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方言中寻根——长篇小说《平遥话》新书首发式在京举行
创始人
2025-08-27 19:34:09
0

8月21日,长篇小说《平遥话》新书首发式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山西三晋报刊集团原董事长赵学文等出席活动。首发式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雷主持。

《平遥话》刘伟波 著 作家出版社

长篇小说《平遥话》以平遥方言为叙事核心,融合了古城历史、民俗风物,讲述了以刘元为代表的小人物的挣扎与奋斗,通过家族命运的变迁折射社会历史的演化。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平为本书写序推荐,表示书中扑面而来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底蕴厚重的文字流畅且从容,对故事架构与把握令人叹为观止,朴实自然,璀璨生辉,显示了作家不俗的功底和才情。《平遥话》应该是山西文坛近年来长篇小说领域的一个重要收获,是一部极具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的书面致辞对小说进行充分肯定,指出《平遥话》通过主人公刘元的命运浮沉,以小见大,勾勒出平遥古城的社会变迁、商道兴衰和人文风情。小说以平遥方言为叙事经纬,将一个小商人的命运嵌入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在方言土语的韵律中,折射出个体生命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整体上看,《平遥话》是一部需要“读进去”的作品,初看是刘元的个人史,再看是平遥的地方史,细品是中国人的生存史。

阎晶明详细分析了《平遥话》的多重文学价值,认为其是文化小说、家族小说与方言体小说的融合体。作为文化小说,它延续了文化寻根传统,但不同于外来者视角,作者生于斯长于斯,书写更具身份真实感。作为家族小说,它跨越百年,以轻喜剧笔调缓解悲剧命运的沉重,体现出举重若轻的叙事智慧。作为方言体小说,具有突出的地方代表性,对方言的使用兼具学术严谨与文学美感。

张亚丽认为《平遥话》对平遥方言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普通人物命运的细腻刻画,彰显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与对历史的敬畏。这部小说的叙事野心,在于用一个晋商小人物的命运轨迹,编织起中国现代史的微观图谱。小说中的语言质朴而不失韵味,情节紧凑而富有张力,人物形象鲜明而立体。这本书不仅是对平遥方言的深入挖掘和整理,更是对平遥文化的深情致敬和传承。

赵学文认为《平遥话》最大的特点是书写乡愁,方言是这部小说的灵魂所在。作品通过描述平遥的民俗、建筑和家族故事等细节,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小说不仅记录了个人记忆,也成为与读者共享的文化载体,体现了乡愁的普遍性和文学价值。

作者刘伟波在现场分享了小说的创作过程和感悟,与大家共同探讨《平遥话》中的故事与情感。他说这部小说的创作初衷,源于对故乡文化的热爱与思索,想通过刘元这一人物形象,把平遥人的精神世界和历史变迁表现出来。他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平遥的文化底蕴和晋商精神,也让方言这一传统语言形式在文学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刘伟波还表示,小说中很多情节和人物都源于他对家乡的真实记忆和深入走访,正是这些鲜活的素材,赋予了作品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在... 现代世界中,假如2个国家都愿意合并,那么会形成一个新国家吗? 世界上存在大大小小的国家,都有着互相的...
原创 4...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才子人才辈出,他们为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不惜放弃...
原创 史... 古代流传下来许多神话人物,这些人设在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但对历代百姓影响很深,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导致,...
原创 鲁... 哥俩儿娶姐俩儿,听起来似乎是亲上加亲,是件好事,然而现实中却很少见到。一个是婚姻需要缘分,哥俩儿和姐...
原创 男...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要说起我国的田园诗,陶渊明可谓是头号人物,相比于其他人,他更在乎的是生活...
原创 天... 天宝之变:臣敢逐君子弑父,谁云冥漠本无知 尹子奇率五千马贼渡河略北海,意欲南取江淮,适敦煌王李承寀...
原创 左... 在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太监主动打开城门,三大营官兵直接投降,那些文武官员也...
原创 袁...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无论选择什么职业,只要合理合法,爱岗敬业,都是值得尊敬的。然而...
原创 晚... 华夏文明的孕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厉害人物,在历史上人们多信奉周易算命,所以也对那些预言“大神”说的话深...
原创 隋... 隋唐十八好汉是《说唐》中的十八员猛将,不过明确的只有13人。十三人分别是第一李元霸、第二宇文成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