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构王朝中追问历史书写真相 王若虚推出新书《遗神》
创始人
2025-08-17 21:32:35
0

8月16日,青年作家王若虚围绕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遗神》在上海举办了两场新书分享会。活动聚焦《遗神》中“小说裨”的独特设定、架空历史的构建逻辑,以及类型文学与纯文学的边界探索,揭开了这部融合悬疑、历史与推理元素的作品背后的创作轨迹。

从“采风者”到“破案人”

《遗神》的核心魅力,始于主角曲少毫“小说裨”的特殊身份。在书中虚构的东扬国,“小说裨”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虚构写作者,而是负责搜集民间舆论、记录市井动向的底层官吏——这一设定源自王若虚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小说家”的重新发掘。

“古代小说家与现在的小说家是反过来的,更加类似于舆论的搜集者,可以去道听途说,最后把听到的信息整理出来再报上去,属于一种非虚构的性质。” 王若虚在分享中解释,这种“功能倒置”的设定,让曲少毫既是案件的调查者,又是历史的记录者,“从‘小说裨’到‘核监官’,他既是断案人也是记事者,最后写下了一段属于无名之人的历史”。

“小说裨”的设定让作家阿来想到了他创作的《尘埃落定》中负责记录当权者言行的书记官,他指出“小说裨”的职能与古代采诗官、史官形成微妙对照:“采诗官搜集社情民意以达天庭,史官记录帝王言行以存史,而‘小说裨’记录的是民间的‘八卦’,是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细节。”

推理小说研究者华斯比则认为,相较于传统推理小说中“记录者即助手”的模式,曲少毫的“小说裨”身份让“书写本身成为破案的武器”,“他的笔既能成为证据,也能成为把柄,这种设定在推理文学中是极具突破性的。”

在平行宇宙中追问历史与现实

《遗神》的另一个大胆尝试,是构建了一套从真实历史中分叉的“影子王朝”。故事以秦始皇博浪沙遇刺事件为节点——假设刺杀成功,历史由此转向,最终在14世纪形成了一个名为“东扬”的虚构国度。

王若虚将这种创作比作“危险驾驶”:“传统历史小说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路线既定;纯架空小说又像在天上飞,自由度极高;而《遗神》是两者结合,既要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又要在细节处制造合理的‘分叉’。”

为了让这个架空世界落地,王若虚付出了“自虐式”的努力:从博浪沙事件(公元前200多年)到14世纪的东扬国,他需要梳理近1600年的“平行历史”,小到官职体系,大到权力结构,都要符合逻辑推演。阿来对此深有感触:“创造一套完整的官制、社会体系,比写真实历史更难,这相当于重新设计一个文明的骨架。”

这种严谨让架空历史获得了独特的真实感。华斯比提到:“书中的东扬国看似虚构,却处处可见秦、汉、宋的影子,这种‘熟悉的陌生感’让历史悬疑更具张力——你知道它不是真的,却忍不住相信它可能发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周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乌军在恐慌中逃跑了,俄军一枚导... 俄乌战争局势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在俄罗斯媒体《沙皇堡》在2025年8月12日的报道,针对最近的攻势中...
古人怎样确定冬至?测算影长误差...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也是我国农历的第22个节气。从汉代开始,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有过冬至的习俗...
五成受访者认为下周A股站稳37... 人民财讯8月17日电,8月16日,数据宝推出了一份《下周3700点“攻防战”,怎么看?》的小调查。对...
原创 晚... 当我们回顾晚清时期的落后与屈辱,不禁要问,这一切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历史的偶然,还是有着更为深远的背...
原创 日...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31年,日本的铁蹄...
第三次西征的统帅为什么是旭烈兀... 1252年,受蒙哥汗(出生年月: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在位年月:1251年7月...
原创 朱... 在繁华冗杂的明朝初年,万紫千红的朝堂上,云集了无数英雄豪杰,其中,郭德成这个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原创 杨... 一、独得恩宠却无子的谜团 杨贵妃与唐玄宗的故事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可谓是到了极致...
原创 谁... 明朝有多位皇后命运悲惨,很难绝对地评判谁是最惨的皇后,以下几位皇后的经历都令人唏嘘: 杭皇后 杭皇后...
原创 “... 名将冯玉祥以爱树著称,在军中颁布了严格的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在北京率领官兵...