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光,是梦想,是希望,是生命不屈的力量。
8月18日至2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舞台上,我们见证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光之所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人朋友,以梦想为帆、以技艺为桨,完成了一次震撼人心的艺术远航。
他们用排鼓擂动时代节奏,以舞姿勾勒生命轮廓,借歌喉唱响心灵强音——每一个节目都如一束独特的光芒,或激昂如炬,或温润如萤,最终汇聚成这个8月最璀璨的艺术星河,展现了我国残疾人艺术事业的丰硕成果。
《华夏时报》记者特撷取了这片星河中的三十二帧动人掠影(分四期发布)——让我们共同见证翩翩起舞的生命,致敬每一个为梦想不懈追求的闪光灵魂。
本报记者 王晓慧 见习记者 李氏琼 北京报道
青海
青海省残联选送的钢琴独奏《月光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生动诠释青海残疾人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记者从青海省残联获悉,青海代表队有4个节目参加此次汇演,其中舞蹈作品《天空之境弄倩影》荣获特等类节目,舞蹈作品《心中的乌尔朵》、声乐作品《尕妹是石崖上的山丹花》、器乐作品《月光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均获评一等类节目。这些作品带着高原的凛冽与温热,以独特的地域风情与震撼的精神力量惊艳全场。
吉林
吉林省残联选送的二重唱《我怎样去爱你》,演唱者王凯这样诠释歌词的深意:音乐能照亮希望,更代表残疾人群体积极面对生活的决心。
记者从吉林省残联获悉,此次吉林代表队选送的二重唱《我怎样去爱你》荣获本届汇演特等类节目,舞蹈《鼓舞边疆》、唢呐古筝合奏《百鸟朝凤》和吉剧《江姐·华蓥山上》荣获一等类节目。吉林省残联表示,将继续加大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力度,让更多残疾人通过艺术实现人生价值,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贡献特殊艺术力量。
江苏
江苏省残联选送的古筝钢琴合奏《醉月·金陵》,以南京历史文化为底色,将中国传统古筝的婉转韵律与西方钢琴的恢宏声线巧妙融合。
记者从江苏省残联了解获悉,《醉月·金陵》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特等类节目。江苏省残联表示,能获此奖不仅是对作品艺术价值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残疾人艺术人才以艺术点亮人生、用热爱诠释生命的生动注解。
海南
海南省选送的节目《和美黎家景如画》,将黎族特色乐器鼻箫、叮咚、灼吧、独木鼓等与传统民族器乐相结合,通过欢快抒情的旋律,生动展现了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图景。
记者了解获悉,此次海南代表队选送的节目涵盖声乐、器乐、舞蹈、戏曲四大类别,节目充分展示了海南残疾人突破身体局限的非凡技艺和自强不息、携手奋进的精神风貌。
重庆
重庆市残联选送的凉山灯戏《黎明前的小信使》,讲述了“小萝卜头”在妈妈和狱友的教导下,成长为一名机智的小战士,为地下党传递情报的精彩故事。
记者了解获悉,重庆市代表队入围现场汇演的3个节目中,戏曲作品《黎明前的小信使》获评特等类节目,舞蹈作品《巴女拓影》与声乐作品《幺妹住在十三寨》获评一等类节目。
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联选送的器乐演奏《草原之夜》,由八师石河子市听障人士李超演绎。他以萨克斯为“喉”,旋律悠扬如月光洒落。
《草原之夜》的音符间既满怀对恋人的缱绻思念,更与四师可克达拉市的建设历程紧密相连,深深镌刻着兵团人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印记。
贵州
贵州省残联选送的戏曲《水韵卯节》,以三幕式结构完整复刻了水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记者从贵州残联了解获悉,此次汇演,贵州代表队选送的合唱《红韵侗歌・和谐之声》斩获特等类节目,声乐作品《美丽的清水江畔》《贵州美如画》、器乐作品《战马奔腾》、舞蹈作品《彝影赤子》和戏曲作品《水韵卯节》斩获一等类节目。
浙江
浙江省残联选送合唱《海天放歌》,歌声中回响着残疾人朋友奋勇向前的豪迈与不屈。
记者从浙江省残联获悉,浙江代表队群舞《星星的我》《脚划船歌》、男声小组唱《海天放歌》、钢琴独奏《肖邦B小调奏鸣曲Op.58第四乐章》、昆剧《牡丹亭·游园》等5个节目获评特等类节目,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未来,浙江省残联将持续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高质量发展残疾人文化艺术事业,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让“平等、融合、共享”的文明理念在文化浸润中绽放光彩。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