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中阳县闹泥山庄乡村旅游的逆袭之路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狼藉 从名不见经传到现在家喻户晓
创始人
2025-08-25 11:31:27
0



图为闹泥山庄一角。 康桂芳 摄

八月的风带着盛夏的热忱,吹过离隰高速旁的新修公路,两侧的绿树枝繁叶茂,浓密的绿荫像铺开的绿毯,沿着山势向远方延展。车流在树荫间穿梭,顺着5公里长的一级公路连接线往吕梁山脉深处驶去——那里藏着国家3A级旅游景区闹泥山庄。

这个曾被群山阻隔的穷山沟,如今每逢假期便化身为游人如织的乡村旅游标杆,其从默默无闻到声名渐起的蜕变轨迹,正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山庄焕新颜

在2023年底之前,从中阳县城到闹泥山庄的25公里山路九曲十八弯,路况极差,雨天泥浆能没过车轮毂,游客进出极为不便,这成为制约山庄发展的最大瓶颈。

彼时,闹泥山庄为农牧养殖中心,转型做乡村文旅后,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初步规划,但业态单一,游乐项目收入不及员工工资支出,餐饮缺乏地方特色,营业额难以覆盖运营成本,客房长期空置,种养殖业缺乏科技升级,陷入“游客来了留不住、消费上不去”的尴尬局面。交通的不便更是让游客望而却步,使得山庄的经营状况一直不佳。

转机出现在2023年底——离隰高速闹泥沟口至枝柯镇的一级公路连接线贯通,彻底改写了景区命运。从离隰高速闹泥沟口驶出,沿340省道向东南行驶5公里,便是闹泥山庄景区的西入口;若从枝柯镇韩家山方向驶入,同样5公里车程即可抵达东入口。这条连接高速与省道的“黄金通道”,将中阳县城至景区的距离缩短至25公里,国道209线与省道340线如双翼展开,让这座藏在深山中的景区从此“左右逢源”。

交通改善叠加景区运营升级,2024年初,闹泥山庄经吕梁市文旅局核准公示,正式列入国家3A级旅游景区行列并上线旅游平台开始运营。闹泥山庄的游客量开始大幅增长,有了稳定客源,随着景区进一步完善运营模式,推进二期扩容建设,昔日冷清的山庄逐渐热闹起来。今年“五一”期间,闹泥山庄景区热度爆棚,旅游人数上万人,景区收入超15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三成。

游客们纷至沓来,不仅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体验丰富多彩的文旅项目,感受独特的民俗文化。热闹的场景与过去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

文韵塑乡魂

在闹泥山庄的“百年记忆展览馆”内,67岁的景区办公室主任赵振华正耐心地向游客讲解中阳县牌楼的故事。一座座复刻的牌楼模型承载着故事与文化,见证了中阳县城的时代变迁。

2021年,从教师岗位退休后的赵振华赋闲在家,受朋友邀约来到闹泥山庄。原本抱着“短期帮忙”心态的他,在深入接触乡村文旅建设后彻底留了下来,成为景区从初具雏形到通过3A级旅游景区验收的全程参与者。

三年间,这位退休教师化身“文旅操盘手”,在山庄的角角落落留下忙碌身影。为啃下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申报的“硬骨头”,他从零开始研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每日往返50公里山路,在中阳县城与山庄之间奔波,累计跑遍8个中阳县直部门,整理出2000余页规范档案,完成了土地审批、林地手续、安全评估等20余项复杂审批,这些基础审批为景区文化场馆建设扫清了障碍,确保景区资质“底子干净”。

在景区文化内核打造上,他更是倾注心血——面对2000余件民俗藏品,赵振华承担起了“文化拼图”的重任。他先按种类年代,分别为每件藏品建立陈列展,详细记录年代、用途和收藏来源。在“农耕文明厅”,木步犁的木纹里还留着老农用手掌磨出的包浆,与耧车、镰刀等农具按照“耕—种—收”的顺序,悬挂在夯土墙上,下方搭配微缩农田模型,直观展现传统农耕流程;在“时代印记厅”,将20世纪50年代的粮票、布票与缝纫机、煤油灯组合,还原出计划经济时代的生活场景,旁边的老照片墙,更是记录着村民凭票购物的生活片段。

