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护航京津冀学子登台艺术殿堂,“大手拉小手,拉住了就不想放开”
创始人
2025-08-27 10:01:19
0

5场演出,14所高校,15部作品,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戏剧的火花连续三天迸溅、绽放。日前,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发起并主办的“青春绽放·戏聚京津冀——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及座谈会圆满落幕,自3月份公开征集参演剧目以来,这场长达五个月的戏剧马拉松,奔向了掌声热烈的终点。

“青春绽放·戏聚京津冀——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举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北京人艺就在关注校园戏剧。”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说。今年,人艺首次把校园戏剧普及公益活动覆盖至京津冀三地,组建导演、演员、舞美及戏剧教研员构成的40余人的辅导团队,全程保驾护航。在戏剧搭建的桥梁上,三地青年学子跨越地域、专业,写下属于他们的友谊和梦想。

立表演

一句句“重来”磨出“戏比天大”

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负责人吴文霞还记得,当初,报名视频交上来时,有些孩子们的表现青涩得带着点儿粗糙。14所入选学校的戏剧团体,有的如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天津大学北洋话剧团等已颇具历史,有的却新生不久,比如,河北传媒学院薪火戏剧社,是学校接到这次展演邀请后成立的四个剧社之一。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君婳并不讳言,京津冀三地的戏剧美育基础存在一定差距:“在河北,话剧展示的平台相对较少,我们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业院团走进高校言传身教。北京人艺代表着国内话剧艺术的最高水准,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格外珍惜,大手拉小手,拉住了就不想放开。”

河北传媒艺术学院《双雪记》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指导薪火戏剧社的人艺青年演员朱少鹏,两次到石家庄排练,两次把孩子们的表演打碎、落地、重组。薪火戏剧社的原创剧目《双雪记》重新发掘并演绎了元杂剧《窦娥冤》,以窦娥蒙难时的盛夏飞雪与一位自救女性向往的洁白之地为回环,叙述女性跨越数百年的觉醒与抗争。这是一部很“学院派”的作品,说书、戏曲等元素汇入了苍凉底色,灯光、道具都承载着重要的叙事功能。

朱少鹏保护孩子们的心血,同时要引导他们把单纯的热爱变作能与观众见面的“成品”——没有站进光里,重来;台词听不清,重来;走位不准确,重来;锣鼓没打好,重来;逻辑终于理顺了,再来一次加深记忆。十几分钟下来,4位同时饰演衙役与村民的男生不停地蹲下站起,很快冒了汗,4位唱歌的女生嗓音累得开始走调,但没人松懈、没人抱怨,朱少鹏看得出来,“他们在极力调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拼命吃透我们给予的各种要求。”这一刻,无需过多的辞藻与煽情的鼓动,人艺“戏比天大”的箴言,已经完成了一次深度浸润。

人艺青年演员朱少鹏(右一)指导学生们排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绝大部分孩子走出校门后,可能都不会从事戏剧专业。”朱少鹏对大家的期望超越了戏剧,落在更远的地方,“但‘戏比天大’代表的探索、自尊、友爱的精神,将随着他们走进各行各业,陪伴他们的一生。”

开视野

当代学子的眼界令人敬佩

在这次展演中,朱少鹏指导的5所高校跨越了京津冀三地。他敏锐地捕捉到三地学子身上一些有趣的特质:北京的学生眼界开阔,对新鲜事物接受很快;河北的学生质朴、努力,燃烧着满腔热爱,就像《双雪记》中饰演窦娥的刘雨洁,面对闪光灯与采访镜头,小姑娘紧张到自我介绍连吃了几个“螺丝”,但到了台上,她清瘦的身躯爆发出窦娥激烈悲愤的呐喊,连朱少鹏都心疼地直劝她“省着点力气”;天津的高校则相当默契地聚焦于这座见证风云际会、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南开大学的《张伯苓》作为展演的开幕戏,把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始人张伯苓在抗战期间的苦心经营搬上舞台,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的《大狮子胡同一号》,讲述了“开眼看世界”的严复在天津工作生活的往事,并以他的视角描绘了沽上福地鲜明浓郁的风土人情。

