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比例是指茶叶用量与加入水量的比例,简称茶水比。它是泡茶时投茶量的反映,直接关系到茶汤滋味的浓淡,香气的高低和色泽的深浅,过大过小都不好。一般情况下,茶水比依茶叶种类、茶叶的加工方式、个人对茶汤浓度的喜好等因素而定。
茶叶种类不同,其所用原料、加工方法不同,冲泡方式也各异,因而冲泡时的茶水比也不一样。一般比较细嫩的红茶、绿茶、黄茶、白茶、花茶,茶叶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比较高,多酚等苦涩味物质含量相对较少,因此茶水比例可掌握在1:50~1:60(克/毫升)。
对于普通红茶、绿茶、黄茶和花茶,由于原料不仅内含物丰富,茶多酚等苦涩味物质含量也比较多,为使茶汤口感更醇和,往往采用茶水比1:60~1:70(克/毫升)。乌龙茶不仅本身原料成熟度较高,而且品饮时注重香味的韵味和耐泡度,用茶量就更应大些,茶水比掌握在1:20(克/毫升)左右为宜。对于外形紧实的颗粒性或球形乌龙茶,茶叶体积约占壶容量的1/3,对于条形差,其外形较松泡,加茶量可以达到容器的1/2~2/3。
白茶因加工程度较轻,细胞破坏少,茶汤滋味不易泡出,因此,可以适当提高用茶量,掌握茶水比1:20~1:30(克/毫升)。普洱茶分生普和熟普,生普因原料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直接压制而成,没有经过后续发酵,因此,茶多酚等苦涩味物质含量较高,在冲泡时可以参照绿茶的茶水比。熟普则是经过后发酵的茶,多酚类物质因氧化聚合减少较多,滋味较醇和,可以适当增加用茶量,如采用茶水比1:50(克/毫升)左右。普洱陈化时间越长,可适当降低茶水比,即提高用茶量。
而对于紧压茶(黑茶),因经过后发酵,茶多酚氧化降解多,再加上许多黑茶原料较成熟,茶汤滋味一般较醇和,因此,如果采用冲泡的形式,则宜适当降低茶水比,即加大用茶量,可采用1:20~1:30(克/毫升)比例。如果采用煮渍法,则宜减少用茶量,在煮的过程中,茶的内含成分能充分地浸提出来,使茶汤味浓,故用茶量不宜太多,茶水比可用1:80(克/毫升)左右比例。
就同一种茶类,因加工方式不同,茶叶的冲泡属性也会发生变化,茶水比也应适当调整。比如加工时揉捻程度、做形程度使茶叶细胞破坏率不尽相同。揉捻程度和做形程度较重的茶,细胞破坏程度深,茶内含成分容易冲泡出来。在冲泡时,可掌握茶水比较大,减少投茶量;相反,茶叶揉捻及做形较轻的,可适当加大投茶量。如同是绿茶的炒青较烘青做形程度深,卷曲形的芽叶茶较针形或扁形茶做形程度深等。
泡茶的用茶量还应考虑消费者的嗜好、习惯。如中、老年茶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茶量较多。年轻人中初学饮茶的人,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茶量宜少点。儿童及孕妇宜饮淡茶,针对这类人群的泡茶也宜减少用茶量。
此外,饮茶时间不同,对茶汤浓度要求也有区别。饭后可适当浓茶,以去腻助消化,用茶量可大些。饭前空腹宜泡淡茶,减少用茶量,以免伤胃。睡觉前宜泡淡茶,以免影响睡眠。
国际学术会议,征集研究论文!
好茶配好器!您知道各大茶类适合用什么茶具冲泡吗?
品茶之境,修身养性。茶境由什么构成?
图片来源于“悦读茶书会”
内容来源于《茶艺基础与技法》
(单虹丽 唐茜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期小编:点点
END
余悦教授
著名茶文化专家、
民俗研究专家,
“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
“悦读茶书会”倡导者与推动者。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总主笔、
全国《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主编,
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副主席,
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会长,
硕士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悦读茶书会
悦读茶书,悦读好书,悦读社会,悦读世界。
欢迎关注!
六悦河
坚持茶学正道,传授茶艺真知。
"悦读茶书会"活动基地,
全国茶人和各界人士交流场所,
让爱茶人爱读书,让爱书人爱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