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你我皆是艺术家
创始人
2025-08-26 19:31:10
0

艺术是一时巧思,也是一门科学。从古巴比伦王的空中花园到尼罗河畔的狮身人面,艺术被看作奇伟瑰怪;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到卡尔·韦德的《打结的枪》,艺术被视为思想激流的具象。作为最直观、最震撼、最让人啧啧称奇的形而上的美,艺术的形式与功能必须并存;每一次科技的革新,也少不了在艺术领域大刀阔斧。因此,AI时代,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时尚、建筑和室内设计等领域正在十字路口张望。

对于那些将设计视为一项“依靠创造性”工作的人来说,人工智能似乎会削弱他们工作中,所谓的人性的光辉。但对于那些希望提高效率的人来说——无论是在创意生成、减少浪费还是精简制造流程方面——这项技术可以帮助增强创意过程。

而无论对“创造性工作”中的AI成分,秉何种立场,持何种观念,有一点是明确的:它对设计环境、货架上的产品和衣柜里的衣服产生了巨大影响。

1

什么是艺术?

在我们寻找AI时代中的艺术方位前,我们要先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艺术?”

可能您会猜测,笔者要拿出几个经典作品来阐述艺术:梵高笔下旋转的星空;《蒙娜丽莎》嘴角那抹似有若无的微笑;《兰亭集序》墨痕里藏着暮春的微风与友人的欢宴等等。怎么回事,艺术都有名有姓呢?好像一提到艺术,随口就来那些名家巨著,我们这些“泛泛之辈”就无法染指艺术了吗?

不知您对艺术史有无了解,当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在烛光中流转,当汴梁街头的年画摊前挤满挑货的市民,当纽约地铁站的涂鸦在晨光中苏醒,当你我手机屏幕里自媒体创作者的视频播放——艺术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平等地拥抱每一个普通人。这种从精英专属到大众共享的转变,见证着创作权与欣赏权如何一步步回归寻常百姓。可以显见,创作工具从锤子凿子千万人,演变到了现在打开手机动动手指,艺术实实在在地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现在再来回答“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能引起点共鸣,蕴含巧思的有趣的事物。不难发现,艺术的发展路径是不断下沉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艺术巧思,从前因为种种限制,没有办法把巧思具象成艺术作品,但随着技术的迈步,艺术越来容易从我们的手中创作出来了。AI时代呢,豆包、GPT 等AI工具不仅能协作我们创作,也能给我们新点子。

那么,我们就有了个新思路。在这个AI工具便利的时代,艺术或许就不该被束之高阁,早就可以和AI工具结合在一起,交媾出新的形式,新的火花。

下面,来自创意产业的三位最杰出的人工智能设计实践者,讨论了该技术如何改变他们的工作:

2

关于艺术和AI的讨论

1)菲利普·斯塔克,工业设计师

2019年,我的“AI椅子”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件借助人工智能实现量产的工业家具。我与意大利家具公司Kartell在米兰设计周上共同推出了这个系列,并于当年上市销售。

当时,生成式设计尚处于萌芽阶段,但这把椅子的故事却要追溯到几年前。2017年,我对自己和自己的创作感到有些厌倦。我想探索全新的领域,不受人类、文化或情感的影响,于是决定与人工智能合作。

我开始与Autodesk合作,它是最早的生成设计软件公司之一。他们给我配备了一台专用电脑,我问了它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能用最少的物质和能量,帮我休息一下身体吗?”

人工智能必须了解人体是什么——但它对我的文化、我的出身、我的愿望或我的性别一无所知。这台机器挣扎了两年多,反复与我和Autodesk的工程师讨论设计方案。它最终陷入了困境。

解决方案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出现在我面前,那是我的挚友亨利·赛杜(Henri Seydoux)——法国无人机公司Parrot的首席执行官——向我解释道,胎儿在母亲子宫里的手指并非通过添加物质而形成,而是通过移除物质而形成的。(手最初呈桨状,只有当指间区域的细胞死亡后,手指才会显露出来。)我通过工程师将这一点告诉了机器,以帮助它重新调整思维。几分钟之内,它就做出了一把椅子。

