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健康中国万里行公益项目创始人、中民养老规划院研究员、原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紫荆健康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肖卫平先生一行,赴广西桂林开展专项调研工作,重点考察正在筹备中的全国首个“中医科技公益发展基地”——由广西汇友民办教育信息化发展基金会牵头发起、慈善终端公益服务平台广西汇友事业部支持的公益调休养基地,为现代中医公益事业发展探寻实践路径。
该基地位于桂林市临桂新区金水路182号(原华耀国际大酒店),以“公益慈善先行+文化艺术唱戏+产业赋能造血”为架构,依托TKT熨经治疗体系构建“服务-调养-传承”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公益生态。基地创新采用“慈善信托”模式管理场地,整合办公、食宿、培训、会议等多元功能,聚焦癌症、糖尿病、肾衰竭等慢病群体,打造“食、饮、住、调、游”一体化康养服务体系,填补现代中医康养领域公益空白和服务短板。
深入体验:科技赋能的公益康养全场景
调研期间,肖卫平研究员全面体验基地核心服务与硬件设施:
座谈研讨:共绘中医公益发展蓝图
在专题座谈会上,桂林通天开泰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系统汇报TKT熨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出“天网(信息平台)、地网(线下网点)、人网(服务网格)”三网一体生态规划,强调通过“公益培训、公益服务、公益基地”联动社区资源,缓解慢病群体康复需求。广西汇友民办教育信息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重点阐释基地合规运营机制:
资金管理:所有收入通过“消费及捐款”模式进入“现代中医发展基金(汇友基金会监管)”,全部用于场地、设备、人员等专项开支,每月公示明细;
公益创新:推出“公益积分”权益体系,鼓励公众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公益活动;困难群体可通过志愿服务获取积分兑换相应的康养服务等权益;以场地、服务、筹款、数字化、合作等方式赋能本土公益组织共同发展;
文化艺术:持续引入“盲画教育”等一系列知名文化IP;通过文化艺术助力现代中医事业发展。
大国品牌工作委员会、广东康力集团、湖南绿韵隆亿集团及桂林物业协会联合党支部领导范顺新等代表,均表达参与公益基地共建、共同推动现代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坚定决心,为基地后续资源整合与合作拓展凝聚共识。座谈会特邀深圳市教授协会创始会长傅建民教授及其夫人裴教授分享其结合过去一年在桂林通过现代中医康养调理实现显著改善的切实感受,对基地创新型现代中医康养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模式兼具科学性与普惠性,具备全国推广价值。
战略指引:以科学验证驱动公益升级
肖卫平研究员总结提出前瞻性建议:
此次调研为基地注入国家级智库资源,标志着中医科技公益项目迈入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新阶段。基地将持续以公益属性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基层实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