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英王陈玉成是太平天国著名的“双子星”之一,太平天国后期的一位超级战将,英王陈玉成年轻有为,不但武艺超群,领兵打仗还很有一套!
那么,陈玉成这位出自民间的军事高手,是如何用步兵击溃满洲骑兵的呢?
首先、出自民间的军事高手
陈玉成是一位孤儿,14岁那年就跟着叔叔陈得才造反,入拜上帝会参加了金田起义,想想也真是不容易。
虽然陈玉成身世可怜,但中国有句老话“自古英雄出少年”,小玉成在太平天国童子军长大,从小就跟着叔叔大爷们四处征伐,练就了一身本领。
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时,年仅19岁的陈玉成,已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太平军统帅,他与另一位天才李秀成力挽狂澜,稳住了太平天国动荡的局势。
1858年,陈玉成一跃成为太平天国的顶梁柱,率领太平军打败清军的一次次围剿。
那么,年纪轻轻的陈玉成是如何成为带兵打仗的军事高手的呢?
陈玉成从小家境贫寒,父母双亡,由于饭都吃不饱,哪有机会上学,所以他的那一套军事理论,完全是自学成才。
大家可别多想,小玉成可不是看兵书研究兵法自学成才,他是在民间听说书学的,关于指挥打仗的教材,评书演义里多的是,天资聪明的小玉成就跟着说书先生学会了兵法。
在此我认为,当时大多数人听说书就是听个乐子,而小玉成听说书那可是为了带兵打仗,将来上战场杀人的。
其次、步兵打满洲骑兵
1856年,“天京事变”后,清军又一次在南京城外建立起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这次清军是有备而来,硬是从东北老家拉了一支满洲骑兵驻扎在江北大营。
满洲骑兵气势汹汹的来到江北大营后,长江对岸的太平军们纷纷胆寒,然而,陈玉成不怕,他用计灭了这帮大老远来到南方的满洲骑兵。
那么,陈玉成是如何用步兵打满洲骑兵的呢?
在扛着大刀互砍的战争年代,骑兵往往是步兵的死敌,步兵经常被速度奇快骑兵碾压。
自古以来步兵打骑兵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对于从小听说书的陈玉成来说更不陌生。
步兵打骑兵的方法现成的就有,于是,陈玉成将岳飞灭“拐子马”的战术,原封不动的搬上了战场。
当满洲骑兵与太平军作战时,陈玉成命部队诈降,满洲骑兵们在后面追赶,半路杀出太平军的许多刀斧手,照着马腿就砍,历史又一次上演了“拐子马”悲惨的画面。
然而,陈玉成在结合人家岳飞战术的同时,还独创了自己的“回马枪”战术。
所谓“回马枪”战术,就是陈玉成率军与满洲骑兵打夜战时,先互砍几下,然后用老办法跑!
满洲骑兵主力就跟在太平军后面狂追,结果骑兵部队后面又杀出一队太平军来,趁着夜色搅乱清军的队形,陈玉成这时候命令部队,又折回来杀的满洲骑兵措手不及。
1858年,陈玉成就是用这些战术,愣是用步兵打败了满洲骑兵,再次破了清军的江北大营。
以上就是出自民间的军事高手陈玉成,巧用战术用步兵击溃满洲骑兵的经典之战。
在此我认为,陈玉成虽然大字不识,但是他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再加上从小在战场上的历练,最终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著名将领!
文章的最后,再多说一句,不是每个人听听说书,就会成为英王陈玉成的!
(参考:《英王陈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