那时候,机器要花三年时间才能做出一把椅子。而今天,它大概只需要几秒钟。

人工智能,顾名思义,就是人工的。它并不存在,它只是速度。人工智能是一个神奇的工具,因为它可以节省时间,它可以把所有信息串联起来。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对海量信息进行计算。它能调制出一杯鸡尾酒。

科技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每天都见证着它惊人的力量。但它的力量尚未拥有心灵或大脑。作为设计师,我们所做的就是与人工智能对话,将人工智能嵌入技术之中,并控制它。它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智能,并且日益自主,但它仍然植根于我们编写的程序——我们为它选择的内容。我们仍然需要人类大脑中蕴藏的那股神奇力量。而当我用铅笔和画板进行绘制时,我仍然比人工智能更快。

我怀疑它究竟能创造或复制出多高的创造力。真正的创造力蕴含着魔力和诗意,而我认为这仍然是人类潜意识的特权。人工智能目前还不及我们人类那样伟大的创造者。但未来如何,谁知道呢。

目前,尽管人工智能具有革命性,但它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它只是另一种工具。当我们发明电话时,重要的不是电话本身,而是我们能够相互交流。因此,我建议设计师们要警惕陷阱(这是一个雷区),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愿景,开发自己的潜意识,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想法。只有这样,你才应该让人工智能帮上忙。至少,目前是这样。

2)诺玛·卡玛利,时装设计师

我一直对科技非常好奇。20世纪60年代,我在西北航空找到了一份工作,发现自己整天坐在一台UNIVAC电脑前。它会提供航班、到达信息以及飞机故障信息。从那时起,我对电脑就驾轻就熟了。我当时就想:“哦,我懂了。”

几年前,我在阿布扎比参加了一个会议,会上有人推销一个由人工智能运营、设计和销售的电商网站。会上一位科学家问我,因为我是设计师,他们能不能“下载我的大脑”。我觉得这个想法太棒了,我应该自己做。

我拥有一份涵盖我57年职业生涯的时尚档案,这对我的品牌来说极其宝贵。我曾想过:“如果我的经验和愿景能够成为人工智能体验的一部分,那会怎样?如果我的档案能够在我离开后延续品牌的寿命,那会怎样?” 卡尔·拉格斐受聘于香奈儿后,他虔诚地重新利用了品牌的档案。他让这些档案重获新生。我当时就想,人工智能也能帮我做到这一点。

我在麻省理工学院选修了一门关于人工智能的课程,内容生成和写作技巧都很棒。这门课我完全无法理解。当时有150个学生,个个都比我聪明,我真希望他们当中没有人对时尚了解太多,认不出我来。但我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学完之后,我对这些机会感到非常兴奋,感觉整个世界都向我敞开了。

现在,我有一个AI程序,它根据廓形、领口和其他设计元素,对我的服装档案进行了分类,并添加了标签描述。当我撰写设计题目时,AI会搜索我的档案,寻找类似的服装,并给出与我之前作品一致的设计思路。

但我实在想不出还能做什么。于是,我拿出一张原始设计的图片,给AI提了个建议,要求他们做出一些变化。AI重新配置了条纹图案,加粗了一些条纹,并移动了条纹的位置。AI没有推荐条纹裙,而是建议用透明的米色面板,侧面开衩。在一个设计中,它加了一个领子。我挑选了几件最喜欢的,每件看起来都像是我亲手设计的。我们把一个系列——有些是我设计的,有些是AI设计的——放在网站上,让顾客知道哪个是哪个,但这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售价都一样。

这就是人工智能的不同之处。我对杰西卡的那张照片产生了情感共鸣——我觉得这条裙子穿在任何人身上都比不上它好看。撕掉设计图并进行修改会很困难。但人工智能可以用它来做任何事情,并创造出新的设计。

虽然我认同很多反对人工智能的言论——认为它会抢走工作并取代人类行为——但我也坚信它也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新的世界和新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多地学习人工智能,看看你的创造力如何以新的方式付诸实践,这确实是一件好事。

我仍然会画草图,仍然会做图案,仍然会使用真人模特。所有这些都是创作过程的一部分。但我无法想象自己会不享受这个新机会。你为什么要错过呢?

