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光,是梦想,是希望,是生命不屈的力量。
8月18日至2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舞台上,我们见证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光之所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人朋友,以梦想为帆、以技艺为桨,完成了一次震撼人心的艺术远航。
他们用排鼓擂动时代节奏,以舞姿勾勒生命轮廓,借歌喉唱响心灵强音——每一个节目都如一束独特的光芒,或激昂如炬,或温润如萤,最终汇聚成这个8月最璀璨的艺术星河,展现了我国残疾人艺术事业的丰硕成果。
《华夏时报》记者特撷取了这片星河中的三十二帧动人掠影(分四期发布)——让我们共同见证翩翩起舞的生命,致敬每一个为梦想不懈追求的闪光灵魂。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见习记者 李氏琼 北京报道
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联选送的群舞《锦上添花》,以壮族蓝染制作技艺为创作蓝本,将壮族文化元素巧妙融入舞蹈动作与道具之中。舞蹈中,演员们以独特的肢体语言,展现染布时的优美动律,配合木桶道具与灵动的染布,营造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记者了解到,广西代表队选送的小组唱《梦田》获评特等类节目,演员们以昂扬的状态、精湛的表演,生动诠释了广西多元的文化魅力与对生命的炽热情感。
四川
四川省残联选送的群舞《太阳之子》,将彝族民间舞蹈元素与现代舞语汇结合,希望通过舞蹈让观众感受到彝族文化的魅力。
记者获悉,四川代表队选送的男子群舞《太阳之子》和川剧折子戏《放裴》荣获特等类节目。
云南
云南省残联选送的群舞《生命之光》,在听障舞者托举下,肢体残疾的领舞用嘴衔着一盏灯,为别人照亮前进之路,表演极具力量感。
记者获悉,云南代表队选送的声乐作品《月光下的凤尾竹》、舞蹈作品《生命之光》、戏曲作品《无声梨园情》3个节目,分别荣获声乐、舞蹈、戏曲类一等类节目。此外,云南选送的《无声梨园情》,以悠扬的曲调,精美的扮相,强大的阵容入选8月20日晚的汇报演出,用戏曲独有的魅力在全国舞台上展现云南风采,共享艺术荣光。
西藏
西藏自治区残联选送的群舞《羊卓舞步》,是一种集歌曲及舞蹈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被称为羊卓果谐,主要分布在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羊卓雍湖一带,具有700多年的历史,舞蹈独特的风格和韵律,展现了当地农牧民的生活风貌和精神气质。
记者了解,西藏代表队选送的节目具有中国气质、西藏特色,情感浓烈、打动人心,充分体现了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集中呈现了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残疾人特殊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陕西
陕西省残联选送的男声独唱《放羊调》,以高亢嘹亮的嗓音搭配竹笛与唢呐的乡土伴奏,将观众带入苍茫辽阔的高原情境。
记者从陕西省残联了解到,陕西代表队共有6个节目入围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其中秦腔《斩单童》、群舞《汉水韵》2个节目被评为特等类节目,男声独唱《放羊调》、静板书《助残共富暖心窝》、群舞《碗纳金穗》、民乐合奏《古渡情》4个节目被评为一等类节目,均生动展现三秦残疾人独特的艺术风采与坚韧精神。
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选送的乐队合唱《米粮川》,以宁夏地方特色音乐“花儿”为基调,融入口弦、泥哇呜等民族乐器,采用“轮唱+呼应”的形式,描绘出劳动人民辛勤耕作的火热景象和“塞上江南”丰收图景的喜悦。
记者了解到,此次宁夏代表队携6部作品参加汇演,其中原创舞蹈《逐梦青春》、声乐作品《米粮川》《爱永在》、器乐作品《美丽的宁夏川》4个节目脱颖而出,荣获特等类节目,充分展现了宁夏残疾人艺术创作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联选送的群舞《我的阿勒泰》,将电视剧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诗意化表达,把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谐幸福的生活状态,以及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传递给观众。
记者了解到,此次新疆代表队共选送13个节目参加视频预选,群舞《我的阿勒泰》、独唱《心灵之光》《巴尔鲁克情》等6个节目入围现场汇演。演员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艺术造诣,汇演节目全部荣获一等类节目,创历史最佳成绩,充分展现了新疆特殊艺术的蓬勃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的丰硕成果。
甘肃
甘肃省残联选送的男声独唱《别君叹》,一曲演唱让更多人看见残疾人群体用热爱书写的精彩,激励更多人勇敢绽放。
记者从甘肃省残联获悉,此次汇演,甘肃代表队入围的5部作品中,男声独唱《别君叹》荣获特等类节目,群舞《龙启东方》、男女声重唱《盛开》、板胡独奏《秦腔即兴曲》、南梁说唱《一个也没有少》获一等类节目,充分展现甘肃残疾人艺术创作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