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南 北京报道
编者按:光,是梦想,是希望,是生命不屈的力量。
8月18日至2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舞台上,我们见证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光之所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人朋友,以梦想为帆、以技艺为桨,完成了一次震撼人心的艺术远航。
他们用排鼓擂动时代节奏,以舞姿勾勒生命轮廓,借歌喉唱响心灵强音——每一个节目都如一束独特的光芒,或激昂如炬,或温润如萤,最终汇聚成这个8月最璀璨的艺术星河,展现了我国残疾人艺术事业的丰硕成果。
《华夏时报》记者特撷取了这片星河中的三十二帧动人掠影(分四期发布)——让我们共同见证翩翩起舞的生命,致敬每一个为梦想不懈追求的闪光灵魂。
北京
北京市残联选送的排鼓独奏《鼓上舞龙舟》,创新性地融合传统素材与现代打击乐语汇。鼓点翻飞间宛如龙舟破浪前行,水花四溅,营造出充满生命力的音乐场景。
记者获悉,在此次艺术汇演中,北京代表队6个节目、31人参加了艺术汇演并被评为一等类节目,其中群舞《舞台的颜色》、钢琴独奏《弄臣》、京西皮影戏《大运河传奇》被评为特等类节目,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为新时代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天津
天津市残联选送的合唱《我们是天津娃娃》,是天津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原创曲目,穿插独具天津特色的快板说唱,孩子们逐字演绎天津风土人情,自信满满、神采飞扬。
记者获悉,本次天津代表队109位演职人员带来了5个优秀节目,分别是聋人舞蹈《适此乐土》、器乐合奏《茉莉花随想曲》、女声二重唱《土耳其进行曲》、童声合唱《我们是天津娃娃》、京剧《断密涧》选段。这些节目不仅展现了天津残疾人的艺术风采,更表达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河北
河北省残联选送的四人舞《羽网·轮生》,以河北省残疾人羽毛球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故事为背景创作,将羽毛球动作和舞蹈动作完美结合,展示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信任、默契和拼搏精神。
记者获悉,河北残联携4个文艺节目参加本次汇演:声乐类节目《温暖如你》、舞蹈类节目《羽网·轮生》、器乐类节目《战台风》、戏曲类节目《轮椅炒菜歌》,节目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与深刻的精神内涵,温暖和激励了在场所有人。
山西
山西省残联选送的群舞《蒸蒸喜乐》,取材于晋北民间“蒸莜面栲栳栳”传统习俗。残疾人舞者通过肢体语言,生动表现揉面、塑形、蒸制等劳动场景,再现民间节庆的欢腾景象。
记者了解获悉,山西代表队选送的4个节目表现优异,其中器乐《走向幸福路》和戏曲《铮铮铁骨写人生》斩获特等类节目,舞蹈《蒸蒸喜乐》和器乐《伟大的北京》斩获一等类节目。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残联选送的蒙古族群舞《我的无色世界》,编舞灵感源自一部电影,妹妹想帮助哥哥治好眼疾,伟大的额吉用母爱照亮黑暗的草原,额吉的怀抱是永不熄灭的灯盏,点亮孩子们追逐梦想。15名舞者用身体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坚持的寓言。
记者从内蒙古残联获悉,本次展演中,内蒙古代表队选送晋剧《天女散花》、独唱《赞歌》、舞蹈《我的无色世界》、唢呐独奏《训战马》、马头琴独奏《凯旋》5件作品参演。最终,晋剧《天女散花》和独唱《赞歌》喜获特等类,舞蹈《我的无色世界》、唢呐独奏《训战马》和马头琴独奏《凯旋》喜获一等类,彰显出内蒙古残疾人艺术的不凡实力与独特风采,传递出残疾人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的精神力量。
辽宁
辽宁省选送的男声独唱《祖国,我的祖国》,由视障音乐人王凯创作,用饱含深情的声线唱出残疾人对家国的赤诚眷恋。
记者从辽宁省残联获悉,辽宁共有来自沈阳、大连、鞍山、锦州、朝阳5个城市,含声乐、器乐、舞蹈、戏曲四大类别5个优秀作品参演。这些作品如一串深深扎根黑土地的艺术明珠,将地域文化的厚重底蕴与生命力量的炽热温度熔铸于舞台之上。每个节目从排练到成型,倾注了队员们无数的汗水,只为将最纯粹的艺术情感传递给观众。
黑龙江
黑龙江省选送的独舞《像我这样的人》,由第四代《千手观音》领舞、听障舞蹈家高焱霞与“全国残疾人歌手大赛银奖”获得者刘向东联袂演绎,情感真挚,打动人心。
据黑龙江残联消息,黑龙江省代表队以6个精品节目全面出击四大艺术门类,选手们不仅在舞台上以精湛技艺征服评委,更在幕后以团结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生动诠释了龙江残疾艺术家的坚韧与才华。
上海
上海市残联选送的昆曲《偶遇昆曲春满园》,将昆曲与传统木偶戏巧妙结合,“双非遗”跨界碰撞实现艺术突破。
记者从上海残联获悉,上海代表队此次带来了七部作品,他们以非凡的意志和精湛的表演,生动展现了上海残疾人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其中,男声独唱《说给大海》、打击乐重奏《科技之光》、二胡协奏《太湖风情》和昆曲《偶遇昆曲春满园》四个作品斩获特等类节目。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上一篇:天秤座是优雅的平衡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