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刘敬怡 上海报道
两年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哔哩哔哩联合出品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其中,小猪妖的一句经典台词“我想离开浪浪山”爆火,成为网络流行语。两年后,衍生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在院线上映。猫眼专业版最新数据显示,《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已达12.96亿元,跻身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名,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突破10亿票房的二维动画作品。
《浪浪山小妖怪》电影海报
与此同时,与电影同步推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浪浪山小妖怪》电影艺术画集发售至今已售出近2万册。作为《中国奇谭》动画短片集首部动画电影的官方衍生品,画册中通过角色设定的成稿、动画原画、场景原画、动画线稿和制作组创作手记,将电影背后的创作温度与艺术巧思一一铺展在读者眼前。
上海书展上摆放着《浪浪山小妖怪》电影艺术画集
电影艺术画集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画册”,它更像一扇推开电影创作幕后的窗——那些藏在银幕背后的原画线稿、场景草图、未公开的分镜细节,都在纸页间被细细铺展,让观众得以触摸到一部电影从灵感碎片到完整影像的生长轨迹。
在2025上海书展现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展区摆放的《浪浪山小妖怪》电影艺术画集前,不少读者翻阅着这本画集,印证了这股“浪浪山热潮”的持续升温。
为什么选择出版《浪浪山小妖怪》画集?面对这个问题,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动漫中心负责人陈超奇直言,作为从小看上美影动画长大的孩子,对水墨动画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当我们听闻‘小猪妖’制作剧场版时,我是很激动的,所以最快速推进与上影元达成画集出版共识,这里有对‘小猪妖’必火的预期,更多的是对中式动画美学的推崇和信任。”
陈超奇向海报新闻(报料微信号:HaibaoNewsSw)记者介绍,为了使读者在翻阅画集时,不会产生“这不就是把电影截图印在纸上吗”这样的想法,编辑组索性跳出线性叙事,以四个小妖怪的成长之路为线索,展示他们西行之路上的闪光时刻。“制作画集的日子,我们编辑团队活脱脱成了另一个‘取经团’光是搭建画册框架,就磨了整整三周。”陈超奇回忆编辑过程时感慨道。
作为《中国奇谭》动画短片集的首部动画电影,影片讲述了小猪妖为求“长生不老”,与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假扮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冒险故事。在三维动画盛行的时代,《浪浪山小妖怪》坚持采用二维手绘技术,融合水墨艺术与现代动画语言,构建出独特的视觉美学体系。
“这个电影的画风很不错,很适合用来做画集。看多了3D动画,平面、水墨质感的画面第一眼看到是眼前一亮的。”上海书展上,有读者在看完这本画集后这样评价道。
上海书展上,读者翻阅《浪浪山小妖怪》电影艺术画集
同样,这本画册的风格调性将水墨痕迹与版式设计联系起来。陈超奇介绍,力图还原浪浪山最真实的样子,画集使用大量水墨图案、纹饰等中式元素。在画集中,编辑组绘制了大量水墨图案、纹饰作为底纹;用中式印章做小标题框,在图说旁缀上了祥云纹样。
此外,在画册故事篇中,出版社编辑组创作了23首七言绝句,用“打油诗”回顾角色团在冒险途中的每一个成长瞬间。在角色设定部分,展现了许多未在电影里细说的小设定,例如小猪妖葫芦上妈妈刻的小猪头,蛤蟆精工牌上歪歪扭扭的数字等。
“可能会有人潜移默化认为,动画片就是给孩子看的,但其实动漫的创作核心,肯定不是只服务某个特定群体的,它只是一个内容载体,一种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陈超奇认为,就现在的市场观察来看,动漫所触达的人群是非常宽泛的,加之小妖怪的故事内容、角色形象,无论是二次元还是三次元,这本画集都能放心“食用”。
从“我想离开浪浪山” 引发的广泛讨论,到如今《浪浪山小妖怪》电影票房与配套艺术画集销量的双增长,相关IP的市场表现已形成一定规模。艺术画集的推出,体现出出版方对动画IP的挖掘思路,为“浪浪山”相关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