、风味、品饮逻辑完全不同,哪来的“谁是尽头”一说?

喜欢岩茶的人,爱的是它一口多变的鲜活层次;偏爱普洱的人,恋的是它随时间沉淀的温润。

它们从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各自承载着不同人的喜好,就像两条并行的路,有人选左边,有人选右边,最终都能找到让自己安心的那杯茶。

《3》

更何况,喝茶本就没有真正的“尽头”。

它从来不是一条走到底的直线,而是一场跟着口味、跟着茶圈变化,永不停歇的探索之旅。

只要你还愿意拿起茶杯,这场探索就不会结束,自然也谈不上走到头。

茶圈的风向,向来是难以捉摸的,今天流行的茶,明天可能就淡出视野,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铁观音。

十几年前,铁观音的风头无人能及,说是“茶界一哥”毫不夸张。

不管是南方的茶馆,还是北方的家庭,客人一坐下,端上来的准是一杯铁观音。

尤其清香型铁观音,更是“火出圈”的存在。

它不像传统铁观音那般醇厚,而是外形翠绿、茶汤清亮,入口带着高扬又淡雅的兰花香,既有绿茶的清爽色泽,又有花茶的馥郁香气,恰好戳中了当时大众的口味。

可谁能想到,盛极一时的它,后来会慢慢淡出主流视野?

有人说是市场做烂了,巅峰期里,不少茶商用外地茶冒充安溪铁观音,甚至出现9.9元包邮的劣质茶,拉低了大家对铁观音的印象。

也有人说是工艺问题,改良后的清香型铁观音发酵轻、杀青重,喝多了容易伤胃,渐渐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更关键的是,后来闽茶里冒出了桐木红茶、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等新选择,消费者有了更多偏爱,铁观音的份额自然被分走了。

如今喝铁观音的人确实少了,但仍有一群老茶客守着它的滋味。

这就像茶圈里的每一款茶,没有谁能永远站在“流行顶端”,也没有谁能让所有人都喜欢。

既然茶的选择一直在变,探索的脚步从未停下,那“喝茶的尽头”,又从何说起呢?

《4》

说到底,喝茶这件事,最核心的还是“主观”二字。

没有谁能拿一套标准定义“好茶”,绝大多数人判断茶的好坏,全凭自己的口味和喜好。

就像有人天生偏爱香气,要是喝到一款高扬馥郁的茶,比如香透齿间的茉莉花茶、兰香显的铁观音,准会觉得这才是好茶。

可要是让看重汤水的人喝,即便香气再足,若茶汤不够绵柔醇厚,他们也未必买账。

反过来也一样,爱汤水的人碰到入口顺滑、回甘绵长的茶,会迫不及待想囤货,可在爱香的人眼里,没了突出的香气,茶就少了灵魂。

你看,连“好”的标准都因人而异,又怎么能有所有人都认可的“喝茶尽头”?

更别说,人的喜好还会跟着时间、跟着风气变。

现在社会节奏快,不少人都爱跟风,哪种茶火了,就跟着去尝。

等下一种茶成了新热门,又转头去追。

前几年白茶火,大家都聊“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后来岩茶受追捧,茶桌上又满是“岩骨花香”的讨论。

其实细想,六大茶类本就各有各的妙处,绿茶鲜爽、红茶温润、白茶清甜、乌龙茶香气足、黑茶醇厚、黄茶鲜醇。

只要制作符合标准、品质过关,就都是值得喝的好茶。

至于哪款能成为流行款,哪款能走进谁的日常,从来不是某个人说了算,而是靠消费者的真实偏爱和市场的自然选择。

毕竟,适合自己口味的茶,才是最好的茶,哪里需要什么统一的“尽头”呢?

《5》

其实不必纠结“喝茶的尽头是哪款茶”,茶圈的风向会变。

今天流行普洱,明天或许是岩茶,个人的口味也会随岁月流转慢慢改变,可唯独喝茶的初心从未变过。

普洱、岩茶也好,白茶、红茶也罢,甚至曾风靡一时的铁观音,都不过是这场味觉探索里的风景。

没有永恒的“流行”,更没有统一的“尽头”。

六大茶类各有风华,市场与喜好会推着茶圈不断向前,但真正能留在我们茶桌上的,永远不是跟风追逐的热门款,而是那杯让你想着念着的茶。

毕竟,真正的“尽头”从不是某一种固定的茶类,而是你与茶相处时的自在与满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唯物史观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不过是群众的一个象征。不过,时代里的英雄实在太过璀璨,让我们无法...
《三国志·战棋版》PK5官渡之... 哈喽大家好啊,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些PK5官渡之战吴国的热门阵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吴国的队伍在这...
原创 西... 引言: 秦始皇是历史中的重要人物,虽然人们对他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他对国家的统一安定,所作出的重要...
原创 墨... 在春秋战国那个风云激荡、百家争鸣的时代,华夏大地宛如一场思想盛宴的舞台,众多思想流派纷纷登上历史的舞...
原创 周...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应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的作品也是流传至今,其优美华丽的作品曾令...
女娲之困:纣王背后的神秘力量与... 女娲之困:纣王背后的神秘力量与封神权力密码 女娲,这位在神话传说中拥有通天彻地之能的上古大神,她的威...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吸引游客打卡 入春以来,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吸引八方游客参观。殷墟博物馆是一个全景式展示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
原创 神...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道。史书中记载:大禹治水德高望重成为部落...
原创 被... 要说历史上哪一个君主被黑的最惨,每一个人应该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在我看来,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君主应该...
龙门涧核桃:文玩新宠的魅力 文玩核桃的独特魅力 文玩核桃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魅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把玩后的文玩核桃晶莹剔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