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传:用陶瓷美化乡村,打造广东版“景德镇”| 匠筑“百千万”⑤
创始人
2025-08-22 13:34:13
0

“广东也有自己的小景德镇!”“来这里,get景德镇同款。”近几年来,一个梅州小镇因一座青花瓷大楼而走红。在社交平台上,游客们纷纷充当“自来水”,晒出照片和攻略,安利这个位于粤东的“南国瓷都”。

备受游客喜爱的“青花瓷大楼”,就是富大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其坐落于大埔县高陂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花瓷装饰的房子,里面设有非遗展示区、DIY体验区、艺术馆、博物馆等功能区。大埔是中国青花瓷之乡,种类多,画面多,质量高,被称为“中国青花瓷的敦煌”。

充满了客家风情的青花瓷土楼造型入口处。

整个园区随处可见的特色青花瓷景观装饰。

梅州市大埔县富大陶瓷工业旅游区负责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光德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黄福传告诉记者,园区里汇集了大埔县60多年来生产的各式出口青花瓷产品,品种超过2000多种。记者在园区看到,这里肉眼可见的建筑景观都贴满了各种青花瓷,包括各种盘、碗、杯、碟、花瓶、蜡烛台等。据介绍,一共使用了几十万片青花瓷。

大埔,早在商周时代就有陶器的生产,自宋元以来,一批批精美的陶瓷工艺品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问世。大埔陶瓷生产之所以能一直延续到今天,离不开“传承”二字。黄福传说,从爷爷、父亲到他,家族世代都专注陶瓷制作。目前,儿子黄志超也辞掉了广州的银行工作,回到梅州传承陶瓷产业。

目前,儿子黄志超从父辈手中接过了历经几代人心血的企业。

“北有瓷都景德镇,南有高陂白玉城”。大埔是中国青花瓷之乡,为我国四大青花瓷生产基地之一,其陶瓷生产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梅州最有特色、最久负盛名的传统产业。

可是,大多数只知道“景德镇”,却很少人知晓梅州大埔高陂也是一个传承百年的制陶产地,黄福传迫切希望可以改变现状。“改造这个园区景观的初衷,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家乡,爱上我的家乡。”为了让陶瓷文化得到传承,让后人有可怀念的东西,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陶瓷来装饰建筑,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陶瓷世界。

吸引了最多游客打卡的青花陶瓷车。

社交平台上吸引了众多用户点赞收藏的旅游攻略。

如今,他做到了。在富大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里,从陶瓷十二生肖到青花陶瓷车,从龙窑模型到青花墙、青花瓷走廊,再到韩江流域设计的青花小路、陶瓷门楼,每一件作品都彰显着陶瓷艺术的魅力,深受游客喜爱。

因为这座青花瓷大楼的存在,大埔被更多人认识,高陂镇也被游客亲切地称为“小景德镇”。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尤其是年轻人和陶瓷爱好者,他们在这里欣赏陶瓷艺术,感受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园区的走红,陶瓷技艺的传承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以前,年轻人对学习陶瓷制作并不感兴趣,但现在他们对陶瓷文化充满了信心,纷纷前来学习。尤其在节假日,园区里更是热闹非凡,年轻人在陶瓷的世界里尽情探索与创作,为陶瓷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

百年窑火,生生不息。黄福传坚信,陶瓷文化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他将继续致力于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这片乡间小村的陶瓷故事传遍四方,让“小景德镇”的美誉响彻世界。

策划:高永彬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旭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对在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发起了偷袭,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
原创 此... 此人一生只打过一次仗,却成中将,他的字和毛主席一样,都叫润之 1949年,北京。一位身着军装的中年男...
原创 朱... 朱元璋有多伟大,为什么他有再造华夏之功?因为他是延续华夏文明,是居功至伟的千古一帝。 “自古能君无出...
原创 我... 景龙四年的春末,25岁的李隆基独自出游,胯下骑马,臂上架鹰,端得是仪表堂堂,俊秀非凡。 时值春意浓浓...
原创 非...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国际上,每个国家由于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不一样的生活习惯以及特有的习俗,我们能做...
原创 军... 西安事变后,国共和谈。其中有项内容就是关于共产党领导的部队番号的问题。 无论是八路军还是115师、1...
原创 左... 左宗棠70岁赴京,全城商铺自发停业,沿途100里百姓磕头送行 1880年的冬天,甘肃兰州城里弥漫着一...
原创 长... 本文基于可靠的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所有的内容都来源于权威的历史资料,文献的引用来源已经列在文章末尾,请...
原创 雍... 世人皆知李卫是雍正皇帝的心腹大臣,但鲜有人知他的仕途之路竟是如此跌宕起伏。从一个无权无势的知县,到手...
李隆基年过76岁,儿子送他10... 唐玄宗李隆基,大唐盛世的关键帝王,评价参半。他开创开元盛世,但也因过分宠爱导致唐朝加速由盛转衰,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