3)提米·福,建筑设计师

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非常肤浅。但在建筑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协助完成各种工作,从情绪板、渲染到探索不同的平面图配置。

假设我们正在设计一个后院布局。我们会向人工智能展示主要目标、视觉参考和一些合理的建筑材料。然后,人工智能会提供大量最佳解决方案,我们会对其进行批判性分析和筛选。我们仍然需要将门与门廊连接起来,等等——这样建筑师的总体目标就不会改变。

在我的公司 Tim Fu Studio,我们开发了用于建筑和空间优化的人工智能工具集。我们概述了影响设计的因素——例如最大化建筑面积或最大化日照——并让机器智能根据这些参数探索不同的配置。进化算法会不断测试各种方案,直到它们变得越来越好,然后我们才能从中挑选出最佳方案。

我们最近公布了斯洛文尼亚布莱德湖畔一座全新度假村的设计方案,其中包含七栋豪华别墅。我们相信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建筑项目。

例如,我们将人工智能工具用于平面图设计,最大限度地提升每栋别墅的湖景视野。此外,我们还使用了一个扩散模型来分析该地区建筑的图像数据库,以生成与当地传统和风格相协调的设计理念。最终成果帮助我们重新构想了斯洛文尼亚的传统设计图案,例如木材“rizalit”——该地区房屋外墙上常见的垂直围护结构——我们将其重新诠释为玻璃幕墙中庭,使别墅内光线充足。

从视觉角度来说,我们所说的“风格”实际上指的是相关性。人工智能可以做到这一点:扩散的工作原理是提取像素之间的相关性,这与人类感知图案的方式基本相同。

就像所有革命性的东西一样,人们既不愿使用人工智能,又积极公开反对它——尤其是那些并不真正了解它的人。由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垃圾信息,人们对人工智能也存在很多误解。一些建筑事务所甚至出于恐惧而完全禁止人工智能,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我们的竞争对手不会再跟风了。

建筑的最终成果是我们创造的场所和我们构建的体验,而不仅仅是我们制作的效果图。最大的里程碑将是,我们不再争论如何使用这项技术,而是让人们在不了解人工智能参与的情况下,亲身体验一个空间。我们仍在等待许多大型人工智能项目的公布——其中一些位于中东,包括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这令人兴奋。

3

使物,不为物使

AI时代,说白了,也就是信息大整合、工具大便利的时代。每个人都能有手段去把脑海中的想法变为作品,变为现实,这就是艺术。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说“不”呢?(转载自AI普瑞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紫焰新书《讲台》首发:讲述师生... 很多朋友在看到《子弟》封底的“现实沸点计划001”之后,都在询问什么是“现实沸点计划”,以及这个系列...
在诗词中遇见“柔软的锋芒”:《... 日前,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常驻嘉宾杨雨,携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诗词大...
文字为杖,探索意义的极限——《... 1923年3月,当詹姆斯·乔伊斯开始《芬尼根的守灵夜》的写作时,他大概不会想到,这部他人生中的最后作...
原创 元... 大家都知道,韩国历史上分别有新罗、高丽、朝鲜等称呼。而高丽,又叫王氏高丽,是洪武二十五年之前,存在于...
原创 关... 在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经过了数年的斗争后,确定了以曹操、刘备和孙权为首的三方势力。在赤壁之战曹操大败...
原创 欧... 欧洲曾是世界文明的灯塔,主宰全球的秩序,引领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如今这座灯塔的光芒似乎正在变得黯...
原创 高... 开宗明义,高句丽和现代的韩国没有关系。新罗才是韩国人的祖宗。 最早在朝鲜半岛建立政权的是商纣王的叔父...
原创 唐... ###唐太宗怒毁魏征碑:君臣佳话背后的权力纠葛 在大唐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与名臣魏征的君臣佳...
原创 赵... 在战国末期,除了秦国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优秀君王之外,与这父子二人差不多同时代的赵国也出了一位了不起...
原创 街... 马谡的优势是参谋,适合当参谋长之类的,不适合独自领兵打仗,这一点刘备在死前曾和诸葛亮说过的,因为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