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2025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灯光渐暗,音乐缓缓而起,舞者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将500多年前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思想瞬间凝结于舞台之上。
作为开幕式重头展演剧目,舞剧《王阳明》历时3年打造。“我们希望通过舞蹈,让哲学‘活’起来,走进更多人的内心。”导演王亚彬介绍,自去年接受贵州省歌舞剧院创排邀请以来,她带领团队深入贵州镇远、修文等地,重访阳明足迹,从历史现场汲取灵感,尝试以身体叙事打通古今隔阂,实现阳明心学的当代转译。
“虽然我们无法回到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历史时刻,但通过场景体验,我们尝试去触碰、设想当时他思想的顿悟和理论的形成。”王亚彬表示,“这次前期工作特别丰富饱满,对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一次重要的启发。”
“剧目主要是将焦点相对集中在龙场悟道这一重要阶段。”王亚彬表示,“阳明先生一生波澜壮阔,很难通过一部舞剧完全呈现,所以我们选取了他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进行讲述。”
整部舞剧时长85分钟,既有故事剧情,也有写意性的舞段表达。王亚彬认为,舞蹈肢体语言虽然没有文字语言具体,但却具备与哲学理念相通的特性——写意性、抽象性和感悟性。“舞蹈可以发挥特长,通过肢体语言呈现思想的流动,将阳明心学有机嵌入故事当中。”王亚彬说。
与王亚彬以往创作的剧目相比,舞剧《王阳明》有其独特之处。“阳明先生是一位思想家,我们特别希望将贵州少数民族元素合理且创新地融入剧中。”王亚彬表示,每个作品都应有其独特风格和讲述方式,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导演王亚彬。
当被问及是否会加入现代元素时,王亚彬肯定地表示:“作为当下的创作者,我们会尊重当下环境的审美,遵循‘两创’方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希望让更多年轻人通过这部舞剧了解王阳明和他的心学思想。”
据了解,该剧自去年在六盘水首演以来,已先后在贵阳、桂林、柳州、南宁、北海、成都等地巡演。为了这次演出,演员们近日又加紧排练。
在排练现场,舞者们的身影在灯光下交错,仿佛将500多年前的思想之光以当代语言重新诠释。王亚彬时而上前细微调整一个手势,时而与舞者低声交流,每个细节都力求精准表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赵珊珊 赵相康 黄若佩
编辑/王子琪 实习生 王文佩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