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滕立军 通讯员 张新健 邱翔 临沂报道
为提升全省茶叶加工技能水平,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助力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8月16日-8月18日,山东省第二届茶叶加工技能大赛暨“莒南白茶”产业推介会在“中国茶叶之乡”——临沂市莒南县举行。大会由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农林水工会主办,临沂市农业农村局、莒南县人民政府承办。
来自11地市的51名茶叶加工能手和茶叶行业专家齐聚莒南,同台竞技、交流经验,共谋茶产业发展大计。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及福鼎市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山东省茶叶协会、各市重点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代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相关人员,临沂市鸿雁人才茶叶专题培训班学员等100余人参加。
期间,举办了临沂市“移动杯”白茶品比大赛、山东省第二届茶叶加工(绿茶)技能大赛、山东省茶叶高效绿色生产技术培训班。经过专家评委的严格评审和层层筛选,共评选出“山东省茶叶加工能手”15名,白茶一等奖5个、二等奖15个、优质奖27个,充分展现了山东省茶叶行业的高质量产品及高水平技能人才储备。培训班同时邀请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二级研究员鲁成银,山东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张新富等茶叶行业专家就茶产业发展形势、绿色生产加工技术等进行了专题授课。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专家还到莒南县聚慧茶业专业合作社、济生春家庭农场、莒南县茶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豌青茶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观摩,举行了“莒南茶·家乡味”主题党课活动,并同福鼎市等相关茶企代表进行了北方云茶仓入驻暨南北茶企签约仪式。
会议指出,要依托“加减乘除”这四篇文章,推动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做足“加法”,让产业链条更完整,通过开发更多品类产品,实现产品附加值提升;要做好“减法”,让生产方式更绿色,聚焦全链条做足“减”字文章,药肥减量,提质增效;要做强“乘法”,让主体活力更强劲,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合体,构建紧密型利益联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要做实“除法”,让发展障碍更畅通,通过科技赋能,破解“小散弱”难题,加大品牌培育与推广力度,讲好“鲁茶”故事,擦亮金子钞票,共同推动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齐鲁粮仓”贡献茶产业力量。
莒南县作为山东省重要的茶叶产区,共发展茶园8万亩、茶叶加工企业52家,年产茶叶4000吨,产值10亿元。近年来,莒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坚持用工业思维抓农业,积极构建茶产业体系,先后发布四项茶产业团体标准,投资建设北方国际云茶仓项目,重点在政策扶持、企业培育、科技赋能、品牌建设、融合发展等方面发力,积极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与福鼎市签署关于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南茶北仓、南茶北市”发展新模式,推动茶产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融合化迈进,以“一片叶子”染绿了一方山水,一条产业链筑牢了乡村振兴根基,走出了一条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于一体的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