南开大学《张伯苓》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当代学子对话剧选题、对地域文化的敏感,让深耕戏剧评论与研究的彭俐敬佩、反思。彭俐是资深媒体人,“我问自己,我们的报道和创作选材会想到张伯苓、严复吗?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但我们有足够的篇幅去描绘他们的生平与思想吗?”在南开大学,熔铸了老校长“爱国三问”的《张伯苓》已成为戏剧美育的范例,这部问世于2019年建校百年之际的作品,已经在6年间传承演出了20余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家书》同样是红色基因的戏剧载体,它以革命先烈冷少农为主角,自2023年5月首演以来,13场演出见证了5组演员、3组主创的接力成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家书》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除了对历史的觉知与回望,这次展演期间,彭俐与许多观众一直感慨,原来方方面面的给养,都可以被年轻人变作戏剧舞台上的灵感:有对当下时代的体察,首都师范大学的《牧野长歌》、河北农业大学的《时刻准备着》、清华大学的《向上,向下》各自取材于当代支教、大学生参军入伍以及城市生活的真实感受;有对话剧典范的致敬,北京人艺的口碑之作《我爱桃花》《我们的荆轲》被多所高校再度演绎;有对经典文本的重构,中央戏剧学院的两部作品《周冲的雷雨》《望日莲》分别改编自《雷雨》《蒲柳人家》,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融入了新一代青年的解读和视野。

中央戏剧学院《周冲的雷雨》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这些优秀的作品应该唤醒更多人认识戏剧教育的意义。”彭俐说。在他看来,爱戏剧的人无不是内心丰富、情感细腻的,“他们对历史、对现实有着极大的好奇心,这是戏剧之于社会的重要责任。”

进幕后

舞台工作远比想象更加严谨复杂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演,从台前到幕后,都是年轻人的“战场”,直接参与演出的学生演员达120人,幕后保障的学生超100人。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梓菡带着一支14人的志愿者小分队机动游走,一边安排所有剧组的用餐休息,一边配合人艺的专业团队,在舞台上准确贴好15个剧目的定位地标。“一个剧组至少有5件道具,而且往往不只有一个场景,几天排练,黑色的地板已经被我们贴得‘花花绿绿’,全是各种颜色的荧光贴。”王梓菡说。从前在学校里,无论演戏还是看戏,她关注的几乎只有表演本身,这是她第一次清楚地看见幕后工作如此细致繁杂,灯光、音效,每一个步骤都要严丝合缝、紧锣密鼓。合成彩排的几天,“人艺的指导老师每天早上8点来,晚上12点才走,每次吃饭都是凉的。”王梓菡跟在他们身边,牢牢记住了舞台工作者应有的专业与严谨。

谢幕后,大家彼此拥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这是一次属于戏剧的盛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家书》的导演郑璐旻说。三天展演结束时,她受益良多,感动良多,“戏剧的缘分”牵引着她与志同道合的年轻朋友相聚在同一片舞台上,这将是一次终生难忘的回忆。而当剧场的灯光熄灭,那些宏大的意义被短暂剥离时,二十出头的孩子们放下剧本、走出人物,变回了这个年纪应有的样子,他们交换徽章,一起在人艺剧场的各个空间合影留念——对每一个怀揣戏剧梦的人而言,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都是值得骄傲的大事。

学生剧组在人艺合影留念。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热闹的欢笑中,郑璐旻突然想起,她到北京求学时第一次走进人艺看戏的那个夜晚,那天,《小井胡同》散场后,看得太入迷的她与同伴错过了开往房山的末班车,“出了达官营地铁站后,我们不约而同地决定,一起骑车回学校。”深夜的天很静,路很远,“我们一点也不害怕,心里反而亮堂堂的,我想,这就是戏剧带给我们的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高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79岁老伯为见其相亲对象“翠花...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 满头白发的程阿伯 拉着相亲对象“翠花” 满脸甜蜜地 来到深圳罗湖口岸 打算一同出...
乌军:俄进入乌东部工业重镇,该... 据BBC报道,乌克兰军队承认,俄罗斯军队已经进入东部工业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关键地区,并试图建立一...
明牌珠宝(002574)8月8...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明牌珠宝披露,截至2025年8月8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1万户,较7月31日增加30...
瑞丽市莫宁珠宝有限公司成立 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瑞丽市莫宁珠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SAI MOE HNIN,注册资本1...
原创 满... “狼狈苦图谋,为奸两不羞。阴风同德殿,奴气辑熙楼。暴雨秋知了,皇袍小沐猴。匆匆一幕剧,贻笑却千秋。”...
原创 宋... 《水浒传》将历史上宋辽战争反着写,宋江招安后,率军北征辽国,大破之,迫使辽国皇帝耶律辉称臣,纳岁币。...
从“魔都号”到“花城号”,探索... 转自:中国水运报 1405年,明朝的郑和乘坐着巨大的宝船,开启了人类航海史上的第一次远洋航行,展现了...
原创 李... 古代的帝王情商都是十分高的,尤其是李世民,很多皇帝上位后都会将开国功臣杀掉,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朱元璋...
原创 汉... 三国时期出现了三大战役,分别是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无论是哪一场战争,都对三国的局势产生了重...
在广德“血的经验”! 誓节渡战役:一个连只剩下七人 整理徐厚冰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随后即兵分两路会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