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志愿全运·文化广州·五羊筑梦·丰碑永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惠民展演”活动在广州海珠万达广场举行。
据了解,本次文艺展演融汇合唱、朗诵、粤曲、舞蹈等多元艺术形式,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通过“历史回响”“红色传承”“活力湾区”三大篇章,引领观众重温峥嵘岁月、感悟时代新篇。
演绎艺术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在“历史回响”篇章中,一曲曲经典红歌唤醒了观众深厚的历史记忆。
合唱《十送红军》声部和谐、气势磅礴;快板《军营新歌》展现出军营生活的朝气蓬勃;独唱《把一切献给党》唱出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舞蹈表演《五星红旗》,展现出军人特有的整齐划一与艺术感染力;情景诗歌《钢铁战士麦贤德》,展现了英雄麦贤德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全运主题快板《羊城娃娃迎全运》,通过老少同台表演展现“全民全运”魅力,也表达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深意。
“红色传承”篇章着重展现革命精神的赓续与弘扬。诗朗诵《战友情》,抒发了军人之间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舞蹈《启航》以动人舞姿诠释新时代青年在党的引领下奋勇前行、开启新征程的昂扬姿态;男声二重唱《等待出航》传递出对使命的期待与担当;模特秀《我多想回到18岁》,以时尚服饰与自信风范,展现出退役军人老当益壮、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活力湾区”篇章则呈现新时代风貌与爱国情怀的交融。歌曲《美好祖国普新章》《幸福中国一起走》,唱出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真挚祝福;舞蹈《映山红》,温婉传递革命精神的时代延续。最后,全体演员与观众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将整场展演推向高潮,现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怀,生动展现了广州深厚的革命历史与开放包容的时代风貌,也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营造了热情浓烈的社会氛围。
讲述英雄故事,激励后人前行
据悉,活动现场还邀请了三位不同时期的海军功臣代表进行了现场分享。
八六海战一等功臣彭德才动情讲述了“小艇打大舰”的战斗奇迹,传奇经历深刻诠释军人的英勇无畏和忠诚担当。万山海战功臣张全武后代张丽霞女士现场捐赠了父辈遗作《解放万山群岛亲历记》手稿并展示红色文物,既让文物“活起来”,也为后续艺术创作提供素材。新时期南沙斗争功臣陈谋生老船长还分享了海疆建设的艰辛历程。
这些故事让现场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切身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和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他们的故事也激励着后人继承发扬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践行“回信精神”,发挥银发力量
本次展演通过组织银发退役军人文旅志愿者深入城市商圈,以文艺展演的形式生动传承英雄故事,旨在践行“回信精神”,切实推动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并通过政企社协同联动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本次展演的主力军,广州退役军人海剑艺术团志愿服务队不仅以精湛的艺术表演惊艳全场,也展现出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
据介绍,该志愿服务队自2025年2月筹建以来,已汇聚了78位银发志愿者,其中80%以上为海军军休干部、军转干部等退役军人及军属。
“希望社会各界多关注这群‘银发文艺志愿者’——他们的故事是生动的国防教育教材,他们的志愿服务精神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和点赞。我们这代人亲历过风雨,更懂得和平的珍贵。只要还能唱、还能跳,就会一直以志愿者的身份把红色故事讲下去,让精神的火种永不熄灭。”广州退役军人海剑艺术团团长方兆宝介绍。
据悉,该志愿服务队正着力打造“兵演兵”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军地联合演出构建军民文化融合生态,逐步形成“创作-表演-传播”一体化的志愿服务发展模式。
南方+记者 吴雨伦
通讯员 庞丽梅 邱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