如今,这座展览馆不仅是景区的文化内核,更成为吕梁民俗文化研究的基层样本,中阳县文化馆将其列为“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周边学校也常组织学生前来开展“行走的历史课”。

星级踏歌行

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后,闹泥山庄以“森林康养”为核心目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进提质升级,全力向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迈进,并提出了远期目标即向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迈进,构建农林文旅康融合产业链,塑造区域影响力品牌。

午后的阳光透过层叠的树叶,在观景台洒下斑驳的光影,山风裹挟着草木的清香拂过脸颊。站在观景台上,赵振华一边展开规划图,一边手指着彩叶林区、登山步道、窑洞民宿等向记者介绍起未来闹泥山庄的全景图,一幅融合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多元体验的发展蓝图清晰呈现。

山庄以“森林康养”为灵魂,贯穿“全景化、全时化、全龄化”理念。全景化造景拒绝大拆大建,通过补植彩叶林、修缮登山步道等方式,让山林沟壑皆成景观,例如在落叶松密集区设置负氧离子监测站,打造“会呼吸的生态空间”;全时化运营破解季节限制,春季以连翘花廊与播种节吸引踏青客群,夏季依托19℃平均气温推出窑洞避暑与星空露营,秋季举办打谷节与红叶摄影活动,冬季开发冰雪嘉年华与年味窑洞,同时引入光影秀、民谣演出等夜游项目,实现“四季有景、昼夜可游”;全龄化服务覆盖多元需求,为亲子家庭提供萌宠乐园与农事体验,为中老年群体定制森林冥想与中医理疗,为年轻人设计徒步越野与星空派对,让一家三代各得其乐。

在发展定位上,山庄围绕“森林·生态”核心特质,整合农耕、民俗等多元文化资源,致力打造集自然观光、生态农业、民俗体验、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周末休闲度假胜地”“中阳县旅游标杆景区”“森林康养度假区”,并以“森林康养胜地,避暑闹泥山庄”为形象定位。

空间布局上,山庄形成“一心、一轴、三区”体系,以游客中心为核心,串联森林康养轴与三大功能区,重点打造森林徒步节、亲子狂欢节、非遗文化节、消夏避暑节四大主题节庆,开设森林摄影节、农民丰收节、冰雪嘉年华等,形成“月月有亮点、季季有爆点”的体验矩阵。

如今,闹泥山庄景区正以森林为底、文化为脉、体验为桥,在吕梁山区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篇章,其“交通先行+文化赋能+全龄运营”的模式,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可借鉴的“闹泥样本”。记者 康桂芳

来源:吕梁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三国当中有着太多战马嘶鸣、浴血沙场的经典场面。魏蜀吴在各自的发家创业的道路上,不断的吸引收纳人才,从...
原创 为... 1945年,我国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这场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中国军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换来的胜利。...
原创 刘... 在历史上一直有这样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句话其实就是说明了刘伯温在历史上的地...
原创 与... 世界史通常要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算起,因为在此之前,世界可以分成不同的地缘板块,各部分几乎是独立发...
原创 从... “刘禅材非天下君,出师一表费殷勤。卧龙梦破隆中月,列雁轰开蜀口云。甫得江心成八阵,奈何天意要三分。木...
原创 堂... 隋朝时期,中原王朝与朝鲜半岛上的政权交往密切。历经隋唐五代帝王,朝鲜半岛终于彻底臣服在中原王朝的脚下...
原创 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国际上可以称得上是大事件的也就两件,其中一件就是曾经为二战胜利做出了不少贡献的苏联...
原创 崖... 一、南宋的“末日剧本杀”:优势拉满却打出团灭结局 公元1279年二月初六,广东崖山海域浓雾弥漫。 九...
圆形农场 | 大地中的“绿色唱... 01 美国的圆形农场 美国农业为啥那么好?很多人的观点可能只停留在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他的农业当...
原创 雁... 说起杨家将,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大家所知道的都是影视剧版本的,主要是讲述北宋期间杨家名将家卫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